清新一宋
字体: 16 + -

第五章 失忆的原因

    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劲装打扮的年轻男子。

    赵秋霖看他那身材比自己还要高上几公分,可想而知,这位应该就是自己的另外一位同学,步军都指挥使杨彪的儿子杨云飞了。

    杨云飞看到曹子仁和赵秋霖后,便迈着阔步朝他们走来。还没等走近身前,杨云飞就朝赵秋霖拱了拱手:“秋霖!可有段日子没见着你了,近来可好?”

    赵秋霖起身答道:“有劳杨兄记挂,我挺好的。”

    坐在一旁的曹子仁这时也站了起来,向杨云飞使了个眼色,表示有话要单独和他说。

    于是他俩一前一后走出大厅,来到了外面的庭院。

    只见曹子仁先是把头附在杨云飞耳边说了几句,杨云飞听完以后脸上浮现出疑惑的表情,然后又转过头来看了看坐在里面的赵秋霖。

    赵秋霖知道,曹子仁此刻正在向杨云飞说自己的情况,所以他的目光也是看着他俩,特别是杨云飞。

    因为他很想知道,这位同学在听说自己得了失忆症以后,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这时赵秋霖看到杨云飞在庭院外,先是用手指了指他自己的脑袋,然后又十指紧扣的,在空中作出击打的动作,在曹子仁跟前比画着说些什么。

    “哈,古人的肢体语言还是挺丰富的嘛!”赵秋霖被他逗乐了。

    很快,他俩就又回来了。

    杨云飞在赵秋霖的对面坐了下来,“秋霖!”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的病况子仁刚和我说了,我在想,你失忆之前是不是脑袋被什么重物给击打过?然后才导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诶!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赵秋霖听他说完后心中一喜。

    自己正愁着找不到太好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失去记忆这回事,因为如果只是说自己病了一场就“失忆”了,那显然不太能够说服人。

    现在经杨云飞这么一问,反倒是知道以后要怎么回答别人的疑问了。

    于是赵秋霖闭起眼睛,装出一副很吃力的在回想些什么的样子......

    然后,忽然睁开眼说:“我好像记得是有这么一回事!在我生病的前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院子里散步,就在这时,突然感觉到后脑勺挨了一闷棍,等再次醒来以后,就感觉脑袋空空的,身体也极不舒服。”

    后来多亏吃了刘太医开的药,身体这才一天天好起来,不过关于从前的一些事情总是不太能够记得了。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赵秋霖装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

    “你看!我刚才所说的不错吧。”杨云飞双手一拍,对着曹子仁说到,“秋霖这失忆症就是因为头部遭受重创所造成的!”

    很早以前我就听我爹说过,那时他常年带兵在外打战,有一次他们在攻城的时候,其中有个裨将被城楼上抛下来的石块给砸中了脑袋。

    幸运的是,这裨将戴了一顶厚重的铁盔,所以才在经过医官的救治后被保全了性命,但可惜的是,自从那以后,他也就失去了过往的记忆,连自己的妻儿都不认识了......

    “所幸秋霖如今尚且年轻,也还未娶妻生子,如今虽然失去了一些记忆,但是很多事情还是重新开始的。”听了杨云飞的话后,曹子仁在一旁安慰到。

    “对!秋霖你不必气馁,我和子仁都会待你如初。”

    这还真是两个好同学!赵秋霖心想......

    渐渐地,前来贺寿的宾客越来越多,主人开始忙得不亦乐乎。

    等到了下午未时初刻,寿宴也就要开始了。

    赵秋霖等人从茶桌上移步到了餐桌。

    陈宜松作为寿宴的主人,先是要向宾客们敬酒,然后宾客再回敬主人。

    等一桌桌地敬完酒后,厨房才开始安排上菜。

    宴席上的第一道菜是长寿面,这规矩是从汉唐以来就逐渐成习的。

    赵秋霖用筷子夹了一些面在碗内,吃起来感觉味道还不错,于是又再夹了一些。

    最后,这顿饭吃了将近两个时辰才结束。

    之所以要吃这么长时间,除了菜品繁多以外,还有就是古人吃饭讲究细嚼慢咽,大家对每道菜都要细细品味。加上再喝点小酒,所以待在饭桌上的时间也就长了点。

    等到赵秋霖父子向主人辞别出来后,天色已是近黄昏。

    此时,呈现在赵秋霖眼前的,是暮色笼罩下的临安城。

    他抬起头往西南方向望去,只见一片片晚霞浮现在凤凰山上,青山红霞,相互映衬,不由得使他有些神往。

    他想,这时的临安城应该不只是山色宜人,西湖的景色此时应该也是极其迷人的吧,真希望能过去看一看。

    这是他这一个月以来,第一次感觉有点喜欢上这座南宋都城......

    “霖儿!”赵佑元在一边喊到,“该上轿回家了。”

    赵秋霖答应着往轿中钻去。

    当轿子到达赵家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下了轿,赵佑元拿出一些赏钱,打发了陪伴他们一天的四个轿夫,好让他们各自回家。

    接着,他俩转身向家里走去。

    还没走进庭院,管家方正就已经手提着照明灯笼前来引路了。

    方正打小就出生在这繁华的临安城内,是个不折不扣的杭州土著。

    按理说,他本该像大多数杭州人一样,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在方正十岁的时候,这年,他的父母从杭州贩卖丝绸到北方,不幸的是,刚好遭逢金人南下攻打北宋。

    他的父母没能幸免于难,最终都死于这次兵燹之中。

    方正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孤儿,只能依靠亲戚的救济维持生活。

    等到了绍兴元年的时候,方正已经十四岁了,他不想再看亲戚的脸色而活,觉得自己应该独立出来。

    于是,他开始托一位平日待他还不错的老伯,替他留意是否有适合自己做的工作。

    这老伯姓李,算是个临安城内专门做劳务中介工作的。比如一些商行当铺之类,又或者大户人家府上需要人手帮忙的,多有找他从中物色合适人选的。

    对于方正的遭遇,李老伯一直都比较同情,所以当他有求于自己的时候,当即就答应方正,会替他物色一份令他满意的工作。

    刚好,这时候的赵佑元和妻子刚在临安城内定居下来,以前在北方时,家里的几个佣人都因为战乱而各自散去。

    所以这时的赵家,急需找几个下人帮忙料理家务和招待客人的,于是赵佑元就把找人的事交给了老李。

    其中特意交待,需要一个人品可靠,再能通点文墨的年轻人,用以在书房侍候。并兼点书信工作,每个月除包食宿以外,还另给二两银子。

    老李心想,这份活方正应该可以做得来,因为他父母在世时虽然只是小商人,但对于方正的读书却是极为看重,在他六岁时便将他送入私塾读书。

    直到今年,方正才离开私塾。

    至于离开的原因,一是因为亲戚不太愿意继续供他在私塾念下去。

    二是他自己也无心仕途,所以心想倒不如早日离开私塾,好趁早在社会上找份工作靠自己立足。

    当老李把这消息告诉方正,并声明对方是官家身份的时候,方正自然是无有不同意的道理,但也担心起雇主会不会嫌自己太年轻,办事不牢靠。

    最后,方正还是通过了赵佑元的面试,留在赵家工作。

    并且到现在一干就是将近三十年,成了赵家的管家,也是赵佑元最信得过的下人......

    赵秋霖回到自己的卧室之中,随手又多点亮了两支蜡烛,好把房间照得更加透亮一些。

    接着,他拉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又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在那做盘算。

    今天在陈伯父家中所遇到的两个同学,给他的内心带来了不小的触动。

    原本陈秋霖是不打算再去太学继续读书的,其中最大的缘故是因为自知古文水平有限。

    当初按照他的设想,如果自己想要在太学继续待下去的话,先不说得要掌握一些太学生必备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

    至少,目前南宋官方所使用的古文字,自己还是要能差不多都能认识的,不然的话,自己作为太学生的身份,一眼就能被人认定是个“水货”。

    自己到那时功名不保还是小事,怕就怕这条小命也要受到威胁,赵秋霖近几天来想到这些,就感到有些头疼。

    但现在情况又不大一样了。

    赵秋霖以为,曹子仁和杨云飞是亲眼看到自己得了“失忆症”后的表现的,他们到时一定会在太学生当中提起这个消息。

    到时不光是太学生,就连太学里的学官们,对此也会有耳闻的。

    所以,大家对赵秋霖不认识了从前的老熟人不会感到奇怪。

    就是赵秋霖到太学以后,对书上的内容和文字会有一些不解,大家也会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后还会积极的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用心的辅导他。

    赵秋霖自己在那越想越得意,突然就笑出了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