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万万岁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咔咔就是怼

    每每想到那个明明已经风烛残年却越来越像神明的老人,韩集都会忍不住发自灵魂的惊惧和叹服。

    以汉人出身得掌大辽一国军政大权十余载,非常人所能做到。

    那个在景宗故后即被太后萧绰奉为体己人,自此食同案寝同床,就连耶律隆绪也要尊称其为父亲以示信任和尊敬的老人。

    虽然依照契丹贵族旧制,夫逝妻改是被准许的。可萧绰毕竟是皇帝的女人,儿子更是当今在位的皇帝。他的隆宠是连萧太后族人和最为尊贵的契丹耶律王族都羡慕至极的。

    韩集很清楚那个如今看似昏老实则愈发明睿的老人是如何的一手遮天和权柄滔天。

    自己仰仗为护命符的神谍,如今有大小密谍万余人,渗透辽国上下,几乎可谓无孔不入。可这个庞大组织也不过是那个老人前几年的随手为之。

    齐王,大丞相,北院枢密使,南院枢密使…

    他们都仅代表那个老人其中的一个身份而已。

    近期这个老人更是被太后萧绰赐予国姓耶律。

    韩德让!

    其膝下无子,老妻曾传闻被吃醋的萧太后所杀。可韩集却清楚,这些只不过是那个老人想让人们知道的,而他不想让人知道的,谁都不会知道。

    韩月儿,这个十余年前突然被抱进韩府,对外声称是韩德让孙女的女孩,韩集猜测她极有可能是韩德让和萧绰的骨肉。

    可他不敢有丝毫深究的举动,甚至连这个猜测也只敢强压在心底,不敢对任何人谈及。

    如今,这个同时又是自己表叔父的老人终于开始为身后事铺路了。

    韩集很清楚,在未来的几年内,大辽官场,军中,将会有无数人头落地,同时又会有无数人上位。

    他韩集自信自己的才智不输任何人,所以他要证明给自己的表叔父看,他要上位,要接手表叔父的势力和威望,让韩家成为和耶律皇族,萧氏后族一样的大族。

    韩氏相族!

    韩集的野心,蓬勃如万里乌云。

    午时,天空由晴转阴,不大一会就下起了今夏的第一场大雨。

    韩集在收拾起自己的野心后,悄然离开,留下身后的心腹耶律晨光坐镇北平。他要赶回中京,侍候在表叔父身边,以便近在楼台先得月。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争,表叔父什么都不会给他。

    表叔父的眼里只有萧绰,只有韩月儿。

    为了萧绰,他忍辱负重数十载,为大辽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为了韩月儿,韩集不敢想象他会做出什么事情。

    耶律晨光在韩集离去后就换了一副嘴脸,这个同样是辽国皇室后裔的中年汉子有着和耶律托托一样的雄心:登上高位,呼风唤雨。

    只是耶律托托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被赵漕联合地方势力将之死死的摁在了高粱河县范围内,不得挣脱。

    耶律晨光觉得自己可不会像耶律托托一样傻,他之所以入神谍,效忠韩集,不过是权宜之计。

    待得自己羽翼丰厚,迟早会取而代之。

    一个韩德让已经让辽国契丹贵族和皇族颜面尽失,威风扫地,岂能再出一个韩德让第二?

    韩集啊韩集,你太高看你自己了。

    不是每个女人都会像萧太后一样信任韩德让,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像韩德让一样忠于萧太后。

    在耶律晨光站在大雨里做着各种白日梦的时候,赵漕和赵勾父子也各自坐轿离开了县衙。

    耶律托托的尸体被齐誊带走了,他的家眷老小也从此不见人影。

    一份公文在加盖了县丞,主簿,县尉等人的印章后被快马送往幽州府。

    十余日后,幽州府明文昭令:撤高粱河县,降为高粱河镇,并入北平县治下。原高粱河县人事,一并转入北平县下调整。

    原北平县县尊撤职,任命耶律晨光为新任县令。原幽州防御使赵漕虽戍边不利但仍有苦功,任命其为北平县尉。

    赵漕的改任书被赵勾拿在手里翻来覆去。

    “爹,你咋成了北平县县尉?”

    赵漕打了个哈欠,“你爹被人算计了呗。耶律托托的死被人栽赃在了你爹身上。”

    赵勾又问道:“新任县令叫什么耶律晨光,爹你认识不认识?”

    赵漕双目里阴光一闪而过:“何止认识,以前他在你爹屁股底下讨生活,如今翅膀硬了,爬到你爹头上去了。”

    赵勾放下任命书,抬眼瞅着难得生气的亲爹,“看来这个耶律晨光是个叛徒了,爹,你放心,儿子给你出气!”

    “赵子龙!”

    赵勾站在门口,朝正在院子里带着几个小伙伴舞刀弄枪的赵子龙挥了挥手。

    越来越瓷实和帅气的赵子龙丢下手里的大刀,小跑了过来。

    “大头目,您喊我?”

    “找几个咱们童子军里能打的,今天晚上陪我去敲个闷棍。”

    整日里舞刀弄枪又无所事事快憋坏了的赵子龙闻言眼睛一亮,小鸡啄米般狠狠点头。

    “大头目放心吧,咱们童子军里狠小子多着呢,我这就去喊人。”

    以二十一世纪军事制度治理童子军的赵勾对于小伙伴们的凝聚力和忠诚度还是很满意的。

    这些如今普遍年龄在八岁到十四岁的孩子们,就是我赵勾以后行事的最大底气啊。

    为了收服童子军众人之心,赵勾哀求老太太很多次才让赵漕捏着鼻子同意每月单独给他拨付一批钱粮,童子军内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全部由赵勾一个人一言而决。

    他们与父母分居,单独接受先生们和赵勾的双重教育,每十天召开一次军内政治洗脑会议,每月召开一次集思广益军事动员大会。

    所有愣头青都被赵勾收拾的服服帖帖,所有对大辽忠心耿耿的小伙伴都被他揍成猪头,直到他们对辽国再无拥护之心。

    在十一二岁的年纪,正是一个人心智逐渐成熟的时候,赵勾必须独断乾坤,由他亲自抓他们所有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他们所有人对自己效忠。

    不服?打到你服为止!

    不听话?咔咔就是怼你!

    想回家向爹娘哭诉?哭一次揍你一个月,扣你爹娘半年的例钱!

    敢向赵府以外的人哭诉求援?不用赵勾出手,赵漕就先打断他爹娘的腿。

    心慈手软从来都不是掌兵之道。

    等到将来,我赵勾坐看江山风起云涌之时,站在我身后的你们才会感激我,才会明白今日对你们的种种严厉是多么的正确。

    看着越来越有自己风范的赵勾,赵漕欣慰的多吃了两碗米饭。

    儿子呀,好好干,老爹给你兜着底,不怕年少多挫折,就怕年老悔不当初。

    当夜,新上任的北平县县尊耶律晨光在睡眼惺忪出恭的时候被人套了麻袋,揍成了猪头…

    次日,赵勾主持召开童子军一月一度的军事动员大会。

    大头目赵勾站在虎皮大椅上俯瞰众人,高声喊道:“咱们童子军再添一条军规:遇事不要怂!咔咔就是怼!”

    底下,两百来个小伙伴们振臂高挥,高喊:“大头目威武!遇事不要怂!咔咔就是怼!”

    声势震天。

    吓得趴在二老婆肚皮上的赵漕差点无能,吓得正在打瞌睡的萧老九瞬间清醒,吓得正在逗弄赵茜的韩月儿差点把小赵茜摔到地上…

    坐在群情振奋孩子群里的玫子看着面前的赵勾,媚眼如丝。

    已经落花的桃树上,几颗孤零零的青涩桃子挂在枝头,份外惹眼。

    窗外老树上,一声知了振翅启鸣,掀开了今年伏夏的到来。

    窗外知了三两声,院内众人只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