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大周崛起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燕云之忧

    耶律贤在契丹人中,算是很英俊的,再加上几分贵族气息,的确很有看头。

    而且,如今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若有似无,显得格外妖异。

    柴棕这才发现,跑题了,无缘无故就想到那些文人身上。

    没办法,谁让这些所谓的士人,全都是一些见风使舵的玩意,柴棕就深受其害。

    耶律贤的意思很明白,希望柴棕能够点评一下这个故事。

    柴棕很想和他念叨一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只可惜,这东西太高深,和他们说了,也未必能说明白。

    柴棕笑道:“景王殿下的这个故事,似乎并没有结束。

    我听说,北方的羊群中,总会有那么几只头羊,头羊生得高大威猛,就算群狼都要忌惮几分。

    在头羊的带领下,再有牧羊犬守护在一旁,就算狼群也要退避三舍。

    食腐的狼群,只能可怜的跟随在羊群身后,等待头羊的恩赐,毕竟,老弱病残的羊必须被抛弃。”

    韩德立一张脸涨红,那么他涵养再好,却也受不了柴棕的咄咄逼人。

    不是这个故事太过分,而是柴棕的目光太激烈,死死盯着韩德立,似乎在说,他就是被汉人抛弃的老弱病残。

    反而是作为契丹人的耶律贤,神色还算如常,毕竟他已经料到了柴棕的反击。

    而且,让他更感兴趣的是,柴棕竟然如此了解北方的游牧之事。

    就算死符昭愿,也不得不佩服柴棕,一张嘴就能说的别人哑口无言。

    对于韩德立这样的人,符昭愿是很看不起的,委身异族,简直有辱先人。

    耶律贤饶有兴致的说道:“如果狼也学会了牧羊呢?”

    忽然,耶律贤的一句话,让柴棕浑身一震,这耶律贤果然不是常人。

    不过,好在历史上这家伙很短命,否则,辽国大军早就南下了。

    这也难怪,耶律贤的身份表面了他时刻会受到猜忌,如今的辽皇也算不上明主。

    符昭愿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耶律贤话里的话。

    契丹人是狼,而汉人是羊,如今,契丹人竟然生出畜养汉人的心思。

    即便作为一名文人,符昭愿也怒火中烧,对辽国升起警惕之心。

    不是符昭愿沉不住气,而是这话说的过分,让人忍无可忍。

    事实上,无论是辽国,还是大秦都知道,这场议和只不过是短暂的。

    两个国家之间,不是一条合约便能维持和平的,唯有利益才是首选。

    今天辽国能够和大秦言和,明天,他就能为了更大的利益开战。

    大秦需要北方安定,这样,他才能南伐成功,一举荡平江南逆贼。

    而辽国,当年周世宗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伤痛尤为缓解,他们不愿轻易开战。

    更何况,如今的大辽皇帝,也需要一笔很大的财富,才能让他的生活更加舒心。

    待大秦平定北方,亦或是辽皇又需要金银了,两国大战不可避免。

    最看不惯别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于,柴棕而言,你身份再高贵,也不过是个土鳖。

    柴棕淡淡一笑,问道:“有蒙兀人和女真人的叛乱,辽国还有余力南下吗?”

    耶律贤神色一冷,他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有人知道。

    这些年来,耶律贤的叔父,也就是如今的辽国皇帝倒行逆施,可谓是内忧外患。

    尤其是辽国皇帝得到的皇位不正,再加上辽国更多是部族制度,而非真正的国家制度。

    一名战士,首先服从的是他们的族长,然后,才到这位辽国皇帝。

    这不仅是契丹人的习俗,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是这样的构成。

    部族族长的权利极大,这样滋生了他们的野心,导致辽国内部叛乱不止。

    这是内忧,再加上辽国皇帝穷奢极欲之下,不断的盘剥下属国,也导致叛乱出现。

    其中,柴棕所知道的,正是蒙兀人和女真人,也就是后世的蒙古和金国。

    这两个国家,将来一个要扫灭辽国,同时南下中原。

    至于蒙古,更是凭借战无不胜的铁骑,一举攻占烟雨江南。

    只可惜,这事只有柴棕一个人知道,否则,蒙兀人和女真人绝对没有成长起来的机会。

    这次地会面,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谈判,双方都在试探,不过却试探出一些火气。

    柴棕还好,这件事成不成,其实和他关系不太大,成功了,也未必对他的处境有帮助。

    不过,能够看出来,符昭愿,还有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眉头皱巴巴的。

    很显然,他们想利用契丹人无知的本性,在礼仪上动手脚的美梦,被韩德立破坏了。

    “数典忘祖的败类!”

    “真是不当人子!”

    “与禽兽为伍,真是有辱孔圣先师。”

    ......

    听到这话,柴棕无奈的摇摇头,这些人压根还没有认识到危险的来临。

    当狼群在少数羊的帮助下,真的能够牧羊时,也就是他们南下之时。

    至于有辱孔圣先师之事,更是无从谈起,正所谓,毕竟后世的孔子学院早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而孔夫子更是有教无类。

    只不过,当这些事情涉及到民族大义之时,人总会变得很狭隘。

    这不,符昭愿也说道:“韩德立也算博古通今,却数典忘祖,实在是......”

    或许,在这短暂的交谈之中,韩德立的才学,已经征服了符昭愿,不禁让他生出爱才之心。

    柴棕还真有点怕这个天真的老人做出傻事,连忙说道。

    “这韩家,就算在辽国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家有口的,他不会有别的心思。”

    “哎!”

    符昭愿甚为惋惜的叹了一口气,立马听到身旁有官员说道。

    “符大人过虑了,我大秦人才济济,汉家英杰更是如过江之鲫,何惜一个韩德立?”

    在后世,柴棕总是听到一句话,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

    只可惜,这话只适合放在后世,在这个时候,人命是最不值钱的,至于人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就是。

    一个韩德立或许不怎么样,可整个燕云十六州呢?还有诸多郁郁不得志的士子。

    想起前些天,郑王府的第一支商队归来的所见所闻,柴棕也不禁有点忧心。

    柴棕可是清楚的知道,后世的大宋,为了燕云十六州,耗费了多大的代价?

    无论是是太宗的四次北伐,还是辽人一次又一次南下,一切的因果都是燕云十六州。

    如今,辽人统治燕云时日尚短,汉人尚有思乡之念。

    一旦就连汉人也臣服辽国统治,燕云十六州再无回归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