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大周崛起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作死的贺章(求收藏)

    符昭愿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他实在想不到竟然会是如此结局。

    事实上,不只是符昭愿,除了何大勇等人外,谁都不知道柴棕的准备。

    包括那位韩德立,还有一直未曾露面的景王耶律贤。

    符昭愿不是傻子,更不是迂腐之人,否则也不可能做到鸿胪寺少卿的位置。

    符昭愿连忙道:“来人啊,护送诸位契丹武士入住驿管,不得有丝毫差池。”

    鸿胪寺胥吏,连忙招呼民夫找来板车,至于马车和轿子,哪有这么多?

    就这样一名名契丹武士,被抬上板车,至于弓箭,当然要替他们保存起来。

    鸿胪寺的做法没错,所有契丹武士醉酒,若是手持弓箭,出了事谁能担待?

    更何况,仅凭韩德立,还有剩下的那几名辽国官员,他们又能怎么样?

    韩德立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却一脸的无可奈何,最终只得顺其自然。

    对于他们一行人的安全,韩德立倒是不担心,大秦人比他们自己更紧张。

    韩德立就在想,若是他是江南各国的君臣,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安置好辽国使者,符昭愿刚要招呼柴棕,哪里还有柴棕的影子?

    而此时,李宏刚刚踏入皇宫,正在紫宸殿外,等待皇帝的召见。

    而此时,皇宫外,李家的奴仆早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家老爷要入宫请罪,并且把主要责任推到柴棕和符昭愿身上。

    这件事发展的太快,李宏刚刚踏入皇宫,十七冶自己发生了大反转。

    没有得到消息的李宏,还在盘算着请罪的说辞,还敢语气要怎么样才显得诚恳?

    这可是一个大学问,李宏自认为在宦海中沉浮数十载,才堪堪入门而已。

    “宣,鸿胪寺少卿李宏觐见!”

    李宏连忙收拾心情,神色已经换了一副无可奈何的悲苦之色,好似受了大委屈一般。

    “微臣参见陛下!”

    李宏不敢抬头,却早已发现,大殿之上人数不少,而且全是大佬。

    新任枢密使晋王,还有三司使吕庆余,以及参知政事贺章。

    可以这么说,除了宰相赵普之外,正是这些人决定秦国的国家大事。

    李宏很疑惑,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场合。

    这样的情况,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诸位宰辅讨论的事与他有关。

    而与李宏有关,却又属于国家大事的,只有辽国使者入京这么一件事。

    果不其然,李宏刚刚见完礼,参知政事贺章立马问道。

    “李宏,你不在驿管接待辽国使者,入宫所谓何事?”

    新入内阁的人中,吕庆余为人老成持重,而贺章则显得锋芒毕露。

    从此人所言所行看来,完全没有将赵普放在眼里,而且将其批判的一无是处。

    而,秦皇对此不发一语,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贺章正是秦皇培养的赵普接班人。

    李宏自然听说过这些,他也知道贺章跋扈,却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按理来说,大臣入宫觐见,无论所为何事,能够询问的也只有皇帝一人。

    可是,如今贺章竟然公然无视皇帝,这未免有点越俎代庖的意思。

    可是,皇帝没有发话,反而一脸柔和,至于晋王和吕庆余更是好似没听到一般。

    无可奈何之下,李宏只得说道:“微臣前来请罪。”

    言罢,李宏将辽国使者入城的事,说的一清二楚,当然添油加醋自然少不了。

    首先,一开始李宏已经和辽国使者沟通好了,契丹武士交出弓箭。

    可是,符昭愿横插一手,让契丹人必须交出冰刃,契丹人不同意,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至于柴棕,则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物,仗着自己身为王爷,竟然胡作非为,还将李宏驱赶离开。

    没错,李宏不是自己甩手离开的,而是被柴棕赶走的,他这才不得已入宫请罪。

    李宏最后还哭诉道:“微臣身受皇命,却有负圣恩,还请陛下责罚。”

    然而,秦皇却没有开口,反而饶有兴致的看着李宏,不禁让李宏直冒冷汗。

    眼看没人开口,贺章又坐不住了,急性子的他,立刻发表言论。

    “符昭愿无能透顶,郑王更是胆大包天,还请陛下惩处。”

    晋王不动声色,而吕庆余则是微不可察的摇摇头,这个人太激进了。

    且不说贺章行事狂悖,得志之后更是跋扈,最重要的是性子太急。

    这件尚未有定论,一切都是李宏的一面之词,他如何敢替李宏作保?

    而且,处罚一位王爷,还是一位特殊的王爷,这样的事,也是你一个参政知事能插手的?

    吕庆余很清楚的知道,这个贺章,就是秦皇用来安慰赵普,并替他恢复声望的。

    秦皇虽然忌惮赵普手握大权,可秦皇毕竟不是普通人,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更何况,如今国朝初立,江南未能统一,赵普纵有千般不是,可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赵普,还离不开秦皇,而秦皇也相信赵普的衷心。

    这次,秦皇对赵普的惩处,除了削权外,更多的是提醒,而且是善意的提醒。

    无论秦皇如何相信赵普,可赵普手中权利过大,仍然无法避过猜忌。

    可是,赵普身为大秦宰相,这一次的处罚,对他而言不可谓不重。

    削去职权不算什么,毕竟赵普也很清楚,他手中权柄过重。

    重要的是,此事对赵普的威信打击极大,一个没有威望的宰相,如何统领百官?

    想要恢复赵普的声望,就必须找人作伐,太重要的人舍不得,一般人由达不到效果。

    事实上,最好的人选应该是皇族,只可惜,大秦初立,皇族尚未繁衍。

    如今秦家的皇族血脉,每一个都是秦皇的至亲,哪舍得拿来作伐。

    既然没有皇族可以作伐,剩下的有这个资格的,只有诸位大将军,还有枢密使、三司使和参政知事。

    这个时候,不用说也明白,贺章就是秦皇为赵普准备的作伐之人。

    如今的贺章越发跋扈,结果只会越加凄惨,而对赵普的作用越大。

    这也是为何秦皇一直纵容贺章的原因,一切只为了赵普出山。

    吕庆余能够看出此事,其他人又岂会看不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看戏。

    就好比晋王殿下,虽然晋王是少数贺章不敢针对的人。

    可是晋王却没心思搭救他,毕竟这样的付出与收获,差距实在得不偿失。

    不说其它,至少到了这个时候,贺章还茫然未知,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付出。

    晋王没工夫搭理贺章,反而是想起了柴棕,对他而言,对付柴棕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