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流
字体: 16 + -

第231章 四座山

    春雨菲菲,夏日炎炎。一眨眼便是六月中了。

    北方契丹大辽国兴师动众的集结了北方大部分精锐部队于长春路,准备对女真部族的反叛予以雷霆一击。只是不知为何,辽国大军的集结与调动极为缓慢,大部队日费粮草不知凡几,却迟迟没有趁着春末夏初的好时节兴兵进逼,反而就在长春路驻扎了下来。

    夏日将临,辽国大军定然不会冒着酷暑进军,战事怎么也要拖到入秋时节。这让正准备坐山观虎斗的大周朝廷上下都有些焦急,抓心挠肝。虽然绝大部分人都认定了女真族必败无疑,可若是困兽之斗能多耗费些辽国国力,他日大周朝对辽国商谈岁币和互市一事岂不也多了些底气?

    而在等待之余,大周朝廷也并没有闲下来。先是六贼为了争夺圣眷明争暗斗,随后朝中清流则以太常少卿李纲、尚书右仆射赵挺之为首,借机弹劾蔡京、童贯等人贪腐乱国等大罪十条,并首次在正式场合提出了“六贼”一说,朝中政局变幻,六贼之间罢手言和一致对外,大有发起党争之势。

    可大周朝的皇帝陛下此时却并不怎么关注朝廷中枢的动荡,对于北方将发未发的战局也并不如何关心,反倒是对于东京汴梁的几位异人颇多重视。 “半人半鬼”的林灵素,以及师出同门的真人郭京与长孙磐。

    大周皇帝每日里轮番向几人讨教道学经典,谈论丹药符箓,而且皇帝文采出众,由其撰写的青词便是长孙磐都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时间朝野上下道家之风盛行起来,连带着几位颇具圣眷的道长、仙师也渐渐有了一国国师的架势,登坛做法时万民跪拜,好不威风。

    而对于市井百姓而言,这些事情大多与他们干系不大。大多数人乐于津津乐道的反倒是汴梁城那座颇有些名望的巩楼,最近再度名声大噪。那个在去年中秋之夜崭露头角的李师师近半年来每每都有奇思妙想出现,运作、造势,吊足了文人墨客以及士子士绅的胃口,声名鹊起。而今想要见这位号称“狮子滚绣球”的李师师一面,若是没有百两纹银在手可都不好意思开口。

    不同的消息纷至沓来,或快或慢但统统都入了京东路。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罗诚没有再回济州,而是一头扎在梁山大寨内,仿佛一个世外人一样居高临下冷冷的观察着这个世间的种种桩桩件件。

    与李清照的别离谈不上伤心,可心中不甘不满总是有的,当然这些事情和情绪都不会对罗诚的行动以及决断产生任何影响。他是一个自律性极强的人,说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丝毫不会夸张。按照他大学同学韩成的说法,他在认真起来时完全就是一架冰冷冷的机器。

    在济州西城的事情日渐明朗后,他对于罗子旭充分放权,随后将他所能调动的全部资源和人力统统投注到了以梁山为起点,逐步扩散向登州府板桥镇的事业上去。而且几乎砸下了他手中所有的资源,甚至于他刚刚从济州西城所获得的全部收益!

    一场豪赌!

    事情若是做成了,他今后完全可以在脱离罗家后一样在京东路站住脚跟且叱咤风云。若是事情毁了,则他必将万劫不复。非但自己刚刚开始的事业要垮,连带着他在罗家辛苦积累的小小人望、声望都将一朝散尽。

    但罗诚不在乎,他从不去思考失败的结果,他只是在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失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一个又一个的消息不断传入他的耳中,他需要一一加以甄别分析。一份又一份的命令被不断的从梁山传递出去,借由罗家大房的商行以及时迁刚刚搭建起来的情报网络。其效率之高魄力之大,让与他朝夕相处的武松和林冲都不由得咋舌。

    终于,六月十八,风尘仆仆的时迁背着一个圆筒形的卷轴回到了梁山大寨,罗诚也结束了堪比疯魔的状态,耐着性子与众人一并吃了顿饭给时迁接风洗尘,随后第一时间将他叫进了密室。

    一个多月的奔波,时迁脸上也多了些风尘和沧桑,眼神也少了些偷儿才有的狡黠多了些许干练和机敏。

    罗诚仔细询问了交办给时迁的诸多事务,时迁一一对答,待确认他已经从泉州一个商人手中谈成了两艘大海船的买卖,且向罗诚出示了海船图形,罗诚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错,这两艘海船我很满意。交易的时间是在下个月中?时间倒是还来得及,金琦和牛达现在就在登州,我们过些日子直接去一趟,把这单交易敲定,顺便也把登州的事情给解决掉。”罗诚似是在对时迁交代,也似是在自言自语道。

    时迁没急着说话,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等待罗诚的思考。不一会儿,罗诚抬头对他问道:“这件事暂且放放。我让你调查的另一件事怎么样了?”

    时迁放下茶杯,笑道:“其实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调查清楚了,这次出去我又多方打探了一番对上次搜集的情报做了验证。”说着,时迁从背后的卷轴中抽出一份地图来。他一边指点着地图上的内容一边对罗诚介绍道:“诚哥,你知道咱们这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两路上盗匪丛生,但你怕是不知道这青州府境内的盗匪更是数不胜数。”

    “你让我清理的路线上,有四座山头比较麻烦。分别是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和清风山。

    这四座山头上都有一股乃至两股势力不小的匪寇,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对抗官军,通往青州的商旅多有被其劫掠过的。即便是大镖局走镖过去,也少不了给他们的孝敬。嚣张得很。

    这其一是二龙山,山上有至少五百余号人马,势力不小。山大王是那绰号‘花和尚’的鲁达鲁智深,据说曾经还是个关中提辖,打死人后辗转做了和尚又来落了草。麾下有使大刀的‘青面兽’杨志很是厉害,据说是杨家将之后,只可惜丢了生辰纲最后被迫落草。那二龙山的原寨主邓龙不识好歹,和那梁山原来的寨主王伦一样,不肯接纳他们落草,结果就被他们设计给杀了。这几个人看似粗鲁,不过绝非没有心机之辈。”时迁说完不忘加上自己的判断,这让罗诚颇为满意。

    对于之前围剿梁山时与二龙山的合作,罗诚并未告知时迁详情,武松和林冲也并未向时迁过多提及。倒也并非罗诚不信任时迁,而是想借机看一看时迁搜集情报的能力究竟有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二龙山是他了解得相对详细的地方,刚好可以用来与时迁的回复做验证。结果还算不错,罗诚不禁露出了一点笑容。

    时迁也不以为意,而是继续在地图的另一个位置点了点,介绍道:“这里是桃花山,三百五六十人的样子,势力倒是不算大,原本的寨主是绰号‘小霸王’的周通,使一杆长枪的,可据说本事也就那样。算不得什么强人。这不,听说最近又有一个人上了桃花山,好像是取而代之了。只是这个新上山的家伙究竟是谁还不清楚。不过桃花山的位置要比二龙山好上一些,乃是在交通要道之旁,但是却没有朝廷兵马驻扎,因此油水很足。”

    “这第三是白虎山,孔明、孔亮是白虎山山寨主。他们原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儿子。后来孔明与弟弟孔亮因和本乡一个财主发生争吵,杀了财主,占领白虎山为王,打家劫舍。手底下将近四百七八十人,势力不小,可位置却偏,不过他们在当地的根基很厚,朝廷征缴了几次都被他们给躲了过去,山底下的眼线绝对不少。”

    “至于这第四就是清风山,哦对了,那花荣小哥好像就是清风寨的武知寨来着?不过清风山可不止朝廷这一股势力,山上还有一群匪寇,虽然做不到占山为王可架不住这群贼寇有马!而且是三十多匹,打家劫舍如风似电,为首的是一个绰号‘锦毛虎’燕顺的汉子,他麾下还有一个绰号叫‘矮脚虎’的王英,还有另一个叫‘白面郎君’的郑天寿,干的一样是那不要本钱的买卖。这些年清风寨和这清风山的匪寇打了不知多少次,可谁也奈何不了谁。他们手底下的人马不多,最多不过二百,可全都是难缠的硬点子,加上有马,完全可以和朝廷的兵马掰掰手腕。别看在四座山头里人数最少,可我估计它却是个最难啃的骨头。”

    时迁说完,罗诚便自顾自的思考起来,手指下意识划过四座山头连成一条弧线。无数个计划在他脑海中不断的进行排列组合,柳英若也并未闲着,协助他对一个个计划分析利弊,他几乎是在同时用两个大脑思考着问题。

    很快,罗诚的目光坚定起来,他右手原本转着的木棍蓦然一停,点了点地图对时迁道:“得把这几个钉子都拔了去。”

    时迁闻言眨眨眼,示意您老继续。可罗诚却只是勾了勾嘴角,并未说出自己的计划。时迁难免撇嘴。要知道,这几座山头加起来可也有千百来号人马,比起梁山来不遑多让,青州府历年征缴都没能解决掉,你说拔了就拔了?

    时迁下意识向密室外看了一眼,除了临时征调过来帮忙的钱家庄的庄兵外,现在在梁山校场操练的可只有百十条长枪而已,即便加上林冲和武松,又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