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郎君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工钱

    裴清儿的意思,倒是与此时苏仪想的不谋而合。

    他正想说话,裴婶先开了口:“清儿说的是,为娘心里方才也是这么盘算的,只是想到欠王员外的钱,不日便要满一个月了,若是再雇人,每日也得给工钱,这……”

    话说到这,便停了下来,她望了望对面的苏仪,似乎想听听他的意见。

    苏仪此时低着头,右手上拿着一根筷子,在不停转着,随后微微抬头,发现裴婶的目光一直望向他,便将筷子放下,笑着说道:“裴记粢饭卖到如今,赚了也有四千多文钱了,是吧婶子?”

    裴婶想了想,随后点了点头:“方才大概算了下,应该有四千五百多文钱。”

    苏仪接着说道:“上次刘痦子来,说如今的本金是六千零五十文钱,按照婶子与王家签的借契,月息十分,便是到了下个月,要还六千六百五十五文钱,如今离着期限还有十四日的时间,问题应该不大。”

    裴婶想想,确实如此。

    除去中途下了两天雨,这十四天时间,每天平均下来也有三百多文钱的纯收入。

    即便只是在市集上卖,到了月底,赚的钱也是足够还给王家的,何况如今还多了郑府的生意,这么一想,裴婶的脸上才展开了笑容,点头同意了。

    “既然决定请人了,裴婶可曾想过让谁过来帮忙?”

    “……呃。”

    裴婶沉吟了片刻,说道:“不如让赵婶过来帮忙吧。”

    赵婶这人,苏仪还是有些印象的,为人和善,见到他总会笑着上前打招呼,上次他让三郎去找假顾客,便是这赵婶与隔壁的王二叔,二人在大街上大声交谈,吸引着行人,此时听裴婶提起,顿时想了起来。

    裴婶说完,望了望苏仪与裴清儿。

    裴清儿倒没有什么,反倒是苏仪此时面无表情,似在思量着何事。

    裴婶不由心想,莫非他是怕赵婶过来,会将粢饭的做法给泄露出去?

    她想了想,起身走到苏仪身旁,跽坐在侧,劝解道:“婶子知道你的担忧,放心吧,赵婶是个老实人,平日里还帮了咱们家不少忙哩。”

    裴婶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何况赵婶家如今只剩下她与她家五郎两个人了,日子过得倒也可怜,如今咱家的日子过的好些了,总不能忘了那些帮过咱家的人吧。”

    苏仪听裴婶说起这些,微微愣了愣,随后明白了过来:“婶子想多了,方才我在想其他事情呢。”

    他笑了笑,望望裴婶:“婶子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事,若是让赵婶过来帮忙,这每个月该给赵婶多少工钱啊?”

    一旁的裴清儿此时开口道:“清儿倒是听隔壁钱大娘说过,她家大郎便在扬州城里的酒肆做工,每日可以拿到三尺绢呢……”

    唐朝的时候,货币的主要流通方式还是以开元通宝的铜钱与锦帛为主。

    黄金白银一般是不作钱使用的。

    其中的开元通宝也不是开元年间发行的,而是早在唐高祖武德四年便有了,开元通宝的发行,彻底废除了五铢钱和其他古钱的使用,也是唐朝几百年来流通最广的货币。

    至于锦帛便是锦绢之类的布匹,也做货币使用。

    开元年间,扬州一带,一匹绢大约是两百文钱左右。

    裴清儿说钱大郎在酒肆做工的工资,每日为三尺绢。

    按照开元八年颁布的规定,一匹绢阔者一尺八寸,长者四丈,也就是绢四丈为一匹。

    按照两百文钱一匹来计算,一丈等于十尺,便是绢三尺的价格为十五文钱,倒是与一斗米的价格相差不多。

    苏仪心里正计算着这些,裴婶接着裴清儿的话,说道:“赵婶虽然只需做半天工,咱们也不能亏待了她……苏郎君,这工钱,还是你做主吧。”

    裴婶的意思,苏仪心里明白了。

    他想了片刻,说道:“这样吧,若是赵婶答应过来帮忙,咱们每日给她十五文钱工钱,如何?”

    十五文钱,与旁人一天的工钱差不多了,何况赵婶只做半天工。

    裴婶笑着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到了第二日,苏仪几人按着昨日说好的,四人先是一同去的市集,随后苏仪与三郎各自拿着一个竹篮,一大一小,里面总共放着一百份粢饭,还用剪下来的棉褥盖在上面。

    一切准备好后,二人便径直去了郑府。

    郑府坐落在扬州城官河以东的集贤坊,离着大都督府与府衙所在的子城倒是不远,那里住着的都是达官显贵与富商巨贾,各户的宅院深深几许,街道巷子却是特别的狭小。

    苏仪与三郎穿过曲径千折的窄巷,往前走了大约百步左右,便到了郑府。

    望了一眼郑府门前的两座石狮子,苏仪停下脚步与裴文季说道:“三郎,你在这边等一下,我去敲门。”

    三郎裴文季嗯道:“好的,苏哥哥。”

    咚咚咚……

    没过多久,郑府的朱门便开了。

    一位年约六十的老者走了出来,望了苏仪几眼,随后笑着问道:“敢问来者可是苏郎君?”

    “正是在下。”苏仪有些疑惑:“老丈怎会知晓……”

    老者没等苏仪话说完,便轻笑道:“府上的郎君早便吩咐了,说是今日苏郎君会过来,特让老朽在此迎候。”

    苏仪听完老者的解惑,笑着与他说了几句话后,便转过身,招手示意三郎过来,随后二人随着老丈进了郑府。

    方才的闲谈中,老者主动说起他姓袁,是郑府的管事。

    袁管事为人倒挺随和,往后院走的路上,主动与苏仪聊了起来,期间也曾问到苏仪,何时认识府上的郎君以及这粢饭的味道又是如何如何之类的话题。

    苏仪也是笑着一一回应。

    一路瞧来,苏仪发现郑府的宅院不小,布局还算一目了然,是一个三进院落。

    第一进为前院,第二进为厅房,第三进则为后院的厢房。

    步入厅房,往后院走的路上,便见院中布置精巧,有层层回廊,蜿蜒曲折,走到半路,袁管事突然停下了脚步,对苏仪说道:“昨日我家郎君吩咐了,说是苏郎君来了,便请去小院一聚。”

    苏仪也知道后院为私密之地,一般人是不会让进的,他回过头,望了一眼三郎,问道:“那舍弟呢?”

    “我家郎君只说让苏郎君一人前往,至于令弟……”

    袁管事迟疑片刻,随后说道:“烦请与老朽先将粢饭送去后厨,随后便去偏堂暂歇片刻,如何?”

    三郎倒不在意,只是奶声奶气问道:“可有好吃的?”

    袁管事笑着点点头:“自然有的。”

    随后,三郎便与袁管事先往后厨那边走了,苏仪则与另一位郑府的家奴往小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