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朝鲜当权者的反应

    说起来,秦文柏等人一行到汉阳的地界上,就有人告知了朝鲜国王。

    仁祖内心有一丝担心,因为知道他们是从皮岛过来的。

    皮岛上的毛文龙最喜欢出奇不意,时常弄得他们手足无措,不知这次来的人怎么样?务必好好打听清楚此人的实际身份,以及平常的行为爱好与需求。

    经过几天时间,秦文柏的个人资料大致弄清楚了。

    一个不凡的少年,一个大明皇上器重的少年,一个被皇上称为师弟的少年,一个因为他而让大明王朝经过短短几年经济腾飞的少年……

    所有的数据都只是为第一个而服务的。

    “腾飞经济?”

    仁祖对这几个字尤为关注,想满足自己的奢华生活,又能让自己的王权得以巩固,腾飞经济也是很有必要的!

    他很想见见这个年轻人,可年轻人似乎并不想来见他……

    见与不见?

    他有一丝忧疑。

    大明王朝的阅兵他这边当然也去了人,还备了一份厚礼表示祝贺,可在他眼里的厚礼,在皇上朱由校眼中已不算什么。

    因为如今的他确实很富有。

    朱由校很体贴,他们这边去的人返回时得到了他的厚赐,都是他们国内所紧缺的物品。

    玻璃器皿这样贵重的东西,皇上一出手就是好几套,从杯、盘、碗到镜子一应俱全,江南的丝绸,锦锻也是好大一堆……

    当真是不一样了!

    而且,他的皇权似乎更稳固了,且似乎有种说法托了这少年的福。

    少年不喜欢弄权!

    仁祖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是以少年人没有想过来见他这个国度的最高掌权者,以上朝者的身份获得某些利益,而是以一个纯粹商人的身份入手,不占他私豪便宜。

    这就是气度!

    有了这样的气度,再加上聪慧的头脑,似乎在哪儿都能打出一片天地。

    是以,仁祖放出话来,让下面的官员多多支持,逐成他在本国的建设。

    所以,张单徐铎那边便有了官方人员主动跟进:而秦文柏这边,官方人员要跟进来时,秦文柏却拒绝了。

    他不知道这些贱民对朝鲜的官方怎么看?

    但,想必是不怎么好的!

    他们之所以活得这么低贱,这么艰难,都是拜这些官方人员所赐,是他们用手中的权利,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他们高高在上,踩在他们的肩膀上,理所当然的鄙弃他们……

    所有这些,不可能不会造成他们的仇视心理。

    官方人员很尴尬!

    没有完成上面传下来的话,他也不能就此离去,相对于曾经来这边传达天朝旨意的那些人,这位才是真正的爷!

    可这位爷的派头就是不一样,完全刷新了他们的三观——有便宜也不占!

    别说小便宜,就是再大的便宜也不占。

    这是马小小暴露出来的,小丫头气势如虹,咄咄逼人,完全不像其中心人物那么谦和,即便是拒绝,都说得很委婉,还很耐心地摆了几条理由,让你心服口服。

    但再心服口服,他也不能这么灰溜溜地跑回去。

    不回去,人家又不让你跟着,怎么办?

    他还着实开动了一下脑子,最终把官服脱了,弄了一身与秦文柏差不多的衣服,头发也是,只系了一根简单的文士巾。

    这么一打扮,再看了看穿衣镜中的自己,很是满意,觉得自己也适合上朝人打扮。

    但凡在汉阳市面上买衣服的铺子,都弄了一个穿衣镜,都是花了大价钱的。

    开始也只是少量商铺有,后来跟着效仿的越来越多,到后来只要你还想经营服装生意,没有穿衣镜,人家连衣服都懒得看。

    其实也不难理解,花钱买衣服,当然要买一个舒心合适,没有穿衣镜,哪知道合不合适?

    官员换了衣服,再跟上秦文十伯一行,脸上竟是无奈与尴尬,还夹杂一丝说不出的苦楚。

    秦文柏最看不得人家这样,且知道对方为何如此,于是轻轻拍打了一下他的两肩处,还适着帮他整了整领口:“不错,这么一打扮,的确有了我朝本土人士的模样!”

    “四哥就是太好说话!”

    马小小不喜欢太多不怎么熟悉的人跟着,若是照他的意思,就他们仨最好,但另外五人的加入,多了一份安全系数,她虽知道五人都是高手,但若有人突然行刺什么的,也好拿身子挡一挡。

    虽然人家也是血肉之躯,她也没把他们的命看得很贱,可奈何四哥在他的心中太重要,还有四哥的堂弟也一样。

    四哥是绝不容许自己的堂弟在他身边有任何闪失的,不然,一生都会不安。

    “嘿嘿!”

    官员此时得秦文柏如斯对待,内心真是感激涕零,是以马小小这么说,且说话的语气也不好,但他一点儿也不介意,傻乐着紧紧跟上。

    贱民对待高他们一等的人都或多或少有抵触情绪,何况是秦文柏这样的公子哥!

    所以面对秦文柏的来访,都是爱搭不理的,第一天,秦文柏说得口干舌燥,却是无功而返。

    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上天会砸这么一场幸运给他们。

    秦文柏干脆休息了一天,静下心来想了想应该怎么处理?

    第三天时,张单与徐铎所跑之事有了定论。

    在城外十余里的地方,就有几处合适的山坳,具体怎么选,有了前期在大明本土的依据,他们便自己定了,这也是秦文柏与他们分工时强调过的。

    地点一定,手续也办得奇快,只是这样子,他们手中的银钱也仅够生活开支。

    两人又得返回皮岛一次。

    虽然可以带信过去,但银钱上的往来终究是自己跑一趟才放心。

    没了多余的银子,秦文柏也没必要现在与那些贱民交涉了。

    想到路途上的事更说不好,秦文柏便让他们带了三个高手三个朝鲜少年一起返回,而他们这些留下来的人,继续卖生活日用品。

    不过,看情形,也用不着他出手了,几位少年很兴奋,他们的生活日用品在他们眼里太过珍贵,而且跟着走访的几天,他们也看过了,就是市面上最好的日用品店摆放的东西与他们的一般无二,似乎是一个牌子的。

    所以,他们有了自己的计较,在让他们卖之前,秦文柏也没有特意强调什么,按他们的理解,似乎是在考验他们的能力和人品。

    所以,在贱民区设摊,完全是错误的,甚至在普通老百姓聚集的区域,他们的报价人家也不愿意承受,后来他们是两个一组,专选贵人与富人聚集的场所贩卖,价钱上也只比同类牌子的报价低了一点。

    也因此,他们这一行才还有剩余的银两支付生活所需,要不然,可能就要断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