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超市的设定

    秦文柏原计划的五人,变成了十一人,将所带物质行船通过鸭绿后,改坐马车进入朝鲜腹地。

    原本,秦文柏只想驾两辆马车轻装简行,毕竟,对朝鲜,对汉城他们都不熟悉,此次去,就当旅行,为日后的生意发展打一个前瞻性的安排。

    因为金中等人的加入,秦文柏觉得计划可以变一变,多少带一点生活日用品过去,先把商场弄起来。

    即然要做生意,就要做大,他准备开一家大型的生活超市,内面一应生活用品齐全,就如现代的大型超市一般,不需要他多加任何创意。

    或许等到超市的正式开业,他们还可以把大明的两家银行也开至这边,那样,在银钱的携带上就方便了许多。

    不用像如今,加了几辆马车,又加了几个赶车的人,那马车的隐密隔层里全都放上了银子,几乎是把建设海港的所带银两全部挪用了。

    这么一想,越发觉得组建银行分部的必要性。

    如今在明朝本土,全国上下都用纸币了,银子金子都成了装饰物。

    往来的客商以及下面向上面所交的锐银都不用请车队运送了,似乎也在无意中帮着这些方面的人员减少了一笔开支。

    春天的阳光明媚而和煦,十一人变成了十六人,共计七辆马车,显然,声势也不算太过浩大。

    朝鲜商人的商队比这阵势大多了的亦有。所以,也不大引人注目。

    朝鲜的官道修建是下了一番力气的,也许这也是地方小的好处。

    基于存在于秦文柏的意思里,朝鲜的所有区域加在一起与现代中国的省份比起来,也只能是一个中等省会城市。

    从毛文龙处了解到,如今的朝鲜国王为仁祖,去年李适造反,得以平定,从而为了保证王权的稳固,仁祖在汉阳(也就是汉城)部署了大量兵力,以致北部兵力不足。

    不过,如今朝鲜的时局还算稳固,他们一路向东南前行,并没有遇到什么意外,路人看他们的眼光亦有多种:有人好奇;有人惧怕;有人憎恨……他不知道这股恨意来源,但也了解,朝鲜民族中,也有妄自尊大者,就如同现代的韩。

    他不喜欢这类妄自尊大的人,就如同日本这个国度,他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国家,多的是如丰臣秀吉这般,明明在朝鲜吃了明军的败仗,还妄想分得利益——简直是不知所谓!

    最终,也只能变成一场笑话。

    汉阳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从出发至到达,一路不快不慢,花了六天的时间。

    每天都是晓行夜宿,延途看着风景。

    进入汉阳后,先挑选了住宿处。朝鲜老百姓见到上朝国都的人,没有多热情,但也没有给脸色。

    具体事情的交涉事宜都由六个少年负责,这也是让他们展现自我,进行历练的过程。秦文柏则在一边与那些国着他们看热闹的闲散居民闲聊。

    谈笑自若,举止谦和,让原本有着一丝戒备心的朝鲜老百姓渐渐放松,感觉这年轻人虽然衣着华丽,举止间亦有气度,却没有咄咄逼人的架势,很亲切,也很随和,很容易相处。

    他们之间的闲聊其实很累,语言加手势,但双方似乎觉得这样子更有意思。

    其中一位年长者还毛遂自荐,愿意给秦文柏等人当向导,游历一下汉阳。

    秦文柏觉得正合心意,便欣然应允。不过得歇息一晚,让老头儿明曰早起来这边。

    汉阳的建筑以本质结构的房子为主,王宫亦是。

    秦文柏一行也只是在李氏王宫外远远的观望了一会儿,没有进入探查的欲望。

    想想随身携带的尚方宝剑,还有朱由校亲笔写就、并加盖了玉玺的一份秦文柏身份确认文书,想必就是仁祖对他也得热情接待,但他生性不喜与政治人物打交道。

    现在,他只想拓展自己的生意网,赚取更多的利益,而将这些所得利益落到实处,惠及万民。

    他并不是想让人认为他有多高尚,只是,相较于虚于应付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权力欲而言,他更喜欢赚钱,更喜欢无拘无束地行走于民间,而不是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身架,一副把世人踩在脚底下,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第二天,老人很早就来到了他们下榻的旅馆。

    旅馆外面简单质扑,内面设施应有尽有,还算舒适,有点小情调的感觉。所以,秦文柏睡得很香甜。

    但,张单与徐铎却是轮着睡的,旅馆内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曾经的队长秦瀚临行前可反复交待过了,让他们警醒一些,此行,四爷的人身安全不能有任何意外。

    其实,秦潮不这么强调他们也知道,四爷有多么重要,俩人心里清楚的很,假设四爷有任何意外,他们却安然无恙,不说皇上那儿怎么交待,就是另外几位爷与大小姐二小姐那里,他们也无法交代,就是他们拿命相抵也不够解除他们的一丝恨意。

    不过,看情形还算乐观,但凡对他们出手之人都应该有利害关系的考量,。而他们一行就好似一个行商带着一群仆从穿行于市,因而一般的人也不会与他们为难。

    老人来得早,秦文柏等人也起得早,一行十六人中,似乎只有张单与徐铎没有睡够。

    后来被挑选来驾车的五人,其实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是柳达特意让俞叔送来的新面孔,隐在其中,仅对秦文柏负责。

    这也是柳达没有执意跟来的理由。

    这五人,秦文柏私下里见过。但柳达总计挑选了十人,都是俞叔一样的练家子,且是信得过的人,他们是以普通搬运工的身份进来的。

    最初或许还觉得让他们当搬运工,有些委屈,但见从秦文柏到秦文启,就是马小小也会身体力行,一起搬运东西,心里也才释然。

    就是这一路行来,驾车的活秦文柏等人也没少抢着干,后来那六个少年也掌握了窍门,喜欢上了驾驶马车的活,最后两天,完全是他们在驾驶。

    这样的感觉很好!

    这之前,秦文柏没有指定他们中任何一人同行,他们还觉得是秦文柏对他们的信任度不够。

    武者身在江湖,但那样的生活终究不能长久,原则上是一种无奈!

    如今有了这样的主家,得以安身立命,且他们的家人都由柳达与俞叔安顿好了,都住在京城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享受生活的详和与幸福。

    他们中,大都三十几到四十几的人,也是该静下来,好好为家人的生活算计的时候了。

    秦文柏一行花了五天时间仔细参观汉阳的各个角落。汉阳作为朝鲜的王权政治中心,人口的密度,以及临近市面的铺子都有很高的利用率。

    秦文柏没有将他设定的超市选在繁华地界,却选在了汉阳的贱民生活区。

    相对而言,这里是汉阳人口密度最高的,小街市上,卖什么的都有,让人穿行其中都困难,显得很混乱,小偷小摸的很容易得见。

    在汉阳,但凡有身份的人都不会跑到贱民生活区来。

    在他们的认识中,贱民就是贱民,贱民的孩子也是贱民,素质低下,没有教养,所以小偷小摸,干坏事的才那么多!

    但秦文柏知道,这是一种无奈!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一旦打上贱民标签,祖祖辈辈都是贱民,想要有所改变,难如登天。

    所以,整个贱民区域,空中流趟的气流似乎较其它地方都不一样!

    没有希望!没有激情!

    只能l日复一日,年复一日,拖着满身的疲惫以及多半时候空乏的肚皮穿行于小街市中,做点小生意糊口度日……

    当向导的老人很意外,虽然他也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从骨子里看不起这帮贱民。

    “没有人希望过这样的日子!”

    秦文柏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严肃,似乎与老人往常看到的他不一样。

    但也正因为此,经历了大半个人生的老人更加看重秦文柏,是以秦文柏向他请教怎么在朝鲜买地,怎么办理生意产业的文书时,老人很详尽地做了解说,并愿意继续领着他们做一应交涉。

    这几日,老人跟着他们一行好吃好喝,诸人对他都很有礼貌,恭尊他为长者,每日还有银钱拿。

    他当初也是一时起意,临时充当了向导,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家开的丝绸生意也依赖于明朝客商。

    在商人的眼里,没有明显的国度划分,在利益面前,各取所需,而秦文柏他们,也是上国人士,理应优越接待,老人并不认为自已言行上有什么不妥。

    当最初的准备尘埃落定,一行人开始分开工作。

    秦文柏通过一番走访后,觉得汉阳城里的楼宇都不能容纳他的大型超市,因而才立意买地修建。

    地块最终选在贱民区与普通民众区之间的地界上。

    这里就像楚河汉界的交汇口,两边打交道,互通的机会很少。

    秦文柏所买的地域直临汉江的一侧江岸,总计一千余亩,其中包含了贱民区内一半的地域。

    秦文启与马小小始终是跟在秦文柏身边的,再加上五个加入进来驾车的高手,他们由老人领着,与那些贱民一户一户去交涉,达到协同与统一安置。

    因为,这样的工作最是需要耐心的,弄的不好很容易惹发矛盾。

    其余人都有了各自的安排,像张单与徐铎则到周边找合适建玻璃厂,砖厂,水泥厂之类的地方,找好之后再与所管官府交涉。

    而六个少年,则分成两组,在两边的区域内支起临时摊位,卖起他们所带来的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