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35章 坠亡事件

    邹君明心中微微冷笑,对于这种井底之蛙自然是嗤之以鼻。正好这一路还没有人撞到他枪口上,拿马格璧开开刀也不错。

    马格璧见他不说话,自以为戳中他软肋,心中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道:“没话说了吧?看你躲躲闪闪,行迹可疑,我就知道你有问题。告诉你,县衙里面的贺捕头跟我熟得很,呆会我将你往他面前一送,保准又是个不小的功劳。小子,别怪本少爷,谁叫你刚好撞上来呢?”

    邹君明倒是镇定自若,但何老汉却急了。他可不信邹君明是骗子,从并不长的交谈之中,他确信这个年轻人是个好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来到沙泉村,但绝不是马家少爷口中的招摇撞骗之徒。他见马格璧挥了挥手,喝令手下要将邹君明捆起来见官,连忙拦阻着说道:“马少爷误会了,相公大人不是坏人。他没有骗老汉,还想给老汉钱呢。”

    “呸,你真是老糊涂了。谁脑门上还刻着好人坏人二字?他不给你一点蝇头小利,怎么骗你的大钱?”

    “可是老汉家啥都没有。”

    马格璧一窒,这倒是实情。但他很快又想到了一点,便道:“谁说没有?你家媳妇不就是吗?告诉你,有人专门在乡村间行走,看见哪家有漂亮媳妇,就上前答话,千方百计将人拐骗走,卖到城里的窑子里,能赚不少钱呢。”

    被他这样一说,何老汉也有些不确定了,这样的事例可真不少,他也没办法保证邹君明不是这种人。

    邹君明冷笑一声道:“马少爷,你自己包藏祸心,却反来污人清白,须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不能由着你来信口雌黄。”

    马格璧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些话你留着跟贺捕头说吧,希望他会听你的。不过我倒是听说,但凡有人被关进捕房,先不管你有理没理,打一顿再说。希望你这个小身板别一下子就给打死了。来人,将他捆起来见官。”

    那些帮闲一拥而上,登时就将邹君明主仆两人抓了起来。他们都知道替官府捉拿人犯有赏钱拿,故而兴致高昂,争先恐后的动手。邹鱼儿正要大声喝斥,却见邹君明连使眼色,只好默不作声了。

    马格璧见拿下邹君明主仆,心中得意,正要命人将他们送到县衙里去。只见大路那头忽然起了一道烟尘,没过多久,一个差役打扮的人骑着马跑了过来,大声叫道:“谁是何家仁何老汉?”

    何老汉慌慌张张的走了出来,说道:“小老儿就是。”

    那差役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接报,你家二儿子何其雄在县里面修庙时,不慎自高处堕下,当场死亡。县太爷念你家不易,赏了口棺材,着某前来报信,你家大儿子何其英此刻正扶棺回乡,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就到了。快点准备后事吧。”

    说罢,也不待何老汉有什么要问的,翻身上马,勒转马头,自顾自的跑了。

    何老汉骤然听到噩耗,宛如五雷轰顶,一时间竟然反应不过来。当他听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只觉得气血攻心,一口老血猛然喷了出来,往后便倒。

    何家媳妇惊叫一声,连忙和小宝抢了出来,去扶何老汉。只是她们气力弱小,哪里扶得起来。

    邹君明将一切都听在耳中,他真没想到生活是这么残酷,本来天灾就已经让人没法活了,居然还遇到这种事。谁人之过?

    他冲着马格璧喝道:“还不快点让你手下救人?”

    马格璧不情不愿的说道:“他自己昏倒,可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救他不是不可以,但不能讹到我身上。”

    邹君明道:“好端端的怎么会讹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救了他,我以后就放你一马,不计较你过往的不法行径。如若不然,决不轻饶。”

    马格璧嗤笑道:“你还是自祈多福吧,到这个时候了还说大话,谁要你轻饶了?何老汉不过是贱命一条,死便死了,有甚么打紧?”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吩咐两个人上前去帮忙。将何老汉抬进屋里的床上躺下,过宫活血,忙活了半天,只见何老汉喉咙里响了几声,咳出一个血块,人却是慢慢的苏醒了。他的身体原本甚好,虽然五十多了,但是庄稼汉嘛,被生活的风沙磨砺得久了,倒也不在乎一些小灾小病。但是这一次打击来得又猛烈又突然,何老汉纵然已经饱经磨难,还是承受不住,这才气血攻心而昏倒。如今虽然醒了,这身体只怕也熬不了多久了。

    这一顿忙活,时间飞逝,没过多久,何其英果然护着自家兄弟的棺材回来了。作为县衙征发的劳役,自然是地位极其低下,死了人,没有任何抚恤,一口薄棺材便给打发了。就连运棺材的驴车,都是何其英自己租赁的。这年头死个人就跟死了只蝼蚁一般,无声无息。当然更谈不上隆重的葬礼,活人尚且都饿着,吃不饱肚子,哪还有能力操办后事?

    随同棺材一起回来的,还有两个县衙里的差役。并不是县太爷有多好心,还派人护送,而是怕何其英不扶棺回家,到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亮相,或者往其他衙门口一送,这事情可就闹大了。虽然县太爷有足够手段将这些事平息下去,终究是个麻烦不是?所以干脆派人跟着,确保棺材回乡,名为护送,实则押运。

    何老汉这一辈子生了两儿两女,刚刚摔死的是他小儿子,尚未婚配。他两个姐姐都嫁在不远处的外村,此刻也闻讯赶了回来,一家子抱头痛哭,其状甚为凄切。

    从大儿子何其英嘴里,大家知道了事情的大致原委。县里此次修菩萨庙,据说是县太爷修来祈雨的。不过据坊间八卦,祈雨是假,借机捞钱才是真的。工期之所以这么赶,是因为大概半月之后,朝廷派来巡察灾情的钦差将会到洛川。由于此前赈灾不力,县太爷很怕被问责,所以建一座菩萨庙,以彰显自己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

    工期赶得厉害,各方面的防护措施却跟不上,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建筑土地上一团糟,监工的人只管督促人们加紧干活,安全方面却极度漠视,反正服劳役的人性命不值钱,死就死了。其他方面也是能省则省,民夫们做得比牛还多,吃的比猪还差,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干活,天擦黑才能收工。所有人都在鞭子下干活,动作稍微慢点都要挨鞭子抽打。

    坠亡事故发生在今天早上,当时大伙儿都已经干了一两个时辰的活了,送早饭的人却迟迟没来,不少人都饿得头昏眼花。偏偏这时候监工又驱使着大家上房顶干活,当时何其雄和一位工友负责抬大梁,当他们扛着大梁爬到院墙上时,何其雄一不小心脚下踩空,身子失去了平衡,从院墙上摔了下来。院墙大约有两丈多高,他又是头部先着地,当场就脑浆迸裂,气绝身亡。

    出事后,监工只是叫人领来一张破席子,将尸体一裹,扔到一边,却不允许大伙儿停止干活。这种草菅人命的做法当然引起民夫们的愤怒,大家将监工围起来理论,期间还发生了一点小冲突,最终结果是监工被揍得脸青鼻肿,后来县衙里就派了人来,说是马知县赏了一口棺材给何其雄安葬,让何其英扶棺回去。至于其他民夫,则被责令继续施工,如果胆敢再闹事,必将严厉的追究责任。要说这些民夫毕竟都是小老百姓,本来就怕官府的,又没有人组织,当然都不敢出头了。于是大伙儿凑了些路费钱给何其英,让他雇了一辆驴车,这才将棺材拉了回来。

    事情经过大致就是这样。何其雄劳苦数日,一条命只换来了一口薄棺材,至于丧葬费什么的一概没有。这时村里的乡亲们也陆续来到何老汉家,大家听到事情的经过后,无不愤气填膺。然而大家也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衙门里的人还在村里,大家都不敢乱说话。

    马格璧自从何其英回来之后,便暂时退守在一旁,他虽然是沙泉村的一霸,却也不愿触这个霉头。

    正好他看见那同来的差役,居然是两个熟人,就连忙迎上去,欢声叫道:“原来是李兄和王兄,今儿有幸来到沙泉村,真是缘份,小弟忝为地主,正好可以招待二位差爷。”

    那李、王两位差役今日摊上这么个差事,原本觉得异常晦气,毕竟送死人回乡,绝不是什么好差使。此刻天色已经相当晚了,很难赶回城去,想让何家招待他们大概也是一种奢望,故而两人一路上怨气十足,心中暗骂何其雄死得不是时候。结果恰好遇上马格璧跟他们打招呼。对于这个乡下的土财主,他们在县衙里见过几次,最大的印象是人傻钱多,经常请县衙里的兄弟们喝酒,想攀交情,其实屁用都没有。衙门里的弟兄背地里都笑这人是个傻子、冤大头,而这个冤大头显然并不自知。

    现在他们二人来到乡下,若有这个冤大头招待,那当然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