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295章 非君不嫁

    训练汇演过后,搞了个颁奖仪式,莫思凡讲了话,勉励大家多学本领,好好训练,力争下次成绩更好一点。当然了,光是勉励不够,得来点实惠的。老生组和新生组的第一名分别获得了一百两奖励,第二到第十名也各有奖赏。获得名次的固然是喜笑颜开,没得名次的则暗下决心,下次比试一定要比得更好一点。

    汇演结束,西凌体育学校也正式宣布放假,学生和家属们先后离开。除了那些教官之外,就只剩下莫思凡等人。

    他没有带戚继光回西凌工坊,反而来到设立在学校旁边的军工车间。难得这位大神来了,不将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显摆一下,那就不是莫思凡了。

    根据史料记载,戚继光不仅军事谋略过人,更是一位杰出的武器专家和军事工程专家。发明创造了许多新式武器,比如戚式军刀、狼筅、虎蹲炮等等,这说明他对于武器的革新还是很有想法的。当然这些都是他抗击倭寇之后才产生的想法,现在大概还不会想得这么深。估计他看过莫思凡设计的武器之后,会有些新的想法。

    莫思凡等人一进去,雷振声就迎了上来,见礼过后,莫思凡道:“雷兄,去年你拿给我看的那支枪在何处?你曾经说要改良,进度如何?”

    雷振声道:“已经做了些调整,射击威力大约提升了三成。这个型号目前已经定型,弟兄们正在加紧制作,再过两个月,大概可以搞出十来支。主要是工具不趁手,我这几日正琢磨着弄几套好的工具,要是成功的话,生产进度就可以加快许多。”

    “好。你尽管试,成功了我给你们记功,奖励是绝对少不了的。”

    “莫相公,老雷弄这个可不是图奖励,就只想踏踏实实做点事情。莫相公的本事大,老雷这几年学了不少东西,感谢还来不及呢。”

    “那不一样,有功就得赏,赏罚分明。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戚兄弟,他叫雷振声,精于制造火器,我让他带着一帮人在此研制新式武器,戚兄弟不妨看看效果如何。”

    “正想观瞻一番。”

    一行人来到军火试验场,雷振声拎来那把步枪,递给莫思凡。又经过一年改良,有些零部件经过重新加工或打磨,提高了精确度,这支枪看上去漂亮了许多。莫思凡没有奢望这支枪的威力能跟后世相比,毕竟无论加工精度还是材质都差得太多,至关重要的子弹加工技术和火药技术更是差得很远。但只要能够胜过同时代的枪械,那就是巨大的进步。

    他拿着步枪,端详了一会儿,然后递给戚继光,说道:“戚兄弟,你看看这枪怎么样?”

    戚继光见识过火器,甚至还曾经深入研究过,所以一看这枪的形状,就知道其用途是什么。但是这枪跟神机营的火器外形相差太远,有没有效果便是两说了。神机营的火器实际上跟鸟铳差不多,通过填装火药,点燃后将前端的铁砂喷射出去。每发一次都要重新装填,速度慢,射程近,准头完全靠蒙,最可怕的是经常会炸膛,所以使用火器的明军实际上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他接过步枪,仔细看了一会儿,没明白这火药该装在哪儿,还有那扣发的装置起什么作用,也没弄懂。他将步枪递还回去,说道:“在下没有看懂。”

    莫思凡将枪丢给雷振声,说道:“雷兄,你演示一枪给戚兄弟看看。”

    雷振声从布袋里拿出一颗子弹,填进弹仓,拉动枪栓,抬起来向远方的靶子瞄准,扣动扳机,“呯”的一声枪响,倒将戚继光惊了一下。他还从未见过有人放枪可以不用点火绳,更没有看到有铁砂从枪口喷出去,那这火器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

    那靶子远在一百多米开外,也就是约有八十步,古人云百步穿杨,那是神箭手的级别,一般人做不到这么厉害,能在五十步内准确射中目标便是高手了。戚继光的箭术非常厉害,对此的了解更比一般人深刻。他很好奇刚才这一枪到底效果如何。靶子的大小只有半尺见方,这么远的距离,射箭的话,他都没有把握射中。

    很快有人将靶子取过来了。戚继光看见靶子上有一块铁皮,铁皮上画着一个个同心圆圈,此刻靠近圆心不远、尚未出第一个圆圈的位置,赫然有一个破洞,有一颗圆珠状的东西穿过破洞,深深的嵌入靶子本身的木质中。

    这么说来,确实是命中了?而且精确度相当高,跟百步穿杨差不了多少。威力也相当惊人,虽然只是一层薄铁皮,但隔了这么远的距离还能够射穿,比神机营的火器强多了。关键还可以即刻射击,省了填装火药和铁砂的时间,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太重要了。

    戚继光无疑是个很识货的人,只是看了几眼,就明白了这东西的妙用。他以前曾经听谢小忠转述过,但并不相信莫思凡能做得出来,但现在实物就在眼前,不信也得信了。

    他点了点头道:“好东西。卫所兄弟若是装备此等火器,战力必将大增。”

    谢小忠也道:“以往倭寇就是占尽倭刀锋利的便宜,两军对垒,甫一接触,弟兄们的刀剑就给削断了。再加上用火器偷袭,弟兄们死伤惨重,就只能溃散。如今莫哥儿既做出了宝刀,又制出这等神兵利器,我觉得完全有把握正面对抗倭寇了。”

    莫思凡正色说道:“武器虽然确实很重要,但战力的高下依然取决于拿武器的人。一群乌合之众,就算拿再好的武器给他们,依然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在下只能提供武器,至于怎样提高战斗力,还得两位多加训练。”

    “这话说得没错。莫兄弟解决了武器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我们了。”戚继光说道。

    接下来莫思凡又介绍了其他一些构想,比如制造大炮之类的,等钢铁产能起来之后,这类武器的制造必然会提上日程。由于缺乏实物,威力之类的只能靠描述,未免就少了说服力。不过戚继光对他很有信心,并不怀疑他能不能造出来。

    将军工车间所有已设计或制造的产品看了一遍之后,他的信心更足了,这些设计十分精妙,完全体现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工艺水平。当然制造难度也就非常大,研发投入很多,只有莫思凡能够做到持续投入,换成另一个人来不一定支撑得住。

    看完这一切之后,大家就回到西凌工坊。谢小忠一家团聚,悲喜自不待言。

    这几年来,他的弟弟妹妹都成亲了,只有他还单着。眼看着就三十岁了,谢老铁匠未免有些着急,见他回来,别的先不管,倒是张罗着替他相亲的事情来。

    谢小忠却一点都不着急,不但拒不相亲,还不许谢老铁匠张罗这件事。愁得谢老铁匠头发都白了些。

    “成亲是人生大事,你为何不愿意?”莫思凡有一次问他道。

    “男人以事业为主,汉代霍去病有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在从军之初也立了一个宏愿,倭寇不灭,就不成家。”

    “糊涂!”谢老铁匠气急地说道,“打倭寇跟成家有什么关系?倭寇都闹了有两百年了,要都照你这样搞,那还不亡国亡种?”

    “倭寇闹了两百年,又不代表着一直能闹腾下去。它闹腾得越久,离灭亡就越近。我相信只要朝廷有心,倭寇很快就能灭掉。”

    莫思凡道:“这种事你指望朝廷,还不如指望老百姓自发起来反抗更恰当些。事实上就是两百年来朝廷对于剿灭倭寇一直有心无力,这样拖下去,再拖个两百年都难说。而且我觉得你对霍去病的名言有所误解,他说的何以家为是指的拒绝汉武帝赏赐给他的宅子,而不是说不成家。事实上在驱逐匈奴之前,他就已经成过亲了。”

    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倭寇为祸的历史即将在戚继光手上终结,但他显然不能透露这一点。再说了,即使终结,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谢小忠不吭声了,却也并没有答应去相亲。这就有点奇怪了。

    还是谢小花细心些,看着大哥的神情,说道:“大哥一定是有心上人了。爹,你就别操这个心了。”

    “是真的?”谢老铁匠有点不信,“她是哪个人家的女儿?”

    谢小忠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居然也有点扭捏起来,张嘴想要否认,戚继光在一旁却接过话来说道:“姑娘是山东都指挥佥事吕德的女儿,小名叫蕴儿。蕴儿姑娘在我们那儿可相当有名,她能文能武,长得也漂亮,小忠兄弟不知是何时见过她一次,从此念念不忘。你们给他张罗相亲,他当然是不愿意啦。”

    谢老铁匠道:“都指挥佥事可是大官,咱们家怎么高攀得起?”

    “官不官的倒在其次,关键是蕴儿姑娘如今待字闺中,上门提亲的人也不少,小忠兄弟若是不抓紧点,只怕是要被人捷足先登了。”

    莫思凡问道:“那小忠哥有没有上门提过亲?”

    谢小忠默然一会,才说道:“提过。她爹不同意。”

    “那就没辙了。你看得上人家,人家没看上你嘛。”

    “谁说的?”谢小忠涨红了脸,说道,“蕴儿曾经说过非我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