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99章 木桥立马

    厮杀过后,现场已是尸横遍野,秦百川一股作气,率领着卫所军兵继续追杀着残余的流寇,誓要将这股流寇斩尽杀绝。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以前流寇众多而分散,很难将其聚而歼之,如今这批几乎相当于聚集了陕北大半流寇,若能一举歼灭,相信今后十余年里,匪患基本上可以清除。

    而莫思凡的护卫队则没有去追击,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把守研究院,顺便清扫血迹斑斑的战场。没过多久,现场清理的结果就报了过来,流寇一共死伤了七百多人,而且死的多,伤的少,只逃走了不到两百人。而自己这边,损失微乎其微,就连战斗力很弱的卫所官兵,也只死伤了四十多人。这样的战损比例,已经相当不错了。

    死伤者自然都有人负责处置,莫思凡只要知道一个结果,并不去管它。此刻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他倚靠着一个箭垛,目光遥望着远方。战斗还没有结束,在某个地方,还会爆发一场激烈的战斗。

    苏人杰骑在马上,惶惶如丧家之犬,今日这场惨败是他没有料想到的,十之七八的手下都损失掉了,现在还跟在他身后的,仅仅只有一百多人。想当初他出发来延长县的时候,有千余手下,横扫州县时,连官府都怕,不敢轻易跟他对敌,他自己也是踌躇满志,想着自己学识过人,又读过兵书,别说做山大王,就是占领几个州县都可以。若是风云际会,天下大乱,自己未始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可是才几天不到,现实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原来打天下不是这么好打的,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秀才就打得自己落花流水。原来一直以来,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之大,能人之多,自己此番惨败之后,要想再恢复到以前的实力,何其难哉。他现在的人马,除了身边这些外,虞家庄还有四十多个,加上留守山寨的,加起来都不到三百人,虽然仍旧算是一股不错的势力,但是比起曾经的辉煌,还是差得太远了。

    更何况,现在官兵还在衔尾急追,自己的手下还在不断地减少之中。那些落单了的弟兄多半已经凶多吉少,时不时就有一声惨呼声传来,这就意味着又一个弟兄被收割了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他奔向虞家庄,不是想据险而守——一个庄院有什么好守的——而是想召集那些弟兄一起逃跑,这些人都是自己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不能弃之不顾。

    一路奔逃,大概又损失了十几个手下之后,苏人杰终于拉开了和追兵的距离,而虞家庄也已经近在咫尺了。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但是并不是很暗,因为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天气很晴朗,清冷的月光泼洒在地上,给树木投下浓重的阴影。

    按道理虞家庄现在应该要有动静了,苏人杰等人一路奔逃过来,光是急骤的马蹄声就足以惊醒任何沉睡的人们。可是并没有。虞家庄笼罩在黑暗之中,一点火把或灯光都没有,也没有人声,仿佛是一座空的庄院一般。他留下来把守的人员哪去了?

    苏人杰奔到虞家庄前,猛地一勒马缰,急速停了下来,虞家庄的反常让他很不安,隐藏在黑暗中的村庄仿佛匍匐着的巨兽一般,让人恐惧。未知总是让人害怕的,特别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惨败之后,大家都仿佛是惊弓之鸟,承受不了任何打击。面对这种情况,所有人都又惊又疑,不知道留守的人出了什么事。

    苏人杰向身边的汉子示意了一下,那个汉子骑着马奔到庄院门口,大声喝道:“任三儿,老大已经回来了,快快开门。”

    月夜下没有人做声,但是作为回应,数支羽箭疾射过来,直插那汉子的全身各处,那汉子虽然身手了得,奈何在月光下哪有那么好的视野,等他发现时,再想躲闪已经迟了,接连中了两三箭,直堕马下。

    苏人杰大骇,终于知道虞家庄已经失陷,留守的手下只怕都已惨遭不幸,对手是谁、有多少人都不清楚,后面的追兵又即将到来,如雷的马蹄声已清晰可闻。他不敢再犹豫,立即大喝一声道:“走。”一行人再往延河方向败退而去。

    从虞家庄到延河只有数里,转瞬即到。在河道狭窄处,有一座石墩木桥,并不算宽,可容一骑通行,只要过了延河,将木板一抽,官兵追不过来,自己就算安全了。只要保存下实力,以后东山再起也不难。

    一行人奔到木桥那里,月光之下,延河如同白练一般,蜿蜒曲折,秋风从河上掠过,带来习习凉意。不过比天气更凉的是苏人杰的内心,只见木桥那里,有两个骑士横枪立马,皎洁的月光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一个是身材雄壮的大汉,另一个却是女将,身材娇小。两人把守着桥头,不知怎的,就让人生出一种坚不可摧的气概来。

    苏人杰下意识的左右张望了一番,这附近的山岭不少,谁知道哪座山岭里就埋下了伏兵?他已经被这种战术给打怕了,如果莫思凡够聪明的话,只要在这里伏下一支兵马,苏人杰便插翅难逃。

    四下里静悄悄的,不像有埋伏的样子,但是他一点都没有放松,示意手下加强戒备,自己提着马缰,缓缓向前数步,大声叫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阻我去路?”

    大汉尚未说话,女将却娇叱一声道:“我乃西凌谢小花。瞎了你们的狗眼,敢来寻莫大哥的晦气?什么去路不去路?敢来找事,就保管让你们有去无回。”

    谢小义和谢小花已经在木桥这里等了半天,他们丝毫不担心虎头岭那边的战况,以莫思凡的智谋,打退进攻没有半点难度,但要防止纵虎归山,就要把守住这座木桥,截断他们的归路。

    他们并没有埋下什么伏兵,一是没有这么多人手,二是他们觉得有两人足矣,流寇虽然凶悍,但是丧家之犬,不足为惧。再说了,只需阻滞得一时半刻,追兵自然就会赶到,到时两面夹攻,足够歼灭所有流寇了。

    苏人杰显然也清楚这一点,他此刻也不管对方有什么阴谋诡计,先过了河才是正经。他向左右看了一下,吼道:“杀了他们,咱们就安全了。”

    十余骑流寇挥舞着马刀,大声叱喝着,向谢家兄妹杀奔过来。

    谢小义喝道:“五妹,把守桥头。”

    说罢,持枪跃马,向流寇们迎了上去。

    他勇武过人,全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哪怕是杀入流寇群中,也是丝毫不惧,长枪挥舞起来,虎虎生风,那些流寇哪里近得了身?被他觑得了破绽,连刺数人下马,然后兜着战马,向流寇大队人马杀了过来。

    苏人杰眼见他如此神勇,心中恐惧万分。自己的人数明明占了上风,偏偏奈何不了半分,被他纵马冲击,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冲,惊魂未定的流寇们被他杀得大乱,一时间竟没有人敢跟他对阵。

    苏人杰大声吼道:“抢占木桥。”

    流寇们这才醒悟,立时有十余骑舍弃谢小义,向桥头杀了过来。

    没有人敢小觑谢小花,能够横枪立马在这里的人,自然是有所倚仗,说句不好听的,庸碌之人根本就不配站在这里。但即使他们想到了这点,真的面对谢小花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娇小的姑娘有多么恐怖。

    谢小花兜着马把守着木桥,任凭这些人如何冲击,始终不离木桥半步,她的枪法极为高超,进攻固然是凌厉至极,防守起来也是滴水不漏,这么多流寇冲过来,轮番交手,却没有人能踏上桥头半步。

    木桥头所在的地势极好,高出四周约有一丈有余,只有一条一丈多宽的路通向桥面,两边都是沟壑,不能通行。流寇们人马虽然多,却展不开队形,只能添油一般往上攻,每次顶多两三骑而已。对于这种攻击,谢小花应付起来甚是轻松愉快。

    而就在这时,远处蹄声如雷,大队追兵终于赶过来了,其前锋已经接近流寇后队,转瞬之间,一队人马高速冲来,一头扎进流寇队伍里,人借马势,冲击力何等凶猛。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流寇们俱已胆寒,哪里还有丝毫反抗力,死伤数十个之后,其他人便立即抛下兵器投降了。

    苏人杰绝望至极,手下已经损失殆尽,他不顾一切,策马向谢小花冲了过去。

    谢小花冷冷地看着他冲过来,让开他的攻势,腰间宝剑闪电般拔出,横掠苏人杰的颈项。只见一颗头颅冲天而起,余势未尽,直堕入延河里去了。

    苏人杰既死,原本据守山寨的流寇们便尽数投降,横行陕北多年的流寇之乱,就此终结。虽然还有少量的流寇作乱,但已经形不成多大的气候,在秦百川的持续打击之下,几年之内,几近绝迹。

    在打击流寇的战斗中,莫思凡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他明白,剿灭流寇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杀了苏人杰,还会有王人杰、李人杰冒出来,要彻底根除流寇之患,除了大力发展生产,消除贫困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既然军事手段已经用过了,接下来,就得看经济手段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