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96章 潜伏调查

    魏老二隐藏在一座小山坡上,监视着一两百丈之外的虞家庄。距离虽然有点远,但他的视力非常好,这里的地势又是居高临下,庄里的动静可以看得很清楚。两天了,流寇占领虞家庄两天,并没有立即进攻石油研究院,只是不断地调兵遣将,将虞家庄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看样子,他们对攻守兼备的虞家庄很感兴趣,甚至有意将其作为一个长期据点。特别是在庄内发现大量来不及运走的粮食和物资之后,这种意图就更明显了。毕竟当流寇的日子很苦,被秦百川领着人撵着到处跑,风餐露宿的,哪怕流寇们都是些粗人,也是吃不消的。如今势力壮大,就算是官兵也不敢轻易进剿,有了据点之后,还能招兵买马,说不定势力还能进一步扩大。

    对于近在咫尺的石油研究院,流寇们自然是垂涎三尺,虽然他们并不认识莫思凡,也不知道研究院是干什么的,但是有很多人都在传说幕后的东家很有钱,那么洗劫一次,说不定就能发一笔财。至于研究院采取的防御措施,流寇们并没有放在眼里,对于他们来说,那里仿佛是不设防一般,随时都能攻下来。

    魏老二监视着这些流寇已经好几天了,虽然他也认为研究院根本守不住,但是莫思凡交了任务给他,他自然就得尽忠职守。

    他们兄弟以前的身份跟流寇差不多,也是四处流窜作案的,但是行事显然没有流寇们毒辣,江湖规矩始终还是坚持着,正所谓盗亦有道。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对于专门祸害老百姓的流寇很不以为然,跟这些渣滓们比起来,他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侠义了。如今投靠莫相公之后,更是一心向善,誓言跟过往进行切割。

    对于莫相公,他们都怀着一份感激之心,毕竟是将他们从困境中拉出来的人,对他们也没有丝毫歧视,反而委以重任。士为知己者死,就冲着这份信任,他们就甘愿风餐露宿,报效莫相公。

    魏老二的长处便是跟踪监视,他自有一套独特的隐匿行踪的方法,不怕被人发现。这是他的看家本领,走江湖靠的就是这些绝技。

    他伏在一堆灌木丛中,身上做了些必要的伪装,不走近看的话,很难发现他的存在。只要流寇大队走出虞家庄,他就会发出信号,在远处的薛老大等人一看到信号,就会立即飞报莫思凡,从而通知所有人做好迎战的准备。

    他耐心极好,哪怕是伏上几个时辰,也可以做到一动不动。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从军的话,最适合干的就是斥侯那个岗位。

    眼看日影渐渐西斜,看样子流寇今日是不会出动了。他们可没有夜战的能力,魏老二不相信他们敢趁夜偷袭。话虽如此,他还是丝毫没有放松,始终全神贯注地盯着虞家庄的方向。

    就在这时,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丝警兆,行走江湖多年的经验挽救了他,他毫不犹豫的猱身向前扑出,就地一滚,只听“笃笃笃”几声轻响,几支弩箭以毫厘之差钉在他刚才藏身之处,只要反应稍微慢一点,恐怕就已经中招了。

    他翻身跃起,就看见不远处有三个汉子成品字形站立,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把轻型弩弓,不用多说,弩箭就是他们发射的。

    魏老二的反应虽然很快,但那三人的动作更快,一击不中,又以极快的速度上了另一支箭,三支箭遥遥地对准他,无论他往哪个方向躲闪,都难逃一劫。魏老二的见识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对面三个人显然也不是庸手,应变能力不在他之下。魏老二的袖子里有一支响箭,是在紧急情况下告警用的,此刻也取不出来,只要他稍微抬一下胳膊,立马就会射成刺猬。

    从身形打扮来看,这三个人无疑是流寇,不知他们用了什么方法,避开了他的耳目,绕到他身后,然而发出致命一击。目的自然是翦除他这样的斥侯,增加进攻的突然性。这样看来,这些流寇并不全然是乌合之众,想必是有些厉害角色在组织的。

    心念电转间,魏老二想到了很多。可是,他明白也没用,他已经陷入绝境,无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他心中大恨,正待奋不顾身地扑出,哪怕是死,只要能在死前将消息传递出去,也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山坡上忽然影影绰绰冒出不少人,还不等那三个人反应过来,伴随着弓弦不断的轻响,一轮密集的羽箭飞了过来,那三人纵然是有通天的本领,也逃不过这漫天箭雨的打击,惨呼声中,果然是被射成了刺猬,扑倒在地,就此毙命。

    这一轮打击又快又猛,魏老二呆了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安全了。

    这时那些人都现出身形,一共有二三十个人,一个都不认识,可以肯定不是莫相公带来的护卫。

    为首的是个相貌很普通的汉子,他挥了挥手,那些人默不作声,转身隐入山坡上的灌木丛里,很快就不见了踪迹,那个为首的却向魏老二走了过来。

    魏老二久走江湖,自然能够看出这些人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斗力不好说,但是纪律绝对很严,进退有度。他拱了拱手道:“多谢壮士搭救,请问壮士是……”

    那人淡然说道:“在下周明诚,奉莫相公之令,替他清扫一下外围垃圾。”

    魏老二不知道周明诚的身份,但他曾经在江西各地都流窜过,从口音上一听就听了出来,便试探着问道:“周兄弟是南昌府人?从西凌一路跟过来的?”

    “不错。你们在明处,兄弟们在暗处,未打照面罢了。”

    魏老二倒吸一口冷气,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旅途中,这些人一直跟着车队在走,但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别的不说,这份隐匿行踪的本领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如果他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是东厂番役,恐怕还会更吃惊。

    周明诚自从被莫思凡收服以后,先是设陷井除掉了杨午,然后将南昌府所有东厂暗桩都拉了出来替莫思凡做事。延安府远离西凌,并不是莫思凡的势力范围,无论白道黑道都很难搞掂,所以他急需借东厂的力量来办事。无论民间还是官场,忌惮东厂的人特别多,由东厂出面,吓都可以吓退不少人。特别是他们现在假借大档头杨午的腰牌,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调动当地的东厂人员,商南县的鲁捕头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此一来,黑白两道通吃,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然,莫思凡也没料到刚到延安府,就碰到了虞进明和秦百川这两位,给他解决了不少麻烦,相形之下,需要东厂出面的情况反而不多了。

    由于陕北流寇较多,莫思凡一直比较担心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一扎下根来,他便立即指令周明诚率东厂人员展开了调查。对于流寇的规模、战斗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东厂番役们还查到各地有哪些豪强跟流寇有关联,就连勾结流寇的那些官员们都挖了出来。东厂可不是什么善茬,一抓到证据,立即对那些人进行了清洗,不少人被逮捕抄家,在整个陕北都引发了震荡。当然,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切始作俑者其实是莫思凡。

    到后来流寇们结成了一伙,多达几十支流寇队伍突然摒弃前嫌,组成了一伙大的流寇。这事儿透着一丝不简单,毕竟流寇们都是一些桀骜不驯的家伙,相互间的矛盾也比较深,别说结伙了,有时相互遇到都能火并起来。能将这些心思各异的流寇们拉到一起,背后必然有一个强力人物在指挥。因此,调查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东厂番役们的头上。这个任务极其艰巨,毕竟调查的对象是穷凶极恶的流寇,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但事情还是查了出来,根据周明诚送过来的情报,莫思凡知道如今统领流寇的是一个叫苏人杰的人,这人原本是延绥镇绥德卫的一个地方豪强,跟官府有着很深的关系。正是借着这种关系,苏人杰肆无忌惮地跟多股流寇有来往,他自己手下也养了不少打手。但是六七月份的时候,官府方面忽然掀起了严打活动,不少勾结流寇的豪强和官员落马,苏人杰见机得快,情知不妙,立即率领手下公开做了流寇,由于他人很聪明,行事手段又毒辣无比,很快就降服了不少人,队伍越拉越多,实力大增,就像滚雪球一般越发壮大,直到现在这般规模,可以这么说,他的实力用来攻打州县都是可以的。朝廷只要不派大军前来围剿,就休想将他征服。

    获知这些消息之后,莫思凡便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流寇结成一个大团伙,固然是增强了战斗力,但是相应的目标也大了许多,以往分散状态下来去如风的优势就没有了。只要始终将其盯牢,就不怕他们搞突然袭击。

    再者,将这些流寇一网打尽自然好过跟在他们身后撵,那样劳神费力,效果还不好。如今只要消灭这一支流寇,陕北地面将会太平很多年。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他有这个实力打败流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