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86章 圣地荒原

    经过六七天的跋涉,马车队到达西安,对于这座闻名天下的雄城,所有人都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莫思凡顺应民意,在西安城里逗留了五天,一是游览,二是去陕西布政使衙门递办手续,三是采购了大批物资,为将来扎根延安府做准备。

    五天后再次出发时,马车队又扩大了不少,增加了很多满载物资的马车。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延安府进发,一路上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几天后,终于到达延安府。那块荒地在延安府延长县的乡下,离延安府治所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当大家到达那个地方时,心中顿时哇凉一片,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简直是一片荒原,四周人烟稀少,也几乎没有耕种过的迹象,如果没有外面采购的话,连最基本的吃的都没有。现在是三月初,南方早已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里却依旧天寒地冻,这种天气,要在野外宿营,光是想想就觉得够呛。

    这种情况早就在莫思凡的预料之内,即使在后世,他也不曾去过延安,但不妨碍他对延安府的认知。他一直强调这里条件艰苦,别人以为多有夸大,他却知道无论怎样形容都不为过。要知道在历史上,大明王朝的灭亡,就是肇始于陕北地区的大饥荒。在古代,这里一直是贫穷缺粮的地方,要是活得下去,谁肯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他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改变这里的面貌,进而扭转大明的国运。

    他跳下马车,环顾四周,心中感慨万分地说道:“这就是一片圣地啊。”

    “圣……地?”紧随着他下车的许云依惊讶地叫道。

    “不错,就是圣地。”莫思凡肯定地说道,“凡人想要成圣,必先饿其体肤,锻其体魄,千锤百炼之后,方可成圣。所以条件艰苦并不可怕,反而能够加速人的成长。再说了,西凌工坊很快就会扩张到西安,到时候以店铺为依托,物资补给将会十分便利,生活条件也会大为改善。”

    许云依对成圣没有什么想法,莫思凡的解释虽然略显牵强,但颇为励志,对鼓舞大家的士气很有好处。但她却不明白莫思凡所谓的圣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在另外一个时空,几百年后,这片土地将迎来一群立志改天换地的人,他们在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率领下,励精图治,砥砺前行,驱除倭寇,逐鹿中原,最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自此傲立于世界,这个民族自此一改百年积弱,奋发图强,最终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如今时空虽然变幻了,莫思凡所处的时代背景也跟那时候截然不同,但他的想法并没有太多改变,依旧是要让民族强大,让国家富强,也许采取的方式不同,也许建立的制度各异,但要达成的目标一致。

    冥冥之中,莫思凡也来到了这片热土。在世人眼里,这片土地是贫瘠的,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也让这里的生存变得格外艰难。但是莫思凡却知道,任何土地都是有价值的,任何贫瘠的表象之下都是另一种丰饶。只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开发,没有一寸土地多余,都能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只是这些,别人都不可能明白,他也无法宣之于口。

    “这里的石油很多吗?”许云依好奇地问道。

    “并不算多。”莫思凡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事实也的确如此,延安府的石油虽然是最早开始开发,但储量并不算多。中原本来就是贫油地区,但也有很多油田远超延安府油田储量,更别说跟富油地区相比了。

    “不过,”他又补充道,“这一片土地下面,至少也有几百亿斤石油,也就是说,几千万吨总是有的。”

    “几百亿斤还不算多?”

    “如果你走出大明,到世界其他地方去看看,就会知道这么点储量实在不算什么。我知道有些地方的石油数量比这里要多百倍千倍。”

    “真是眼界限制了我的想象啊,”许云依感叹道,“世界这么奇妙,这是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说是井底之蛙也不为过。”

    “好在你现在已经跳出来了,”莫思凡哈哈大笑道,“你现在已经在一个池塘里了。”

    “莫大哥你完蛋了,敢说云依姐姐是青蛙,从井里跳到池塘里。”谢小花也不忘煽风点火地说道。

    许云依正色道:“这本就是事实。自从认识莫大哥之后,眼界就一天比一天开阔,见识也越来越多。只是我比你们晚接触这么久,进度跟不上你们,正着急呢。”

    罗婉兮道:“你在路上一直看书,已经赶上不少了。”

    “多亏罗姐姐时常教我。”

    莫思凡道:“你们一个肯教,一个好学,都是好样的。好了,咱们把这块地勘察一下,看在哪个地方建房子最合适。接下来咱们得苦干很多天,直到把这里建成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

    所有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卸载物资,喂养马匹,勘察地形,大家都有事情做,连许云依她们都不例外。

    这片土地位于一个山坡之下,山坡植被稀少,露出来的黄土层非常厚,一到下雨的季节,水土流失想必会相当严重。一百多亩地并不算小,但地势起伏不平,要想盖建筑的话就得将地面铲平整一些。几口废弃的井分散在各处,莫思凡四处走了走,终于发现有一条小溪从荒地外围流过,最近的距离也有将近两百米。

    谢小义陪在他身边,他的建筑经验比莫思凡丰富得多,知道在什么地方打地基、打多深才合适。这些知识莫思凡比较欠缺,但他知道一点,那就是住的地方不能离水源太远,不然人类是很难生存的。两百米距离看着不远,但是用起水来还是有些不便。他思索了一会,说道:“得想办法把附近的土地都买下来。这样咱们可以直接把房子盖在溪边,用水就不用愁了。别看这个水很不起眼,缺起来就要命了。”

    谢小义道:“这般荒凉的地方,说不定都是无主之地,跟谁去买?”

    “附近总有人家居住,咱们去问一下就知道。实在不济,就去延长县衙,找官家来处理这事。”

    谢小义道:“我们过来的时候,倒是看见离这不远,大概十余里的地方,有一户大庄院,看来是这一带比较有势力的,我们去拜访他,什么都弄清楚了。”

    “这是应该的,”莫思凡正色道,“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远来是客,就该去拜拜码头。咱们要长期在这里扎根,别把关系闹得太僵了。”

    “那好,等安置好大家,咱们就去。”

    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房子一时半会盖不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只能住在毡帐里,所以选一个背风的地方宿营就非常重要。幸好莫思凡做了充分的准备,御寒的物资十分充足,陕北的春天来得再晚,也总有到的时候,再过十天半月,春风就会吹暖这片土地,到时候冰雪消融,百花盛开,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改善。

    大伙儿忙碌着,整整花了两个时辰,才安顿下来。而这时天色也不早了,陕北的夜晚来得比较早,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春寒料峭,北风刺骨,大家都躲进毡账不想再出来。原本计划好的拜码头就只能延后到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