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84章 蓝色星球

    一般人家过年,走亲访友是少不了的,但莫谢两家都没什么亲戚,自然就没什么好走的。莫思凡早饭过后,就招呼谢家兄妹以及其他年轻人一起到西凌小学教学楼五楼去。

    “去那里干嘛?”谢小忠奇怪的问道。

    “让你们开开眼界。”莫思凡神秘的笑了笑道。

    “装神弄鬼。”谢小花嘟囔道。

    大家走进教学楼,上了五楼,这里就是莫思凡设立的理化实验室。这种东西在大明史上绝对是头一家,对于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有着莫大的好处。在不久的将来,他还准备专门建一栋实验大楼,到时候就可以在那里面开展许多科学实验。当然,现在来说,条件还比较简陋,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都要自己制备,精度和纯度方面都存在问题,只能通过不断的完善才能越做越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现在的发韧开端,哪里有后世大名鼎鼎的西凌实验室?数百年后,这里将成为人类最著名的一间实验室,拥有最强大的科研力量,最完善的实验设备,以及最顶尖的科研人才。人们将其誉为科学的圣地,人类进步的摇篮,但是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最初却是如此简陋。

    莫思凡介绍着每个实验室的功能,当然主要是说给谢小忠听的。只是谢小忠从未接触过科学知识,自然是听得云里雾里。

    莫思凡走到一间实验室门口停了下来,门口上方贴着地理研究室的字样。他没急着开门,而是回过头来问谢小忠道:“小忠哥,我先考你一个问题,咱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什么形状的?”

    “什么形状?”谢小忠懵了一会,说道,“天圆地方,还能有什么形状?”

    “也就是整个世界以咱们为中心,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昼伏夜出,对不对?”

    谢小忠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对……对吧。至少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说要让你们开开眼界。对于你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你们呆会看到的东西,会颠覆你们以前的所有认知,证明亲眼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可靠。小勇哥,你别不服气,虽然我以前也教过不少地理知识,但今天告诉你们的,绝对是你没有听过的。”

    “我没有不服气。有段时间你一直猫在里面,谁都不让进,就是在鼓捣这个?”

    “不错。我做了一个模型,保证新颖至极,你们看过之后,想忘记都难。”

    谢小花不耐烦地叫道:“废话这么多,你倒是开门呀。”

    莫思凡打开实验室的门,得意的说道:“各位请进,欢迎光临蓝色的星球。”

    大家好奇的走进去,一眼就看见房间里有一个大圆球,圆球是放在一个支架上面的,奇怪的是,那个支架是斜的。圆球本来没有正斜之分,但由于球体上画了不少线条,冷眼看去,就感觉圆球也跟着斜了下来。

    圆球的直径大约三尺,也就是一米的样子,里面不知是用什么材质填充的,但是表面上贴了一层纸,纸上画着一些线条,还标着奇怪的符号,除了那些线条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被涂成蓝色,莫思凡刚才说的蓝色星球,只怕就是这样来的。

    谢小勇好奇地摸了摸圆球,不料那圆球一下子便转动起来,那些线条也随着圆球转动而变幻,倒是比较有趣。

    “你鼓捣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弄出这样一个东西?有什么用?”

    “用处可大了。说实话,这是一件学习器材,是帮助人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工具。有了它,学起知识来绝对事半功倍。”

    “有这么神奇?”谢小勇有点不信的说道。

    “绝对错不了。它将以前很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对于知识理解肯定有好处。现在揭晓问题的答案,咱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这个样子的。”

    “什么?”

    “怎么可能?”

    莫思凡道:“不怪你们无法理解。这些知识是属于中级和高级教材内容,除了柳兄和思柔妹子外,你们都没学过。咱们生活的地方就叫地球,是宇宙中少有的孕育着生命的蓝色星球。我以前给你们教过七大洲,四大洋,就是在这个球体上。这些蓝色的地方便是海洋,占据着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表面积。其余地方才是我们生活的陆地。大明疆域虽然辽阔,但是在地球上,也不过是一小块地盘罢了。所以咱们向来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其实大谬不然。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谢小花憋了很久,终于问道:“你说得这么玄乎,但是我问你,如果咱们真的是生活在球上面的话,那么球的底部,岂不是头冲下了?那还不掉下去?还有那么多水,还不全都给漏光了?”

    “这就是一个体量的问题。如果地球只有模型这么小,当然是不可能留住任何人或者水的。但是地球实际上非常巨大,有句话叫做坐地日行八万里,讲的就是地球周长为八万里,也就是说直径为两万五千里,这么巨大的球体,光靠重力就可以把表面上的一切东西牢牢地吸附住。事实上,在地球的任意表面上,人们都是头顶青天,不存在头冲下的情况。”

    谢小忠摇着头说道:“真是难以理解,莫哥儿说让咱们开眼界,说得真没错。咱们生活的地方居然是个圆球,这样的说法当真是闻所未闻。”

    莫思凡道:“其实在场的所有人不理解这个都没关系,小忠哥本应该能够理解的。”

    “这是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里面,只有小忠哥见过大海。”

    “见过大海跟圆球有什么关系?”

    “咱们可以做个很简单的实验,这里有两个小模型,分别是人和船。现在将人放在这里,船放在门口,小勇哥将船慢慢地往人的方向移来,请大家站在这个模型人的角度想想,他看到这艘船的变化是怎样的?”

    谢小花道:“越来越近,当然是越来越大了。”

    “那还有其他变化没有?”

    “应该……没有了吧。”

    “如果真的是天圆地方,那么它的变化规律确实就是越来越大,从极其微小变成非常的巨大。如果足够远,以人的视力是看不见的,但当它出现在人的视野里时,一定是以完整的形态被人看见的。从船桅到船身,这个结构是不变的。但是,小忠哥必定知道,在大海里出现的船只,并不是这样的。”

    谢小忠若有所思地说道:“不错。被你这样一说,我才记起来,如果有船从大海里向岸上驶来,最先被人看到的是桅杆,然后是船帆,再然后是船身慢慢地显露出来。只有到足够近的距离了,才能看清整个船体。如果是平整的水面的话,应该是很远就能看到船体才对呀。可谁会去想这个问题呀?”

    “现在咱们用地球模型再来做一个实验。我拿着这个人站在岸上,小勇哥拿着船从海里慢慢地往岸上移,咱们都到这个模型人的背后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这个实验非常有趣,大家立即站到莫思凡的身后,尽量以模型人的视角来看待发生的一切。当谢小勇移动着船顺着球体表面出现时,先是桅杆,再是船帆,然后是船身,现象跟谢小忠描述的一模一样。谢小忠早就跳了起来,叫道:“就是这样,我查缉过很多船,都是这样出现的。”

    “所以,对于地球是圆球体,大家还有疑问么?”

    如此清晰明白的实验摆在面前,大家哪里还有疑问?纷纷摇头。

    柳秀林暗中竖了竖大拇指。这些知识他都已经掌握,但他初学的时候,也是满腹疑惑,想了很久才明白。哪里比得上莫思凡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让所有的人心服口服,这等睿智,却是自己远远不及的。他做的这个地球模型,果然是个作用极大的学习工具。

    莫思凡拨动圆球,告诉大家哪里是七大洲,四大洋,经度纬度是怎么回事,哪种符号代表高山,哪种符号代表沙漠,哪种符号是湖泊,当真是一目了然。他画的疆域界线当然不准确,只是世界地图的大概形状,但他只作为教学工具用的话,并没有太多问题。至少它非常直观,容易让人理解。大家即使以前没学过这些内容,此刻一讲,也很快就能明白。

    谢小花忽然问道:“莫大哥,你说咱们西凌县应该是在哪里?”

    莫思凡估摸着尺寸距离,用笔在模型上画了一个圈,说道:“就在这里。”

    谢小花瞪大了眼睛,说道:“哇,就这么大一点?”

    “当然,大明在图上的面积都不大,更别说底下的一个县了。”

    “这么多人挤着生活在这么小的地方,真是可怜。”

    “咱们人类本来就是非常渺小的存在,相对于辽阔的地球来说,自然是微不足道了。而地球相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同样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咱们的心胸得放开阔些,很多事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看,也许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大家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