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三国史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刘备在曹操身边的那些日子 密诏血书

    刘备自从被吕布诈骗被夺取徐州后。就前来投奔了曹操的。

    曹操是比较赏识刘备的。

    曹操则是在擒杀吕布那年与刘备结为盟友的。当时刘备被吕布打败后,刘备去投靠曹操的。这时,曹操立即任命刘备为豫州牧。

    从此刘备就住在曹操那儿了。衣食住行都由曹操来照顾。

    之后,刘备和曹操打败吕布后。在回到徐州的时候。百姓们请求把刘备留下当太守。曹操则以刘备去见皇上为由。带着刘备一行人回到了许昌。

    到了许昌之后,曹操立即赏赐了跟随出征的有功的人员。又领着刘备去见汉献帝。

    因为刘备比汉献帝长一辈。是献帝的叔叔。所以人们又称刘备为刘皇叔。

    后来经曹操的推荐。还封刘备为左将军。应该可以看出曹操当时也很看重刘备了。

    因为这事,当曹操回到自己的相府内。荀彧上前劝说曹操。说曹操,皇帝认刘备为皇叔,对曹操不利。曹操则是不以为然。

    而且曹操给刘备的礼遇也很高。

    这时,刘备也时刻提防着曹操的谋害。在曹操把刘备软禁的日子里。刘备为了不引起曹操的注意。就在园子里种了很多菜,并且亲自浇水灌溉。关羽,张飞觉得很奇怪,问起刘备。刘备不以为然。

    有一天,刘备正在后园里浇菜。许褚,张辽领着几十个人闯入了园中。给刘备说:“曹丞相找你有事。”刘备只好心怀忐忑地跟他们去相府里去见曹操。

    曹操一见刘备。就笑着对刘备说:“玄德,在家做了好大的事。”吓得刘备面如土色。草草草握着刘备的手,一直走到后园,说道:“玄德,学种菜很不容易啊!”刘备这才放下心来,回答说:“只是没事找点事做罢了。”

    而后曹操又笑盈盈地说:“我看到枝头梅子熟了,又值煮酒正熟,特邀请你来小亭一聚。”刘备这才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悄悄落下。于是,两人来到了小亭,相对而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天色骤变,大雨将至。曹操不禁对刘备说:“世间变化莫测,可是谁又是真的英雄?你不妨说说。”刘备假装不明白。列举了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曹操都一一否认了,并说:“当世的英雄,只有你我而已。”

    刘备听了,惊得手上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恰在此时,雷声大作,下起了暴雨。刘备从容地俯身捡筷子,嘴巴里喃喃道:“一声响雷就把我吓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曹操见刘备如此胆小,也就不再怀疑他了。

    第二天,曹操又请刘备一同饮酒,席间有人来报:“袁绍杀了公孙瓒,袁术要送传国玉玺给他。”

    这时,刘备看中了时机。心想这是一个逃跑的绝好机会。

    于是,刘备便以拦截袁术为名,从曹操手中要兵五万,逃离了许都。曹操则是派朱灵,路昭两将与刘备同行。

    刘备大败袁术后,袁术吐血而死,传国玉玺被人送到了曹操的手里。刘备终于又回到了徐州,让朱灵,路昭回许都,自己则留下兵马驻扎在徐州。曹操闻讯大怒,于是曹操就密令徐州守将车胄杀掉刘备。

    车胄找陈登商讨刺杀刘备的计策,不料陈登却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当天夜里,关羽假扮曹操部下,去城下叫门。车胄不知来人真假,便披挂上马,带领一千骑兵出城迎接。火光中,他见关羽提着刀正向自己迎来。

    车胄大惊,拔马便回,刚到吊桥边,就见城上陈登乱箭射下,车胄走投无路。只得绕城而逃。关羽则是很快追了上去,手起刀落,把车胄的脑袋砍了下来。

    于是,关羽提着车胄的脑袋,厉声对城上的将士道:“反贼车胄已被我杀了,你们没有过错,现在投降,便可免于一死。”诸将听了,纷纷倒戈,就这样,徐州又回到了刘备的手中。

    而且刘备还公开反叛曹操,而且要作对到底。

    其实曹操早就决定以诚相待信任刘备。甚至刘备主动请缨到下邳截击袁术,董昭闻讯赶来进行劝阻时,曹操还说:我已经答应他了。不好反悔了。直到程昱和郭嘉指出,借兵就说明刘备有异心。

    这时曹操才恍然大悟,但已追悔莫及了。

    放走刘备这可能是曹操一生所犯的最大的错误了。

    自从曹操杀了吕布后,曹操在朝廷上更加胡作非为。连汉献帝都不敢直言。

    有一次,曹操携献帝及百官出城打猎。有一只大鹿从山坡荆棘中蹿出,汉献帝连射三箭未中,便让曹操来射。于是曹操借了汉献帝的宝雕弓和金枇箭去射。正好射中了鹿背。这时,文武百官见鹿背上插着金枇箭,就以为是皇帝射中的,于是都高呼万岁。

    这时,曹操纵马直出,挡在献帝前面。接受大家的朝拜。文武百官见状,脸色都变了。关羽见曹操如此无礼,提刀拍马,就要上前杀了他。刘备急忙拦住关羽,还欠身向曹操称贺道:“丞相好箭法,真是世上少有。”

    曹操笑着说:“这全是托天子的洪福啊!”说罢,回转马头向献帝称贺,却没有把宝雕弓还给献帝,而是自己悬挂着带出了围场。

    献帝回到宫中后,跟伏皇后和国丈伏完说起打猎之事,不禁潸然泪下。伏完向献帝推荐国舅董承,说董承可以除掉曹操,于是献帝咬破手指,用血写了一道诏书,让伏皇后缝在玉带里,然后宣董承进宫,将玉带锦衣赐给了他。

    董承出来时,曹操正等候在宫前,见董承穿着献帝御赐的锦袍玉带,怀疑其中有鬼,便命侍从强行解下玉带。曹操拿着玉带看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于是,又让董承脱下锦袍检查。

    曹操将锦衣玉带穿在身上,对董承说:“国舅将这锦衣玉带送给我怎么样?”董承故作镇定地说:“丞相如果喜欢,留下便是。”曹操笑着说:“刚才我只是戏言,御赐的东西我怎么好索要?”说罢,将锦衣玉带还给了董承。

    董承辞了曹操回到家中,仔细地检查那锦衣玉带,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良久,他伏在案几上睡着了,灯芯上飞落的火花掉在了玉带上,将其燃着。董承惊醒,赶紧灭了火,只见烧坏的一角处微微露出一块带有血迹的素绢。

    董承取出素绢一看,乃是献帝的血书。他看完血书,心中悲愤。次日,董承与大臣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马腾,刘备歃血为盟,签下义状,要共同除掉曹操,匡扶汉室。

    刘备则是怕曹操生疑,便想出了一个韬光养晦之计来,每天只在后园浇水种菜。关羽,张飞问他为什么不关心天下大事,却做这样的小事。刘备说他自有道理。关羽,张飞就不再多问了。

    从密诏血书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当时的汉献帝还是有思想的。最起码不麻木了。因为在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汉献帝的行为被严格控制着,能有如此的行为。可以看出当时汉献帝在所处环境下的无奈之举。

    汉献帝在维护汉室和平统一的理想下,做出的努力。在当时看来确实有点儿难。因为曹操牢牢地控制着朝廷的上下。

    密诏血书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还是惊动了当时乱世的各诸侯。这其中特别是袁绍他们,一直把曹操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为后来的官渡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次在维护汉室的和平统一的一次小行动没有成功。但是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和三国后来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密诏血书失败以后,汉献帝可能的日常行为更加被曹操等人限制。这也现实的说明当时曹魏政权的腐败和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