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刘琦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美 玉

    司马徽也从文章的沉迷中回过神来,歉意的看向黄承彦:“承彦兄,虽说你相中的是那诸葛孔明,但我也要公正评断,这刘大公子的文采,确实在孔明之上,至少这一篇文章要胜出许多。”

    黄承彦神色微微一震,表情变的微妙复杂起来。

    一方面他本是看中了诸葛亮,这场比文招亲,一者显示自己公道,二者也是为了给自己这未来女婿造势。

    可他万没料到,半路上竟然杀出了个刘琦,这位原本文才平庸的州牧长子,竟然神奇的写出了一篇传世之作。

    甚至,就连黄承彦自己,也被刘琦这篇《师说》所折服。

    刘琦的精彩表演,完全打乱了黄承彦的如意算盘,一时间把他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庞德公和司马徽二人都已表态,比文刘琦胜于诸葛亮,他若是仍选诸葛亮做自己女婿,便等于失信于人,不但声名扫地,还会成了荆襄士子们的笑柄。

    可若是依照比试约定,难道就这么放弃诸葛亮这个贤婿,当真要把女儿嫁给刘琦,跟他刘家联姻吗?

    黄承彦陷入了纠结。

    刘琦看出了黄承彦有些不情愿,心下暗自冷笑:“黄承彦,你号称荆襄名士,我倒要看看,你是真名士,还是假名士……”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黄承彦。

    这时,司马徽压低声音,正色道:“承彦兄啊,刘大公子的师说开篇说的好,‘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你我既然被荆襄才子们尊为师长,如果我们不能以身作则,坚守一个‘道’字,岂不是愧为人师。”

    司马徽这番话,分明在暗示黄承彦,不可因为个人喜好,有违信义之道。

    黄承彦身形一震,猛然间省悟,忙拱手道:“多谢德操兄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罢,黄承彦便深吸一口气,起身走上前来,俯视着台下青年才俊,高声道:“还有哪位才子,愿上台展示自己的文章?”

    台下无人应声。

    刘琦这篇《师说》一出,连水镜先生和庞德公都被折服,谁还敢再上台献丑,自取其辱。

    黄承彦见无人吱声,便大声宣布:“既是如此,那经过我两位贤兄的品评,一致认为刘大公子文采冠绝荆襄,这场比试,胜者便是刘大公子。”

    台下众才子无人敢反对,不是心悦诚服,就是暗自叹息遗憾。

    这一刻,诸葛亮虽然表情依旧淡泊从容,依旧在轻摇着羽扇,但那一闪而逝的眼神中,还是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黯然。

    结果既然已出,台下的众才子们便各自散去。

    诸葛亮也起身离席,向着刘琦一拱手:“大公子果然是深藏不露,却一鸣惊人,文才绝艳,当真是令亮佩服之至,他日有机会,还希望能向大公子讨教。”

    刘琦也拱手笑道:“随手写了一文而已,不值一提。改日我必会登门拜访诸葛公子,纵论天下大事,还得诸葛亮公子多多指教才是。”

    他的自嘲倒也真的出自于真心,毕竟那并非是他的真才实学,乃是抄了人家韩愈的名篇而已。

    其实若非是迫不得已,必须要联姻黄家,他才不会为了一个女人,来跟诸葛亮争。

    毕竟,他胸怀大志,岂会为美色左右行为,何况那黄月英还有可能是个丑女。

    至于登门拜访,当然是为了他日收揽诸葛亮,为他所用。

    诸葛亮却眉暗暗一凝,淡淡道:“随手一写就是传世之作,若是大公子认真起来的话,不知能写出什么前所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之作,亮才疏学浅,指教二字,万万不敢当。”

    他似乎把刘琦的自嘲,当成了变相的炫耀,表情虽然淡泊,但这番言辞之中,刘琦却听出了几分暗讽。

    客套话过后,诸葛亮向庞德公等人躬身致意后,便告辞而去。

    刘琦望着诸葛亮的背影,心下感叹:“看来他终究还是对我赢了他心存介怀啊,此人眼界极高,想收服他本就不易,现在只怕更难了呢……”

    感慨过后,刘琦眼中掠起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绝,冷哼道:“若你当真失了气度,不能为我所用,便是我的敌人,我可不会把你留着送给刘备!”

    “大公子。”身后传来了黄承彦的声音。

    刘琦思绪回到现实,却见黄承彦已从台上走到自己跟前,神态中多了几分和蔼,显然自己方才的惊艳表演,令这位荆襄高士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

    刘琦便笑道:“黄老先生不必客气,我们很快就要是一家人,老先生叫我表字子异吧。”

    一句“一家人”,听的黄承彦神色略有些尴尬,不知该怎么回应。

    刘琦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拱手道:“黄老先生放心,既然晚辈赢了文试,必定会遵守承诺,晚辈这就回襄阳去向父亲请命,过不得几日,家父必定会派人上门提亲,请黄老先生静候佳音便是。”

    他这一番话,把黄承彦所有的退路堵死,再没有半点还转余地。

    接着,刘琦便又道:“眼下天色已晚,晚辈还有事在身,就先告辞了,他日迎娶令千金之时,我再向黄老先生请教。”

    说罢,刘琦拂袖转身,扬长而去。

    黄承彦怔在了原地,望着刘琦的背影,不由一声叹息,无奈的摇了摇头。

    身后庞德公走上前来,笑道:“这位刘大公子聪明的紧啊,话说的滴水不漏,不给你半点推脱的机会,承彦啊,看来这刘大公子是做定你的女婿了。”

    黄承彦无话可说,只能苦笑。

    这时,司马徽却道:“承彦兄也不必叹息,我观这刘大公子,不光文采不凡,似乎气度也与先前截然不同,说不定他原本就是一块美玉,先前只是深藏不露而已,如今被他那弟弟和蔡家逼急了,才不得不露出锋芒来,只怕他的才华,未必在孔明之下啊。”

    黄承彦身形微微一震,看着刘琦远去的身影,眼神若有所思,喃喃道:“难道,他真是一块璞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