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天子
字体: 16 + -

第五章 军粮也是宝贝

    大明宫是帝国的权力中心,殿宇雄伟,可见大唐昔日的辉煌。只是现在,油漆斑驳,隐约还见到刀砍斧凿的痕迹。

    帝国沧桑百年,已见老迈。门口的值卫让开一条道,李忱进入大殿。

    殿内人很多,李忱大都不认识。早上见到的六哥在第一排,李忱微笑示意,只是这位四哥脸扭向一边,并不搭理他,李忱无趣。

    当中高坐龙椅的是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身穿龙袍,头戴龙冠。是他这世的皇帝老子无疑。历史上这位宪宗皇帝还是颇有作为,只是下场不是很好,被宦官囚杀。

    “儿臣叩见皇上万万岁。”

    一套固定的见驾礼仪不可少,可是面前的皇帝老子面色铁青,为的哪般。就因为打了个太监?

    “逆子,你可之罪。”

    “儿臣……不知。”

    “你……”皇帝老子甩袖指向绛王李悟,说:“李悟,你说说。”:

    李悟上前行礼,然后说:“父皇,事情是这样的……”

    他将门口的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重点描述了李忱如何纵马行凶,纨绔不可一世。说的宪宗皇帝额头青筋暴气。

    李忱一直注视皇帝老子的表情,心想这个便宜父亲养气功夫还是有缺。情绪波动大难道事李唐皇族的遗传?怪不得历代中风比例高,这都是臭脾气惯的。

    眼看宪宗即将爆发,李忱的大脑快速运转。忽然脑子一亮,对了,我不就是个傻子么。

    “李忱,事情属实吗?。”皇帝老子憋着怒火。

    “是的,父皇。”

    “来人,将李忱押往宗人府,任何人不得探视。”

    李忱一呆,剧本不一样啊,这是一言不合就开撕的节奏,可是这他这表情落在宪宗眼里,让他更加厌恶,凭什么自己英明神武,生出的儿子傻了吧唧。

    一愣神的功夫,两名宫侍架住李忱的胳膊。李忱暗暗叫苦,这要是架出去,是被打入冷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重见天日。再加上得罪那几个阉货,保不齐会来点阴的,到了那时候,能不能出去都是问题。

    李忱猛的挣脱束缚,跪在地上,大哭道:“父皇,您的四十大寿要到了,微臣进宫也是为了给您准备寿礼。”

    “你胡乱闯宫,就是为朕准备寿礼?”宪宗忽然意识到,阶下的人不管是不是傻子,总是他的儿子。

    李忱看到皇帝老子脸色微缓,心中一喜,继续说:“父皇,儿臣没什么钱,也没办法搜罗奇珍异宝。知道父皇为军国大事操劳,儿臣帮不上忙。有一次,在一个西域商人手里买到一物,说是对大军有大用……儿臣得到了……所以赶忙进宫送给父皇寿礼……冲撞了禁卫……父皇降罪。”

    李忱长呼一口气,学成结巴傻愣的样子,意思清楚的叙述完。

    原来如此,宪宗皇帝心生一丝愧疚。难得这个傻儿子一片孝心。

    李忱献上盒饭,又演示一番,只惊的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太神奇了,热腾腾的饭食如同凭空出现,难道水也可以煮饭?

    “父皇,儿臣听客商说,这种饭食可以保存三年,开了之后,倒一杯水,闷三五分钟,饭菜就可以吃了。”

    “忱皇子,你说的三五分钟什么意思?”

    “额……”说漏嘴了,李忱忙纠正:“就是一会儿的意思。”

    “父皇,其实味道还不错,您可以尝尝。”

    李忱一脚踢开上前试菜的小太监。敢跟我争马屁,夹起一块牛肉塞进嘴里,跑了一天,肚子也饿了。

    宪宗也尝了一块,吃了之后再也停不下。

    “没想到的西域饮食如此可口,诸位爱卿,都来试试!”

    要是朝廷军粮都是如此,何愁大军不胜,朝臣们心思这傻子皇子倒找到好东西。

    “父皇,儿臣试了后,想要找寻那个客商,寻求制作之法,可是那一面后再没有找到。儿臣请求父皇遍发皇榜,并由专人负责制作。”

    “忱儿的主意甚是妥当,各位爱卿,不知道派谁负责较好?”

    晁侍郎立马上前说:“秉皇上,微臣推荐内侍副总管郭明,郭公籍贯西凉,熟知西域风情,而且在长安主管商户事宜,微臣觉得他是最合适人选。”

    郭明暗暗叫苦,李忱乐了,这事谁接手谁死,军粮是现代产品,如今时代的工艺,想做出来简直做梦。有机会要感谢感谢这个人,神补刀啊。

    宪宗皇帝拍板定下人选郭明。也没再提囚禁李忱的事,不过现在机会难得,李忱还想求一个恩典。

    “父皇,儿臣在外日夜思念父皇和母亲,儿臣知道,父皇是大唐的父皇,日理万机,儿臣恳请父皇恩典,让母亲出宫暂居几日,以慰儿臣思念之苦。”

    李忱声泪俱下,不敢抬头,你妹的,要是穿帮就大大不妙。好在一席话下来,堂中的大臣们摇头叹息,这毕竟才十三岁的孩子啊。

    就是宪宗老子自己也是心神俱颤,想起他自己的儿时,差点落下泪来。

    “念你一番孝心,朕答应了,传旨,李忱献宝有功,赏钱一万金。

    宪宗皇帝果断恩准,他对李忱的母亲本就没多少感情。甚至因为李忱这个傻儿子,对他母亲颇有恼怒。

    底下的李忱很高兴,一万金啊,好多钱。一旁的四皇子不高兴。但李忱可管不了这些,叩首谢恩,退出大殿。

    走出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

    “恩赏淮西诸将的事,爱卿……”

    “淮西诸将?”难道朝廷已经平定淮西?正史上,淮西平定后,立马拆分,被诸藩镇吞并,导致朝廷日衰,藩镇愈强。要是在淮西分一杯羹,结果会怎样。李忱需要回去筹划一下,不过现在最紧要的事—接母亲出宫。

    郑母提心吊胆的半天,终于看到儿子平安回来,喜极而泣。当李忱提出带母亲出宫居住,当然满口答应,现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跟儿子住在一起让人开心。

    一天又要过去,夕阳西下时,一行人高高兴兴出宫。见到门口的丁威沈大,骑上马,李忱长啸一声。

    “回……家……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