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驸马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厨子侍卫

    过了函谷关,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车驾由大秦铁骑护送,林锋终于卸了心神,顿觉困意袭来。

    刚刚在章邯那里吃了闭门羹,也无心再去献殷勤了,扔下肉票孔鲋,找了辆空着的马车,从太子殿下那里借了一件黑熊皮大氅,睡得昏天暗地。

    接下来两日,众人很少见到那个神秘的少年,渐渐也淡忘了函谷关外的那声爆炸,况且进了函谷关的太子殿下,立刻恢复了往日的亲近随和,受伤的奴婢们都可延医问药,钦差车驾在轻松祥和的气氛中进入咸阳城。

    “始皇帝灭六国而海内一统,伐尽蜀山林木修建阿房宫。宫室错落叠压三百余里,阻断眼前天日,建筑起自骊山以北,折向西去连接咸阳,有渭水、樊川两河,溶溶流入宫墙之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游廊环曲宛若丽人折腰,房檐整列好像群鸟下啄,地势高下自持,结构钩心斗角,曲曲盘盘,宛若蜂房水涡,高低矗立的庭园,不知几千万落。”

    林锋默默念着那篇唐人杜牧的千古名篇《阿房宫赋》,当年读书,因为背诵不下来,被老师罚抄一百遍,成就了几十年后依然可以全篇背诵。

    但当林锋抵达咸阳,站在大秦自孝公赢渠梁起,便由商鞅倾力打造,而后六世,不断扩建的宫墙下,依旧被这巧夺天工、气势绝伦的宫殿群深深震撼。

    却不知刚刚自己吟诵的《阿房宫赋》已让一边的孔鲋惊骇不已,自小身为孔子后人,得天独厚的可以纵览天下群书,他却从未听过如此篇章,心中颇为挫败。可一想此类文章一旦面世,必是天下流传,难道是眼前少年所作?打死他也不愿相信,那帮褐衣麻鞋的粗人中能出如此惊才绝艳之辈。

    太子殿下交了旨,未作一丝停留,便回宫开始写弹劾的奏章,无论如何也要先下手为强,若是让林锋先在皇帝面前参了自己,便落了下乘了。

    林锋此刻却烦闷不已,刚刚回到驿站,便来了几位宫中内侍教授他面圣礼仪,折腾的满头大汗依旧记不全繁琐的礼仪。好在身边还有位儒家高手,他便将写谢恩折子的任务交给了他。

    孔鲋当然不会在折子中弹劾儒家崛起的希望太子殿下,他在折中对扶苏的赞扬,估计扶苏自己看了都会脸红,而林锋忙到半夜,浑身酸痛,看也没看,就呈了上去。

    第二日面圣,林锋按部就班机械的做着繁琐的动作,两边的文武皆是忍俊不禁,连高高在上的秦始皇也捂住了额头,终于结束了繁琐的礼仪,林锋当然知道刚刚自己是如何的扭曲僵硬,可是他心中不禁呐喊,我也很无奈啊。

    “大夫林锋,上殿何事?”问话的是內监总管赵高。他也正仔细打量着丑态百出的少年。

    林锋又懵了,何事?老子大老远从会稽被你叫到这里来,半路还差点让你的亲儿子弄死,现在你问我何事?

    一众文武百官只见那陌生少年面红耳赤,抓耳挠腮,最后终于憋出了一句。

    “想公主了。”

    这次轮到百官面红耳赤,抓耳挠腮了,无他,忍笑耳。

    “咳咳…儿女情长日后再说,你上次敬献的特产,众卿家都没见过。”皇帝陛下好歹用咳嗽掩盖了尴尬,“你细细讲来,到底是何名称,如何食用。”

    一听是这件事,林锋从会稽出发时便压在心头的包袱一下子放下了,登时轻松起来,也暂时忘了礼仪。

    “这哪里说得清,要不这样,待会儿我去膳房用那特产做上几道菜,咱们边吃边说。”

    他商量着说。完全没感觉这朝堂上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还有位高权重的衮衮诸公,在这殿上,一言可决百万人生死,多少官吏,一生梦想便是踏足殿中,实现者更是凤毛麟角。

    又是一片死寂。

    “好!”

    说完皇帝陛下长身而起,大步离开。

    赵高走下台阶,来到林锋身边:“想不到林大夫还精通易牙之术。”

    林锋最近对内侍观感颇差,都是那个踹了自己一脚的传旨天使害的,自己当初就应该早早一剑杀了他,这样小薇也许就不会死了。

    想到此处,他的眼中露出杀意,看得赵高心头一寒。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转瞬间回过神,他又咧开嘴傻笑着说。演技堪堪威胁到太子殿下的影帝宝座。

    赵高心中很是满意,若是真傻之人,自己投了那么多心血,岂不是白费,刚刚那一眼的杀气甚至让他想起十年前的陛下。

    皇帝没有让林锋去膳房,当今天子带着国之栋梁全挤在那烟火之地实在不成体统,于是膳房中人便在偏殿迅速搭起了土灶,并按照林锋的要求准了各种调料食材,又将之前妥善保存的几口袋土特产搬了过来,效率奇高。

    而此前皇帝已让人去公主府传了消息,此时赢阴嫚悄悄隐在偏殿巨大的帷幔内,偷偷看着朝思暮想的小郎君。

    林锋活动了下手脚,众目睽睽之下做菜还是首次,难免有些紧张。还是让他们离远些好,于是他大火热油,放入辣椒炝锅,油烟一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内侍帮厨,一阵惨烈咳嗽,好多人眼泪鼻涕都流了出来,赶紧后退几步,拉开了空间。

    土豆炖肉、玉米排骨汤、辣椒炒鸡蛋、西红柿鸡蛋汤等等,忙活了小半个时辰,便大功告成。

    内侍试毒之后,帝王将相个个分食,人人高声夸赞,转眼盘子便见了底,更有甚者,拿着干饼将盘底的汤汁也擦得干干净净。

    林锋心中却腹诽不已,老子刚刚当上观察使,府邸还没修好,这就千里迢迢进咸阳做了厨子,真是晦气。

    正想着,却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帷幔缝隙中,一个熟悉的小脑袋若隐若现,反正自己被扔在一边无人理会,他走到帷幔前,轻轻掀开,看见了长高不少的“小媳妇”。

    赢阴嫚听说林锋要来咸阳时便开始满怀期待,后来得知半路凶险更是怒不可遏,誓将扶苏碎尸万段。可当得知林锋在朝堂上说了想公主的时候,长久以来在心中的阴霾烟消云散,他喜欢的,一定是那时候的我吧。

    当众人品尝完毕时,正待对少年褒奖几句,却见那小子早已得寸进尺,将公主搂在怀中。这当中自是丞相李斯的面相最为难看,毕竟公主本来很可能嫁给自己儿子的。

    皇帝陛下接过赵高手中的手巾,擦拭干净嘴角和手上的油腻,似乎根本没看见眼前的一幕。林锋终于感觉到了周围的目光,放开面色羞红的公主,呵呵傻笑。

    “公子精通易牙之术,不在这膳房做个御厨实在可惜了。”李斯的报复来得很快。权倾朝野的李丞相发话,在场的人无人敢出声反驳,当然除了蒙毅。

    “丞相此言差矣,精通易牙之术便要做御厨,在下听闻丞相酷爱木工,难道也要辞了相位做个木匠不成。”蒙毅深得皇帝信任,其兄蒙恬更是手握三十万大军,是以并不怕与李斯叫板。

    “还是算了,丞相大人做了木工,朕就寂寞了。”皇帝终于开口打了圆场。

    “林锋,除了这易牙之术,朕记得你也习了墨家剑法,先给朕做个侍卫吧。”说完瞥了一眼自己的女儿,转身离去。

    一个拥抱,大夫变侍卫,林锋觉得大大的亏了,见皇帝已经离去,不顾众目睽睽,将“小媳妇”拦腰抱起,狠狠转了几圈。

    赢阴嫚“咯咯”笑着,她发现自己更喜欢林锋了,甚至愿为他放弃一切。

    而此时殷志鸿和刘邦刚刚过了函谷关,经过上次被袭事件,刘邦便将巡夜人数增加了两倍,更是让武艺最为高强的樊哙和殷志鸿一组,好在一路顺利,进了函谷关,便有军卒护送,即使有人逃跑,也追究不到刘邦头上了。

    众人埋锅造法,殷志鸿还在向樊哙请教着使矛的技巧和招式,樊哙曾经吃过军粮,得了一位将军的指点,所以颇为精通,他也打心底喜欢这个孩子,自己不过一个杀狗卖肉的屠户,为人不齿。殷志鸿却曾是郡守之子,即使家道中落依然是官宦世家,但对自己总是一口一个叔叔,极为尊重。

    “樊叔,你看我这一式回马枪,可有几分长进。”殷志鸿摆开架势,自觉已进步很大。

    “这也叫回马枪?你连娘们儿的裹脚布都刺不破!”他伸手夺过长矛,大声笑骂。

    随后摆开架势,腰马合一,长矛如游龙般活了过来,他回头望月,将长矛狠狠刺出,矛头划破空气,传出“呜呜”的声音,接着狠狠刺入一棵合抱大树,矛尖从另一头钻了出来。

    “想当年章邯将军一矛在手,可开山裂石,你小子有的练呢。”说着将矛拔出,远远抛给殷志鸿。

    “你认识我爹?”

    一边随行的函谷关小将还是没忍住,低声问道。

    “原来是小将军,某家曾是将军亲兵,得过将军的指点。”樊哙一拱手说。

    “难怪刚刚那一式回马枪有些我们章家的意思。”小将轻声嘀咕着,“我爹就在关内,回头让他见见你。”

    “可不敢!”樊哙连忙摆手,满脸胡须的黑脸红了起来,“这些年混的凄凉,丢了将军的脸,不敢再见了。”

    “樊二愣子!”前方一名将军打马向前,大吼一声。

    樊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纵横,高声应道:“火字营伍长樊哙,叩见将军。”

    章邯伸手提起身边小将扔在地上,狠狠抽了一鞭子:“若不是他,我已死了三次,你也不会出生,在他面前你还不配骑马!跪下!叫叔叔!”

    说完翻身下马,扶起樊哙。

    “叔叔!”小将跪倒在地,重重叩首。

    “将门虎子啊!”

    想起当年不成器的自己,殷志鸿不禁羞愧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