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39 “请教”

    正月二十,马行街的胡家拉面馆今天从新开始营业了。

    这可是汴梁老饕们的一大喜讯,都已经憋了快一个月了,一大早就有好多人特意起个大早赶过来吃面。

    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胡家的拉面馆已经客满了,还有人一旦也不在乎清冷的北风还在呼啸,仍旧很有耐心的站在店门口候着。

    拉面馆街对面的天香楼门前的台阶上,姚成亮和郭孝忠两个都在看着对面进进出出的人流。

    郭孝忠有些看不懂了,问:这么冷的天,还有人尽然为了区区一碗面;而甘愿站在外头吹西北风,胡不为家的拉面就真的这么好吃?

    “盛名之下无需士,胡不为做的菜皇帝吃了都说好,你说他的手艺能差到那里去?”

    “看来还是个硬岔茬子,我要认真对付了”郭孝忠喃喃自语道。

    姚成亮提醒道:不但要认真对付他,还要做到知己知彼。你暂且先在京城里多走走多看看,各家正店都吃一遍,要做到心里有数,方能一击必中。

    中午,郭孝忠有来到马行街。

    这回他在天香楼的靠窗的位置找了个座位,要了一壶酒两个小菜,一边吃一边观察对面依旧生意兴隆的拉面馆。

    川流不息的吃客,让他越看越觉得心里没底,他自问:一碗牛肉做的面条真的就那么好吃?

    看了一会,郭孝忠又看到有一大群仆人模样的在胡家的门口排队,便找了天香楼的伙计问:对面那群人为啥还要排队?

    伙计回答;那不是今年刚开张吗,这些都是来预定私房菜的。

    “哦”郭孝忠心里对胡不为更加认真了。

    他又问:对面的拉面你吃过吗?

    伙计笑嘻嘻的回答道,一两银子一碗面,小人可是无福享受。不过据吃过的人讲,味道非常之好,打耳光都舍不得放。

    “说的太玄乎了吧?”郭孝忠简直不堪相信。

    伙计笑答;不信您可以去对面尝一尝不就知道了吗。

    郭孝忠想想也是,光听人说有啥用,亲口尝一下不久啥都明白了。区区一两银子,自己还是付得起的。

    郭孝忠在外边等着,眼睛却一直盯着敞开的灶台后边,看到一个小伙在卖力的把一团面拉了又拉,几个回合就拉成一把细细的面条扔进锅里。

    他向排在前边的一个人打听:“兄台,灶台后边的八个半大小子可是胡不为?”

    回答显然也是老食客,对胡家拉面馆知道的非常清楚,“那个小孩叫胡甲,是胡不为的亲传弟子。现在想要吃到胡不为亲手做出来的美食,只能去楼上吃私房菜了。”

    在拉面馆外头有等了有一会,郭孝忠才得以进入拉面馆。进店前他抬头看看那天,估计已经过了午市的时间,拉面馆里还是一座难求。

    坐下等面,郭孝忠又看到一个书生气质的小伙在柜台上收银,有时还对跑堂的伙计指指点点的。郭孝忠以为那人就是胡不为,结果打听下来还不是,那位是拉面馆的小掌柜蔡小紧。

    面上来了,郭孝忠内行人的眼光盯着这碗面仔细的看了下。

    汤水清澈;金黄的面条整齐地像一把梳子,上头还码放着几片切的极薄的白萝片,碧绿的香菜点缀。

    用手轻轻扇了下面碗上方蒸腾的雾气,用鼻子猛嗅一番,一股浓郁的牛肉香味令人口水直流。

    郭孝忠又轻轻的小酌了一口汤,用心去品味,汤鲜味美满嘴丰腴,就连他这个存心来挑刺的都无话可说。

    “难道就好的没一点缺点?”郭孝忠颇有些不服气。

    他又拿起筷子挑了一筷子面入口,面条劲道弹牙,韧性十足。一碗面吃完,汤尽碗空,他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破绽。

    反倒是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有种舒坦的感觉。

    郭孝忠暗道,胡不为的土地做出来的吃食我都挑不出毛病,还怎么去挑战有着食神名号的胡不为。

    难道我就这样灰溜溜的回洛阳去了,那我在洛阳餐饮界还要不要再混了,这张老脸要往哪儿搁?

    晚饭时;郭孝忠又出现在了麦香居的底层。

    他点了一份三鲜馅的蒸饺,一碗麦香居最出名的焖肉面慢慢的坐吃。

    一顿晚饭吃完,郭大厨依旧没挑出啥毛病,反倒是对胡不为能把上流社会唯恐避之不及的猪肉,做得如此美味而感到惊讶。

    更别说用鸡肉,虾仁;猪肉三鲜,外加至清至鲜的笋丁的散仙蒸饺了,一口饺子,郭大厨鲜的差点咬掉了自己的舌头,哪里还能挑出毛病出来。

    “小胡掌柜来了,食神来了。”

    闻声看去,郭孝忠看到店里来了一位相貌隽秀的青年,“哦,原来他才是胡不为,好像长得不怎么像厨师,反倒像个书生。”

    胡不为这张温润清秀的面孔,就被郭孝忠牢牢的记在心底。

    夜里,郭孝忠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如何打败汴梁食神胡不为。

    通过姚成亮的介绍,郭孝忠已经知道胡不为擅作炒菜,尤其是一手葱爆羊肉,炒鳝丝,酱爆茄子在京城已经是名菜了。

    就连自己最拿手的做鱼,胡不为也很擅长,

    郭大厨想:要击败胡不为,就要找胡不为不会的菜品,可那些是胡不为不会的,他大伤脑筋。

    一连想了好几天,都没想出啥好对策来,郭孝忠急的茶饭不思,纠结不已。

    最后还是姚成亮给他点醒了,说:比赛就要以自己之长,对付敌人的短处。“郭大厨,你的长处在哪里?”

    “做鱼。”

    “那不就结了,你去请教胡不为,就说让他用河里的鱼做一桌好菜出来。嗯,名字我都想高好了,就叫全鱼宴。”

    郭孝忠想想,觉得这个名字倒起的是非常的好。

    他又想到,自己能用河鱼做几道菜?

    心里暗暗的铺排起来,清蒸鱼,红烧鱼,鱼生,鱼汤,就这四道而已。想要做出一桌子都是以鱼为原材料的菜,起码还要再加上几道不可。

    “是不是太难了点了?”郭孝忠问。

    姚成亮白了他一眼,“你别忘了,胡不为可是有食神的称号,不难怎么能打败他?”

    “好像是这个理”郭孝忠嘿嘿一笑。“哼哼,明天我就去找他‘请教’去。”

    这一晚,郭孝忠睡得特别踏实,还做了一夜的好梦。梦中,他提出的全鱼宴把胡不为给吓得呆住了,他根本听都没听见过。

    最还还把他非常客气的请到账房,低声下气的求他,还给他一袋子沉甸甸的银子,请求饶了他这一回。

    “嘿嘿,嘿嘿”郭孝忠被笑醒了,醒来的他发觉鼻子眼上还有两个鼻涕泡,枕头也湿了一大块。

    吃过早饭,郭孝忠兴匆匆的就去了麦香居。

    一进门他就大声的对着柜台嚷嚷:“洛阳厨师郭孝忠,特来向京师食神胡不为请教。”

    正在柜台上收银的陈斌随即回了一句:“哪来的傻缺,这年头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有闲工夫陪你比菜。”

    店里好多食客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看他的眼神也就像是在看傻子一样。

    汴梁城的居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他们把京城城墙以外的人都看成是外地人。没钱的就是乡巴佬;土包子,有钱的还会被蔑称为土财主。

    今天的郭孝忠衣着平凡,相貌普通,既不是书生更没有官身,还操着一口外地话,说会看的起他。哄堂大笑在所必然。

    “额”郭孝忠来的时候,想到过被拒绝,也想到过被盘问,可他从来没想到过尽然会被人骂傻缺。

    他脑子有点发懵,傻乎乎的问;“您哪位;为啥不愿意替我引荐?”

    陈斌报了名号,说自己是本店的二掌柜,又和郭孝忠讲大掌柜现在忙得都脱不开身,他实在是没那个时间和人比试做菜。

    正说着,郭孝忠看到胡不为进来了。他立马走上前去,报了自己的名号,说明了来意。

    郭孝忠看到对面的胡不为朝他上上下下看了一眼,问:“郭师傅是为了这个食神的称号来的吧,那好,我送给你就是了。”

    这么可能,郭孝忠还没傻到这个地步。

    要是比菜赢了,那这个食神的称号能给他脸上贴金,现在根本就没比试过,他要是敢把食神的称号拿走,那就不是在脸上贴金,而是在贴粪,纯粹就是自取其辱。

    就这么一会功夫,两人的身边围了好大一圈人在看热闹。

    郭孝忠暂且放低了身段,躬身一礼:“胡掌柜,我从洛阳赶过来,是真心来向您请教的。”

    “郭师傅,我很忙,真的没时间。”

    郭孝忠;“一天都不行?”

    “莫说一天,半天都没空。”

    胡不为这段时间真的忙死了,一点时间都没有。他白天要去火柴工坊帮着曹评一起理顺工坊的工序,晚上还要教一群婆娘做西式糕点。

    抽空还要教教徒弟做菜,马上就要春耕了,他还要去水西门外的庄子上去看看,不要说一点时间,就是半点时间他都抽不出来。

    胡不为说的是真心话,可郭孝忠听了却以为是胡不为的胆怯。原本他心底里那一丝不安,瞬间就烟消云散。

    “不行”郭孝忠的胆气陡然上升到了极点。“莫非你是怕了?”

    这句话一出,郭孝忠看到本来还是笑脸的胡不为立马就变得冰冷起来。“我提醒你莫要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