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28 年前 三

    楼上安排好了,楼下还有一群小萝卜头在等这呢。

    下到楼下,胡不为对每一个小家丁都赠送一整套打成包的新作袍服皮带皮靴,外加一贯铜钱的压岁钱。

    还温言有佳,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放假了就好好的放松,多陪陪父母娘老子,明年再要回家,还要等到端午节。

    一旁的总教头赵九看了,心里暗道:这个自傲副掌柜真是大手笔,对这些一点派不上用场的小子也那么好,每个小子的一身袍服加起来至少要四五两银子。

    蓝布袍子是丝绵做的,锃光瓦亮的大皮靴也得也是用顶级牛皮,踩在雪地里根本不怕冻脚。这么丰厚的赏赐,看的我都有些心动了。

    整一百人啊,那就是四五百两银子的花销,足可抵得上乡下土财主一辈子的积蓄。就是放在京城,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是谁都愿意拿出来的。

    奖励还没完。

    胡不为大喝:“裘正海;陈路;孙睿;秦和。”

    四个小伙从不同的桌子上迅捷站起。他们是四个是所有家丁中成绩最好的,不但读书好,脑子也好。尤其是其中的裘正海和陈路两个,武功也很不错。

    他们及受胡不为的喜爱,还被队里的小伙公推为各自小分队的队长。

    “你们四人在这段时间肯学,肯下苦功,我都看在眼里。拿着,这是给我给你们的特别奖励。”

    说罢,分别给了他们每人一锭五两的银锭。

    裘正海;“山长;我们没做什么,受之有愧啊。”

    “要说贡献,你们确实没做过什么。但是,你看中的是你们学东西时的那股子狠劲,拿着,好好学手艺,贡献什么的等你们学好了手艺再说不迟。”

    “谢山长”四人这才欢欢喜喜的接过银子,珍之重之的揣在怀里。

    裘正海家里是登封县嵩山东边的农户,莫说是五两重的银锭,就算是一两的小银锭,他长者么大一样是没有摸过。

    今天他受到五两银子,外加一贯铜钱,觉得自信心猛涨,腰杆子陡然硬扎起来。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要下死力气报效山长。”

    其余三位,也是这么想的。

    等楼下一宗员工的红包全部分发完毕,一条大鱼上桌,会餐也进入尾声。

    今天的大厨陈正官忙完了,也到大堂里找人聊天。

    他一眼就看到老熟人赵九;“今天的菜味道如何?”

    赵九吃的美美的:“好,老陈你的手艺见长,不愧是名师教出来的徒弟。”

    “嘿嘿,过奖了兄弟”陈富贵得意的笑了。

    跟在他后边的曹大成等人,心里满满的羡慕嫉妒。

    走到楼上,陈富贵又问了张玄智:“张先生,今天的菜口味如何。”

    张玄智告诉他:今天虽说是家常菜为多,可也烧出了不寻常的滋味,还称赞他很快就要出师了。

    陈富贵被夸的眉开眼笑,骨头都觉得轻飘飘的快要飞起来了。“您这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一杯敬完,陈富贵又恭恭敬敬的给他师傅倒了一杯:“师傅,这半年您教了我好多东西,我也敬你一杯。”

    一杯酒喝完,胡不为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片递给陈富贵;“这是为师给你的新年礼物。”

    张玄智替陈富贵打抱不平:“东主,您给咱们可是三百两现银子,给你徒弟的,反倒是一张薄薄的纸片,太委屈他了吧?”

    “一点都不委屈,你让他自己打开了看。”

    张玄智也兴趣大增,不停的催促陈富贵打开了看看。

    其他人也很疑惑,啥东西能抵得上三百两银子?

    陈富贵打开纸片看后,立马就哆嗦起来,噗通一声就跪了:“师傅,你这份礼太贵重了,徒弟我做梦也想不到哇。”

    说罢,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张玄智愈加奇怪,起身从陈富贵的手上拿起那张令他激动的痛哭流涕的纸片,只看了个抬头,他马上就明白过来。

    纸上的抬头这些“解籍文书。”

    这四个字代表着什么,那意味着陈富贵从此就是个自由人了。

    他原本是赵丛郁家的家生奴才,比起外头买来的奴婢更加难以获得自由。而且别忘了,陈富贵的原主人是有皇室血统的新兴候家,能放陈富贵一家出奴籍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奴籍,就是陈富贵困住陈富贵的一道无形的枷锁,他再怎么能干,也还是一个奴仆,生杀予夺,全凭主人家的一句话。

    这会陈斌也过来了,也是一个劲的感谢磕头。

    胡不为;“好了,一个大男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什么。今年就这样了,先搬到我家去住,明年再想办法给你弄套宅院。”

    “唉唉”陈富贵起身后,还像个小孩子似的在抹眼泪。

    曹大成看了眼热的不得了,他也是济阳郡王府的一个奴才,他也想成为自由人。

    看到陈富贵不但学到了好手艺,还能解脱奴籍,扭头和赵三五,潘虎等人对了个眼神,噗通一声也跪下了。

    其他三人看到曹大成跪了,也跟着跪下,口称;“师傅,求您收我为徒。”

    对他们四个想拜师的意愿,胡不为早就知道,暗中的考察,胡不为也是挺满意的。

    不过事情发生在陈富贵解除奴籍的当口,胡不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四个是不是看上了这张纸片?

    正在犹豫中,张玄智像是有意无意的说了句;“没有足够的厨师,你哪儿也去不了。”

    “师傅,求您手下我们”四人齐齐磕头,把厚厚的楼板都磕的“呯呯”作响。

    “收下吧,他们品行都是不错的”邹锡官也来劝说。“胡家老店需要开枝散叶。”

    这句话彻底点醒了胡不为。是啊,光靠我一个人,影响力毕竟有限,只有多开分店才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可口的美味。

    这和自己让大宋朝的人过上美好生活是相一致的,“好,那我就收下你们,起来吧。”

    “谢师傅”四人又齐齐磕头,起身后两额头上的灰尘痛楚都忘了,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又收了四个徒弟,胡不为心想,在忍耐一年,我也可以四处转转了,商机多的是啊,就是没空去打理。

    会餐结束,不断多少每个人都有一份丰厚的收获。

    临出门时,胡不为再次讲话:“大河有水小河满,我发大财;你们发小财,我赚到大钱,你们也能赚到小钱。”

    这句话简单明了,没有任何虚情假意,更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游戏,听到的人,只有振奋,只有向往。

    天虽暗,月已落,但指路的北极星依然光闪闪的耀眼明亮。

    有了它;行路的商旅就再也不怕迷失方向,茫茫大海上的海船就能知道回家的方位。

    今晚,在麦香居,有了胡不为的这句话,员工们也激起了雄心壮志,也想成为兜里有钱,不愁吃喝的小康之家。

    第二天,放假的胡不为的还不能睡懒觉,他还要去马军营,给回家的小家丁们送行,送一份包扎好的吃食。

    里头有两个用荷叶包好的酱猪蹄,芝麻糖核桃糖各一斤,五香花生米三斤,京城老字号的糕点两盒。

    还叮嘱他们路上小心,正月二十以前必须要返回。

    等人都走光了,他还有正事要忙活,那就是给他那几个穷京官的老哥哥们送年礼。除了上面的这八家,赵家,李家,潘家,曹家同样也少不了。

    不过前八家和后四家要送的礼物各不相同。

    后边四家那都是勋贵,不缺钱的,送礼也只是个意思而已。而前八家,那送的礼品就要费一番考量了。

    既不能送的太直白,光送银子人家说不定还会反感,认为胡不为看不起他,送的少了,也要被人埋怨,会说是看亲他了。

    思前想后,胡不为还是送些实惠的比较好。

    一腔肥羊,五只肥鸡,过年全家吃肉喝鸡汤,实惠的很。

    三匹上好的绸缎,过年了吗,给几位老哥哥家里的婆娘小孩添上件新衣服。

    五匹上好的大青布,过年的时候正好可以让女主人赏赐给家里的仆佣做年礼。

    银楼定制的一盒一百两的小银锞子,算是给小孩的压岁钱,当然是不是给了小孩,和胡不为就没关系了

    二十斤葡萄酒,这是当日胡不为应承下来的,这时候自然是要兑现的。

    这份礼物送出去,没想到极受八位老哥哥们的欢迎。京城居;大不易,每到过年的时候,都是他们最难熬的关键节点。

    这不单单是手头紧的问题,手头紧,忍着就是了,最多过年时少做两个菜节约点,忍忍也就熬过去了,往年那会不都是如此。

    家里婆娘无休无止的唠叨,这才是要逼死人的节奏。什么闺女大了,要置办嫁妆了,儿子大了,要买佩玉了。

    老家谁谁谁谁又来信了,说是要借点银子好过年。

    这还不算,有些爱攀比的婆娘更厉害,还会掰着手指头说,谁家有多少人去送礼,谁家来送礼的大都开始排队了。

    说多了,言语之间少不得要埋怨自家男人没本事,当着这么多年的官,还是在末流徘徊。

    今天;总算是有人送礼来了,而且送礼人还是名声响亮的点金手胡不为,还和他们城兄道弟的亲热的不得了。

    这就是让他们饥渴难耐的虚荣心得到了120%的满足,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动,每一家都极力邀请胡不为留下来吃饭。

    一圈走下来,天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