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18 海鲜宴 上

    一踏出东华门的大门,紧张了好几个小时的胡不为好像是卸掉了千斤重担,顿觉浑身一松。

    “胡不为,陛下对海鲜宴怎么看?”

    抬头一看,是曹评骑着他送的高头大马在等他。

    两人一路走了一卢说,胡不为还看到街上好多小娘子在盯着鲜衣怒马的曹评看,心里顿时来了气:“你都有三房老婆了,还想再上街勾搭小娘子不成?”

    曹评笑骂:你瞎说什么啊,我是受好多人的委托,来和你打听海鲜宴好不好吃?

    “我做的还会不好吃?”胡不为反问。

    “和我估计的一样。那好,大佬们让我通知你,今晚上胡家老店上下两层全部包场,开海鲜宴!”

    “那今晚上预定的顾客怎么办?”

    “简单,让他们都延后一天,他们能给朝廷的官员们让路,应该会感到荣幸的。”

    又是一个被代表,胡不为无语了,到哪儿都有,躲都躲不开。“人家可是早就预定的,你把我的诚信都弄没了!”

    曹评哈哈一笑,根本不以为意:既然你要脸,说服的事就让我来办,保管已经预定的顾客乖乖的让出今天的位置。

    东华门距离马行街并不远,两人谈了一小会便到了胡家老店。

    曹评在皇宫外头等他,也没吃中午饭,两人都叫了碗拉面,多加红油,边吃边聊。

    胡不为小声的嘀咕说:其实我还想邀请蒋云仙柏松年来尝尝味道的。

    “什么,我们勋贵还没吃,怎么可能让他们先吃,你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必须要改正!”

    “为啥?就因为你们是贵族老爷?”

    曹评颇有几分豪迈的说:当然,我们家可是为朝廷流过汗出过血的,那可是九死一生啊。

    胡不为心里暗道:那是你祖上,和你;和你爹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们都是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家伙。

    既然什么都让曹评被安排好了,胡不为只能接受,又差人去麦香居把陈富贵给叫过来,让他见识见识海鲜的做法。

    陈富贵当然是非常愿意,海鲜宴啊,满汴梁城上百万人,除了他师傅,在没一个人会做。现在又多了一个他,怎么能不让陈富贵高兴。

    来的时候还告诉师傅,曹大成他们四个脸上写满了嫉妒,连装样子都不装了,看来想拜师的心很急切啊。

    胡不为回想了下这几天曹大成潘虎四人的表现:“不急,再等等。”

    到了临近官员们下班的时间,胡家老店门前忽然被戒严了。到了晚饭的时间点,八抬大轿,绿呢轿子接踵而来。

    不管收费不收费,来者都是客,胡不为都要出门迎接,何况来的还都是些能量巨大的朝廷大佬。

    “富相来了,里边请。”

    “韩枢密来了,里边请。”

    “哎呦;包大人今天难得,快快楼上暖和一下。”

    胡不为估计了一下,今天能够资格来吃饭的,基本都是朝廷的中高层,像柏松年蒋云仙,以及苏轼兄弟这些个小官都还没资格。

    已经在私房菜馆锻炼了一段时间的蔡小紧,现在看到大佬啥的也不怵了,他来报告说“大佬都在楼上,小官都坐在楼下。”

    “我哪几个好哥哥坐在那?”

    蔡小紧回报:在楼下,和富明他们坐一桌。

    人基本到齐了,外头黑漆漆的冷风刺骨,行人都缩着脖子急匆匆走路。店里却灯火通明,温暖如春,笑语喧哗。

    胡不为还楼上楼下打了个招呼,嘻嘻哈哈的聊了几句,看到所有人今天都兴趣盎然,一副大快朵颐的架势。

    有相熟的还打趣说;今天大火全都指望你了。

    看看天都已经黑了,便告罪去了后厨生火做菜。

    说实话,今天的宴会虽然被称为海鲜宴,要是和后市的海鲜宴会相比,那就是一场很普通的家常级别的海鲜酒席。

    没有任何海螺牡蛎这样的贝壳类,因为路途太远怕不新鲜,就算是能运送过来,胡不为也不敢不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算胡不为是个穿越者,那也不是万能的。后世好多海鲜,都是用空运来输送的,现在;可能吗?

    还有海中的珍品鲍鱼鱼翅,这也没有。因为今天来吃饭的吃客基本都吃过鲍鱼,虽然味道不一定有胡不为做得好,但今天主要的目的就是吃新鲜,吃稀奇。

    至于后世价格很高的鱼翅,现在还没流行起来,要等到明朝时候,才有人才想起来吃鱼翅。

    所以整桌菜,基本上都是在鱼上头做文章。

    先上的冷盘是小黄鱼做的熏鱼,开阳拌豆腐,香辣鱿鱼须,鳗鱼鲞四样。

    熏鱼是五香味的,鱿鱼须是辣味的,鳗鱼鲞是咸鲜味,最后一个拌豆腐又是清淡的,口味迥异,味道也各不相同,

    品种虽然少可量足,都是用大号的浅盘子装着,堆的高高的,上头还用了大冬天已经很难见到的香菜点缀,碧绿碧绿的煞是好看。

    酒自然是宫里带出来的御酒,一文不花白吃白喝,还想喝葡萄酒,门都没有。打招呼的时候还有官员惦记胡不为家里正在酿制的苹果酒,被胡不为用说还买酿好给推了。

    一会时间,蔡小紧进来回报宴会的情况,说:四道凉菜客人都很喜欢,我还看到曹公子喜欢吃熏鱼,面前的骨盘里已经堆了好几条鱼骨头。

    李公子和潘公子都喜欢吃香辣鱿鱼须,嘴里使劲的嚼还频频点头,大口大口的喝不用温的凉酒。

    胡不为笑道:“那是辣的,不然舌头受不了。”

    “嘿嘿,有意思”一旁学手艺的陈富贵听的也笑了起来。

    按照菜谱的排序,第一道菜是油焖大虾。

    胡不为把锅烧热,倒进半小勺油,在放进葱姜爆锅,片刻之间,小厨房里葱香味大起。嘴里还对陈富贵说:海鲜的寒性较大,腥味也重,多用葱姜没坏处。

    随后就把已经开背的大虾放进锅里小火慢慢煎炸,嘴里依旧不忘教导陈富贵:现在的火候要六七成热即可。

    盛起来时,陈富贵问:锅里的油怎么变红了?

    “这说明虾长得好,还是不还得虾,还不会出红油。红焖大虾的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满满一脸盆的对虾炸好,还要重新倒进锅里,加米酒,加高汤,再加盐;糖,盖上锅盖闷煮。

    “注意,这道菜糖的用量要比盐多一倍。”

    “明白了”这就是绝活,陈富贵哪敢忘记。

    一会时间,胡不为掀开锅盖,陈富贵看到,锅里红的发亮的大虾一个个都蜷曲着,大虾的香气随着蒸腾的雾气四散开来。

    之后就是勾芡,最后在淋上几滴香醋,“好了。”

    陈富贵知道是要装盘了,这时候动作要快,不然锅里的菜会老。他把大小一个个头冲里,尾巴朝外,排的整整齐齐。

    嘴里还在问:“师傅,为啥您还要在淋上几滴醋?”

    “加醋也是这道菜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了增香;去腥;解腻。”

    每一盘大虾上,胡不为在撒上一把葱花,对蔡小紧说道“上菜。”

    几个早已等候的小伙计手捧托盘依次入内,把一盘盘大虾端走,送到客人的桌上。

    楼上雅座,美食家蔡襄看到一盘大虾上桌,鲜亮的色彩令他眼前一亮,再问道空气里飘散的浓郁的海鲜香气,顿时诱惑的他食欲大开。

    “来来,大家都尝尝”说话间,一只肥硕的大虾已经入口。

    粘连在晶莹的虾壳上的汁水甜中带咸,让蔡襄的精神猛然一震,肚子里的馋虫也像是被吸引了,肠胃也饿开始剧烈的蠕动起来。

    饿,这是蔡襄现在唯一的感觉。

    他还有些纳闷,刚才已经吃了不少了,怎么现在还觉得饿,难道说是我返老还童了?

    “咔吧”酥脆的虾壳被咬开,蔡襄熟练的把已经无味的虾壳给剔除,虾仁入口,虾壳被放进骨盘。

    他还看到济阳郡王曹佾,还在用手在费力剥虾壳,手上全是淋漓的汁水。

    内心还有些鄙视他:这家伙,枉为郡王,不会吃啊,瞧瞧我,连手都不用,一双筷子就解决了。

    轻咬虾仁,火候软嫩适中,嚼起来鲜嫩中还带着微微的甜味。

    蔡襄知道,这才是虾仁的本味,轻盈可口。再加上做菜时用了点猪油,那丰腴滋腻的香气和轻盈微甜的口感混合在一起,那感觉恰似一位二九佳娘,成熟初生而青涩尚存。

    筷子轻点桌面:“妙,妙不可言的美味。”

    “味道是不错,不过好像还没到你说的哪一步”包拯似疑似问。

    “包大人,你没牙了,已经品不出美食的妙味。”

    “哎,老夫已经成了无齿之徒”包黑子也难得开了个玩笑,可见他今天的心情也是挺愉快的。

    赵丛郁张开嘴,指指自己空落落的牙床笑道;“那本侯与你是同党。”

    蔡小紧机灵的马屁跟上;“老骥伏枥,您二位还要多担戴。”

    “这小哥说得好,赶紧的,让胡不为上一道软烂的菜,今天要是包大人不说好吃,那胡不为就不配食神的美誉”这是李彤在给胡不为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