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05 盛况空前的开业 一

    清早,祥符县捕头刘凡从位于南城的家里走出来,疾步向北面不远处的麦香居走去。

    今天是这家店开业的好日子,好几天前就把小广告张贴的满大街都是,几乎可以说做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小广告上还说,今天开业大酬宾,所有消费一律打八折,他估计今天的人肯定不会少。食神的手艺,又是面向广大市民阶层谁不想尝一尝。

    一阵冷风迫的他紧了紧身上羊羔皮的背心,骂道“该死的北风,倒是冷得厉害,但愿今天麦香居尝鲜的人能少点,也好减轻些压力。”

    祥符县;也就是京城,但凡要是出点事,说不定就能直达天听,县衙上下谁也马虎不得。

    拐弯上了御街,刘捕头远远的就看到了麦香居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以及招牌下黑压压的人群。

    他的心不由得抽紧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今天天气这么冷,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麦香居在吃早饭。”

    脚下不由得紧走几步,很快就来到麦香居的门前。看了下天色,刘凡估计距离开业的辰时就快到了,就算忙也只不过一小段时间而已。

    隔着人群,刘凡看到装修一新的麦香居大门关的紧紧的,店堂里尚空无一人。好多人还在议论今天食神手下的麦香居,会推出啥有特色的美食。

    刘凡不管什么吉时,他只想把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卸下,心说“门口已经聚拢了这么多人,你们倒是早点开业啊。”

    再说麦香居的后院,同样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外头屋檐下一排五个定制的铁皮炉子,炉子上各安放着的一口大铁锅,每口铁锅上都摆着的三摞小蒸笼,在熊熊炉火的燃烧下正撒发这乳白色的蒸汽。

    新店开张,就连陈富贵也赶过来帮忙,他负责指点曹大成;潘虎两个炒面浇头的。

    屋里好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在包饺子,,而四个专门负责擀面的已经是满头大汗,依旧还在奋力擀面。

    另一边的竹匾里堆满了已经切好的面条,一层一层用长木条给架起来,堆得老高老高。

    胡不为认为这还不够,还要他们继续加油,说不能让客人等的时间久了,这不是待客之道!

    “东家,吉时已到”陈斌过来递上一条干净的白毛巾提醒道。

    净脸擦手后,胡不为振奋精神:“走,开门迎客。”

    走到大门口,胡不为根本不用看,只需听听外边“嗡嗡嗡”的喧闹声,就知道等候的食客们绝对不会少。

    回头看了下店堂里,身后是排成两排,一身青衣小帽;肩旁上搭着白手巾的伙计,还有老掌柜邹锡官,也已经满脸笑容的站在柜台后边做好了准备。

    开新店啊,昨晚上他乐的大半夜都没睡好,满脑子想的就是半年前他赋闲想在家的时候,唯一的念头就是小混混胡不为能浪子回头就不错了。

    哪里想到过老天开眼,胡不为不但改邪归正了,而且还创出从来没出现过的美味冰激凌,还吃到极点的拉面,以及需要提前预定好几天才能吃的上的私房菜。

    哦;还酿出了全大宋谁也酿不出的葡萄酒,还有现在正在酿造的苹果酒,等于是赤手空拳闯出了一条赚钱的康庄大道。

    这还不算,胡不为还结交了赵世将曹评等四个京城最顶级的勋贵,还给皇帝做御膳,给皇后制定菜谱,敢和宰相甩脸色。

    有这等本事的,全大宋又能有几个?

    “邹伯,时辰到了没?”胡不为扭过头问道。

    邹锡官朗声回答:“吉时已到,开门迎客。”

    站在门口的胡不为“哗”的一下,打开了大门,“各位食客,欢迎光临麦香居。”

    霎时间,等待已久的食客们蜂拥而入,把胡不为都挤到门边上去了。

    进来的人太多了,把大门口都堵死了,胡不为高声提醒:“慢点,注意安全!”

    “莫要挤伤了人,慢慢来,大家都会吃到的”刘凡高声叫嚷着,想让拥挤的人群疏散开来。

    可惜他一个小捕头的喊话,没几个人在意,人群依旧像往店里涌。

    不过眨眼功夫,刘凡就听到店堂里胡不为在朝他喊话:“刘捕头,店里已经客满,帮忙拦一下。”

    “唉唉”刘凡忙不迭的答应下来,张开双臂把麦香居的大门给拦住,“对不住了诸位,店里已经客满,还请稍待片刻。”

    有客人立马就不满意了,说:“这才多少时间,已进坐满了?”

    “不骗您,真满了”刘凡一个劲的解释。“想吃食神的手艺,就要有耐心,您没见到小胡子掌柜的私房菜,那还要提起几天预定呢,等这一小会算什么。”

    进店的有一百多,可这会时间店门口又增加了好几百,刘凡有些忙不过来了。心里一个劲的在埋怨他另外两个搭档,陈三,猴子:“这俩小子难道睡死了,怎么还不过来。”

    他只能向胡不为救援:“小胡掌柜,这里人太多了,请帮忙维持一下次序。”

    好在胡不为一口应下了这个本不是他分内的闲事,一会和这个聊两句,一会又和那个谈一阵子,算是将将把人群的躁动给安抚住了。

    不过也是忙,他心里也高兴,因为他知道胡不为是个很讲道理的人,看到自己一个人这帮忙碌,少不得要招待一顿很好吃的。

    随着食客们的下单,一会时间,麦香居的店堂里就散发出来的阵阵诱人的鲜香之气。勾引的还饿着肚子的刘凡胃里一阵咕咕乱叫,口水也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刘凡还踮起脚尖朝店堂里看,看到里边的座位上已经坐满了脸上流露出享受之色的食客。“好香啊。怪吸引人的,俺也饿着肚子,也想进去尝尝鲜,可惜咱责任在身,身不由己啊。”

    呼”又是一阵冷风吹过,把麦香居店堂里的香气也给带了出来,刘凡更觉得饥肠辘辘,对坐在店里食客们也愈加的羡慕。

    还有人大赞麦香居的蒸饺:味道好极了,也有人说麦香居的面条特有味,是从来么吃过的还味道。

    “蒸饺,面条”刘凡把这两道被人称赞的面食牢牢的记在心里,“等会我也要点这两样。”

    外边就有人不甘心了,:这帮家伙倒是好福气,他们在暖和的店里慢悠悠的享受,爷可是饿着肚子在外头吹西北风。

    等了有好长时间,总算是有人吃饱喝足,从店里出来了。

    刘凡看到那是县衙唐县令的师爷顾先生,他也抱着一颗好奇心凑过去问话。

    “顾师爷,你吃好了?”

    “嗯。”

    “您今天都吃的什么,味道又如何?”

    顾师爷咂咂嘴,既像是在回味;像是在做诗,挣扎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哎,味道好的没话说,等会你自己尝了就知道了。”

    顾师爷是唐县令眼前的红人,刘凡不敢得罪,看到他走远了,才将心里的不满给说出来:你这话不是等于什么也没说吗。等我尝了就知道,我吃过了还用得着问你吗?

    “就是,满嘴废话”边上忽然有人出声。

    刘凡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他今天的搭档陈三,旁边会站着又矮又瘦的猴子。他气呼呼的质问:“你们怎么才来?”

    陈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真是奇了怪了,我们也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的人。

    “好了好了,都干活吧”刘凡没好气的说;“这家店背景硬的很,想要吃白食就得好好干。”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吆喝“都让让,马车来了。”

    坐马车来的,这种人非富即贵,可不是刘凡这样能惹的起的,三人奋力把聚拢在门口的人让到一边。

    五辆马车相继而来,到了麦香居的大门口停下,随后就是几个大款模样的财主老爷从车上下来。

    就看到胡不为急匆匆从店里跑出来,朝着几个人拱手道:“张老板,王老板你们也来了,真是折煞小弟了,快里边请。”

    刘凡心说;胡不为已经算得上是汴梁城的大款了,能让胡不为自称小弟,看来这几位的身价估计和胡不为应该是平等的。就是不是到他们到底是谁。

    刘凡这个把头的职业病又犯了,心里一个劲的嘀咕“这位都是谁呀?”

    站在大门口,看到这五位大老板被胡不为直接引到二楼的雅座,他心里更加肯定刚才的五位应该是豪富级别的人物。

    抽个空,刘凡问麦香居的老掌柜邹锡官:“那五位老板是谁呀,吃个早点还摆那么大的谱。”

    “他们呐,是大宋朝排名前五的大老板,腰板比城墙还要厚。”

    “厉害”刘凡这才明白过来,人家是有这个能力摆出这样的谱。

    这一波刚进去,外头吹吹打打又来一大群贺喜的。

    刘凡是汴梁城的捕头,在京城这地方当捕头不比其他地方,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熟悉人头,知道哪家铺子那个是掌柜背后有什么背景,这是他最基本的业务知识。

    刚才的这一波老板,他基本都能叫得上名字,都是汴梁城数一数二的大商铺的老板。

    有号称京城第一酒楼樊楼的掌柜姚成亮,城里老字号铜器店的老板张玉良,还有胡家老店对门天香楼的掌柜白思文,鸿运楼的掌柜施大发。

    剩下另外十几个长得肥肥胖胖老板模样的人,也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也都带着礼物前来,脸上还堆着近乎谄媚的笑容。

    不过这些老板是不是认识他刘捕头,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波人同样也被胡不为迎接到二楼的雅座,很快,刘凡就听到楼上传来的朗朗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