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一百 庆功宴 中

    好多人都纳闷呢了,你老包到底想说什么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昨天有不少人上书朝廷,说胡不为善于生财,眼光独到,有经时济世的大才,应该为朝廷所用!”

    接着包拯又来了一句惊人之语;“陛下已经着新任吏部的毛尚书研究此事!”

    在座的这下都听明白了,胡不为要当官了,可他才17岁的毛头小子啊。这是祖坟头上冒青烟,这得多大的运气啊,简直是好的逆天了!

    不但是张长海这些商人羡慕不已,就连身为皇后亲侄子的曹评,也非常眼热,这是要做文官呐,而且是深受皇帝信任的实职文官,前途无量!

    受人信任,内人追捧,胡不为起初心里也美滋滋的,可后来一想,问题来了。

    开玩笑,一个初入官场的小萌新能给多大的官?

    给个大官绝对会有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不那些烤熬年头爬上来的庸官昏官甚至还会不满意,骂娘。

    还有富弼会怎么想,会不会在公务上和我扯皮,乃至背后捅刀子,政务还要不要办了?

    要是还给个芝麻绿豆官,想要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不知道要熬到那一天,要跌多少回。

    再者说,自己满操办汉全席的理想还没实现,这就去当官,理想那一天实现?

    胡不为起身,朝皇宫方向拱拱手说“包大人请您替我感谢陛下的好意,小子还没有被这点小小的成就冲昏头脑,自量德薄才浅不足以为君分忧,就多谢陛下的厚爱了。”

    赵世将听了大为惊奇,对身旁的李亮说;“他这是拒绝了,为什么,他这是为什么啊?多少人削尖了脑袋,连做梦都想要个一官半职的,他怎么会拒绝的那么干脆?”

    曹评干脆走到胡不为的身边,用手拍拍他的肩膀;“贤弟,你是不是欢喜过头,说错话了?”

    “没有,我很清醒,我说的是真心话!”

    “额”曹评心里郁闷的要死,心说我这是白替他解释了。

    主桌上的曹佾等人都是有城府的人,知道胡不为待会自会解释,但李亮不是,他从来没做过官,又是纨绔的脾气。

    他大声的嚷嚷:“胡不为傻啊,当官多好,出则吆五喝六,入则手掌权力,威风的紧呐。”

    李彤立马大骂“你个混账,此地哪有你说话的地方,你以为做官和你当纨绔是一样的吗?还不给我闭嘴。”

    蔡襄也劝了胡不为一句;“朝廷困窘,急需你这样的人材,你要是来了,也能帮我分担点压力。”

    他又指指自己头上的白发:“你看看,这都是愁出来的。”

    胡不为一看,蔡襄的头上是长了好多白头发,脸上还有深深的皱纹,连气色也很不好,和他在赵家做冰激凌时第一次看到他相比,明显的苍老了许多。

    遂开玩笑说:“我还没娶老婆,更不能入朝为官了,不然一个满头白发的少年,谁家的姑娘会嫁给我?”

    赵宗麒:“莫非你是嫌弃我等庸庸碌碌,不愿与我等同朝为官?”

    胡不为心说,你这是怎么话,我有那么清高吗,这话流传出去会引起公愤的。

    他走到蒋云仙他们一桌,拍拍蒋的肩膀:“蒋大人已经在翰林院枯坐八年,像这样的大才还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小子我何德何能敢于他们这八位大贤并排。”

    赵丛郁听了,忍不住在心里为胡不为叫好。这句话说的太漂亮了,不但抬举了那一桌的八个芝麻官,替他们报了委屈,还把自己不想当官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

    同样是一句话,胡不为的这一句,就能让很多不得意的芝麻官对胡不为产生极大的好感,因为胡不为替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蒋云仙激动地嘴唇都哆嗦了,起身说:“贤弟你说错了,是我等不堪大用,更谈不上是大贤的称号。”

    越是这样,胡不为越是想替他们扬扬名:“八位哥哥,你们怎么不是大贤,你们是东华门外唱过名字的好汉,这句话还是韩琦亲口说的。”

    越说越心酸,蒋云仙眼泪都快下来了,低低的说了声:“惭愧。”

    包拯一看场面已经变成诉苦大会,招揽胡不为的事算是黄了。想要让胡不为入朝为官,必须要先让这八位升升官,这怎么可能。

    胡不为就看到包拯又对着身边的赵宗麒耳语了两句,这家伙又有了言辞:胡不为,做商人乃是贱业,整天斤斤计较,富裕的只是一人一家而已。

    而你要是当了官,就能真正的兼济天下,为君父分忧,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是何等的荣光。

    胡不为估计,包拯和赵宗麒两个大概是领了皇命来的,不过你但这我这个老板的面说做生意的都是贱人,那我可要跟你说道说道。

    “郡王爷此言差矣。”

    “哦,说说,要是有道理,本王一定支持你。”

    对此,胡不为早有准备:孔门72贤人中的子贡就是个商人,孔夫子也没说他贱啊。

    “说的太对了”张长海他们五位豪商听了都感激的不行。

    刚才赵宗麒说他们都是抄贱业的,他们是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了胡不为的帮忙,应该能换回一点面子。

    赵宗麒心里一想,还真的是那么回事,自己绝对无法反驳,他只能继续听胡不为说话。

    胡不为继续说道:再说商人,那是普天之下少有的几种苦活之一,常年出门在外,风餐露宿这就不说了。你别看他们整天斤斤计较,可他们要是遇上酷吏,或许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我再问你们一句,你们可有听说过商人篡权夺位的?

    不用别人细想,胡不为自己我解释:我知道有权臣篡位的,比如三国时的曹氏父子,再有外戚篡位的,比如西汉末期的王莽,隋朝的杨坚。

    还有武将篡位的,那就更多了,李渊算一个,前朝的朱温也算一个,接下来的几个小朝廷都是如此,可就是没有一个商人篡位的。

    可见商人都是好人啊!

    粮食丰收,谷贱伤农,必须要有商人来转运到别处,开办产业,同样也要雇佣工人,这也是在富裕自己的同时帮助别人,你们看看多好。

    蔡襄说:“一家大都是雇佣几个而已,没多大意思。”

    “一家不多,十家许多”胡不为提醒众人:“诸位想想,就说整个汴梁城,有多少家酒楼,多少家客栈,又有多少家布庄杂货店,加起来就多了吗。”

    蔡襄是管钱的,他对这些非常熟悉,细想之后不由他不承认,还确实是这样。

    胡不为:“诸位,你们再想想,整个汴梁城上百万的老百姓有几个靠种田过活的,还不都是在当伙计养活一家老小。”

    “还真的如此”包拯不由得开口同意胡不为的说法。

    蒋云仙本来就是和胡不为站在一条战壕里的,现在听了胡不为的这番话,顿觉振聋发聩,眼界大开。

    “贤弟,你说的很有道理,让我等又有了一种全新的看法,看来我们都错怪了商人了。”

    胡不为“那当然。蔡大人;包大人你们想想,要是没有豪商,赈灾的拍卖会还能举办吗,就算强行举办了,谁又买得起?”

    张长海激动不已:“胡老弟说得好啊,难怪你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是真心的佩服你。”

    “你说的还好,汴梁城的繁华已经到了顶点了,就凭你准备新开的麦香居,又能在招收多少雇工?”赵宗麒冷冷的说。

    “要说汴梁城的繁华,确实如此,但要说繁华到了顶点,郡王爷,我认为还有待商榷,还有更繁华的余地。”

    包拯惊愕不已;“还能更繁华,那要到什么地步?”

    在这个屋子里的都在想,汴梁城已经够繁华的,白天是买卖城,到处都是做交易的。到了晚上,更是不夜城,遍地灯火辉煌,还要怎么富裕?

    胡不为仅仅说了四个字,“流,金,淌,银。”

    流金淌银?

    所有人都对胡不为的这四个字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屁股下的位置不同,想法也各不相同。

    这是何等的奢靡,包拯这个道德居士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而对于新任开封府尹赵宗麒来说,他看到的确实政绩,蔡襄更是看到了源源不断流进的税收,最好是能把空虚的国库给填满才好。

    对与钱越多也好的纨绔李亮来说,他看到的是广阔的钱景,是一条铺满金砖,闪闪发光金色光芒的大道。

    张长海他们也在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在其中跟着混点汤水,小赚一笔。

    赵丛郁内心也是吃了一惊,心说这下子的野心可是够大的。

    东家的野心越大越好,这是张玄智的想法,不枉我从洛阳来投靠他,我的运气真好,能够遇上这样难得有雄心的明主。

    赵世将问了一句;“莫非你又有了什么赚大钱的计划?”

    “对,夏天买冰激凌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

    张玄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心说开钱庄啊,东家真的还记得这件事。

    “莫非又是做吃的?”赵宗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