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八十三 满城尽嘲胡不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为了银子,由牛大力带路,胡不为亲自去了一趟城北的御果园。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一路走来;满眼秋色。

    路旁的大树,树叶黄绿夹杂,风一吹,金黄色的叶子纷纷扬扬的落下。远处的田野里,金黄的谷子笑弯了腰,火红的高粱在随风起舞。

    路过小村,还能看到从院墙上探出头的柿子树和已经成熟的酥梨,放眼望去都是一番成熟的景象。

    过了半途,就能看到远处出现两个灰黑色的小点,随后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高。

    到了地头,胡不为看到所谓的两山加一谷,不过是两座相连的小山而已,小山还真的是烂石山,海拔也不高,估计最多也就是一百多米的样子。

    走近了看,山上匍匐着好多也野生的葡萄,有的葡萄藤已经有成人的手臂粗细,茂盛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是给小山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藤蔓见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红中透紫;像是紫色水晶打磨出来的一样,紫的发亮。还有的葡萄山还挂着一成白霜,那是附着的野生酵母,想要酿制葡萄酒就只有靠它。

    胡不为伸手摘了一粒想尝尝味道,牛大力就劝说这葡萄口味不好,有点酸涩。

    尝了一下,味道果然如此,心里越发的满意。

    牛大力还不知道酿酒的事,说:“东家,这么一大块地要来没用处啊”

    “有用,我还想靠它做酒呢。”

    “这葡萄有不甜还带着涩味,还能做酒?”

    “当然,好吃的葡萄不能做酒,做酒的葡萄不好吃,明白吗。”

    从山脚一路望山顶走,沿途还看到几个泉眼,清澈的泉水缓缓流出,滋润了山坡上的葡萄。黄泥多的地方,还长着一丛丛的山楂树,半熟不熟的果子挂满了枝头。

    爬上山顶,极目远眺,还能看到汴梁的北城墙。胡不为忽然诗兴大发,憋了半天才憋出两句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城楼。”

    牛大力随即马屁跟上:“东家,你又作诗了。”

    “那是唐诗。”

    “哦,这首诗的名字叫‘唐诗’。”

    胡不为眼睛翻了半天,想想还是算了,和这个文盲没啥好说的。

    再从小山的另一面下山,山坡上还是有很多成熟的葡萄,有熟透的已经滚落到地上了。心说:动作要快呀,万一来一场秋风秋雨什么的,果子全掉了就没得玩了。

    另一座小山上情况基本类似,也长着很多的野葡萄,这边的葡萄还有好多没成熟的,胡不为估计这大概是晚熟的品种。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这座小山上长有不少的野苹果树,没人打理之下,苹果树都长得有一人多高,树上还挂着好多鸭蛋大小的青苹果。

    “东家;这里的苹果味道也不好”牛大力的马屁又来了。

    胡不为心里盘算:等葡萄酒做完了,正好还能接着做苹果酒,还能再小赚一笔。嗯,刚才那座山上的山楂也要利用上。

    做糖葫芦?

    不行,糖价太贵,一串糖葫芦就算用半两糖的话,成本最少也要将近30文,平常人家的小孩是吃不起的。

    还是摘回去交给花生米作坊做山楂片好了,反正那个作坊的产品都是卖个有钱人的,除了当零嘴外还能有消食的功效。

    看完了山,还要看看水。

    两座小山的中间是一个泉水汇聚的小湖泊,湖水非常清澈,。湖岸紧连着山脚,一点开荒种地的机会都没给胡不为。

    不过小湖的浅水处还站着一根根落了叶子的荷梗,这就是说明夏天的时候这里一定有荷花,自然也会有藕。

    胡不为盘算了一下,春天养鱼,夏天采荷,秋天收藕,这个小湖泊的利用价值非常大。

    高兴之余,胡不为还笑话富弼:哈哈富弼是个有眼无珠的宰相,把一座宝山白白的送我。”

    回城的时候,胡不为又给牛大力分派了任务:你回去后立马去鲁山记,把昨天订购的坛子都给取回来,另外看看其他人家有的也给买回来。

    我呢去找赵家曹家去借马车,明天咱们一起把山上葡萄都摘回来。

    “人呢,摘葡萄的人呢?”

    “马军营里流民多的是,只要管饭要多少有多少。”

    回城后两人分工,一个去取大缸,一个去马军营招收流民看守御果园。。。。。。

    晚上,邹锡官听说胡不为要酿制葡萄酒,心急火燎的的跑过来,劈头盖脑就是一顿埋怨。说他这是彻彻底底的败家,不好好的守着祖业搞这些外行事干什么。

    邹锡官是自己最信任的老员工,他说话胡不为只能默默的忍受着,等他说完,才安慰说自己是有信心做好的。

    “哎,你既没有秘方;有没有绝活,怎么可能做出好酒来?”

    胡不为也不能说自己技能是系统教的,只得谎称是他老爹传下的秘方上记载的,拍着胸脯保证这次一定能做出好酒!

    邹锡官依旧半信半疑,好在救兵张玄智过来了,好说歹说把这老倌给稳住了。

    第二天中午还没到,一车接一车的葡萄酒已经送到厚德坊的胡家。

    工厂化酿酒的葡萄其实是不用洗的,不过胡不为这人爱干净,他认为洗洗更健康,运回的葡萄还是用清水冲洗了一下,晾干。

    但是绝不能又搓又揉的,这样会把粘附于葡萄山的酵母菌给洗掉,这样就没法酿酒了。

    随后还要把葡萄一粒粒摘下,放进木桶里赤脚踩的稀烂,对;别嫌脏,就是用赤脚踩。

    再倒进大瓷坛子里,盖上木塞发酵。

    头一两天还没人知道,可过了三四天,一车一车的葡萄往胡家运,这事自然瞒不过城里数不清的闲汉,跟着大车走了到胡家之后,满城的人都知道胡不为在家里酿制葡萄酒。

    于是,满城的人都在嘲笑胡不为,认为这是在瞎胡闹。

    赵世将跑来了,“老弟,你这是玩真的?”

    胡不为掀开大缸的盖子;“你看看,当然是真的。”

    “老弟啊,你那么忙又要管拉面馆,还要筹备私房菜,酿酒的事弄个一小坛子试着玩玩就行了,别搞到最后累得要死还一事无成。”

    “没事,我有信心,你就等着收钱吧。”

    晚上,苏轼也来了:“胡不为,还是不要搞了,很难的。你要知道我查了一天的文献,从前唐开始就没有一个人成功的酿制出葡萄酒,你确信能成功?”

    “当然,我要对得起你们送来的银子。”

    “哎呀我说的不是银子,而是城里人都在看你的笑话。”

    胡不为拍拍身边的酒坛子;“等我的酒成功了,笑话就变成羡慕了。”

    “额,你真是个倔脾气,好了,祝你成功。”

    胡家老店隔壁的铜器店老板张玉良;“小子我要提醒你,你是御厨,不是皇家酿酒师。”

    一脸这么多人都来劝他,胡不为颇为沮丧,心说:怎么就没人相信我呢,老头哥挣的会酿制顶级的葡萄酒。“老伯,请相信我,我也能成为顶级酿酒师。”

    “嗨,你个败家子哦。”

    鸿运楼;施大发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把满嘴的饭都喷到菜盘子里:“什么,胡不为还会酿葡萄酒?哈哈哈,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他恐怕忘了自己是谁了,还真以为有点金手不成。”

    樊楼,姚成亮吩咐手下:“去,拿一壶最好的葡萄酒给胡家老店送去,就说自要胡不为能做出这个味道,我出高价收购。”

    “呵呵,异想天开”这是富弼的看法。

    住在驿馆的赵宗麒一脸轻蔑:“这家伙是穷疯了,这种事也想得出。”

    某天早上,胡不为去封丘门外的早点摊上吃大饼油条,摊主秦婆子是第一批学出手艺的灾民,封丘门外这块摆摊的地点,也是胡不为亲自挑选的。

    目的吗,自然是方便自己能换着花样的吃早点。

    见到大恩人,秦婆子一家自然是殷勤有加,刚出炉的烧饼,香脆的油条,热气腾腾的豆浆流水介的端上来。

    秦家在南阳本就是做早点的小贩,现在又经过胡不为的亲自培训,手艺当然绝对过关。胡不为吃的非常满意。

    四处张望了下,看到还有人在排队,心里也就放心了。

    还没享受多久,就听到有人大喊一声:“你们看,小胡掌柜来了。”

    顷刻间数十闲汉立马围拢上来,七嘴八舌的问:“小胡掌柜,你家的葡萄酒做的怎么样了?”

    “还在发酵。”

    “胡不为,酿葡萄酒是你家秘籍里记载的,还是你做梦的时候瞎想想出来的?”

    “什么话,当然是秘籍里学来的。”

    还有人问:“胡不为,有人说你不是在酿酒而是在酿醋,你怎么看?”

    这话太损了,胡不为气的血压至少蹿升了50单位:“谁说的,等我酿出了好酒,我给他灌醋酸死他。”

    “额,听说的,听说的。”

    消息传到皇宫,赵祯沉思许久,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胡不为至少还敢想敢做,而今朝廷用度日益窘迫,富弼连想都不敢想,太不思进取了。”

    “就是,这老小子现在满脑子就是整人”卢若愚忍不住也插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