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七十 一 都是影帝

    拉面推出的第四天,也就是八月十一,这天中午,胡不为还在店里吃面,就看到赵世将的贴身家将赵九急急忙忙的跑过来。

    看到赵九,胡不为就知道朝廷又发生大事了,赵世将的消息灵通,每次朝堂上发生什么事,都是赵九过来报信。

    他满心期盼会不会是陈正官的事情,要是他的事就好了。

    赵九告诉胡不为,说是今天早上,御史陈正官上折子弹劾和国公赵宗懿事本朝最大的奸臣,罪名就是刺探皇帝的行踪,有窥测神器妄想谋朝串位的念头。

    还说这次水灾就是因他而起,这是上天给予大宋的警示。

    皇帝当场暴怒,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赵宗懿犯了小错已经被禁足,已经受到了惩罚。而今陈正官又要上书弹劾,纯属捕风捉影,离间宗室感情,要他当着朝臣的面收回折子,并罚俸三年。

    结果陈正官愣是梗着脖子一步不退,扬言朝堂上出了的奸臣,必须要清除才能安定太平,气的皇帝拿起龙书案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

    后来皇帝让人将他叉了出去,这家伙竟然在午门外跪地痛哭,把额头都磕破了,鲜血淋漓,现场惨不忍睹,好多大臣都在劝他认错。

    赵九走了,胡不为心里一紧,觉得赵祯的口气好严厉,会不会是自己会错了意,反倒是害了陈正官?

    陈正官是御史,本就有风闻言事的权力,现在要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收回折子,这就等于当面打他的脸,这个御史也算是做到头了。

    至于罚俸三年,相比于退回折子,反倒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处罚了。

    再一想,前天卢若愚过来得时候,自己曾经当着他的面,把让陈正官弹劾赵宗懿的事说了,卢若遇不是还说很好嘛,今天怎么又忽然翻脸呢?

    接着往下想,赵祯号称仁君,据说包拯和他争吵过,连口水都喷到他的脸上,也没见受到什么惩罚。

    今天为啥反应如此激烈?

    细想了个把小时,胡不为才彻底的明白喊过来。心说自己的政治思维真的太差劲了,还好没当官,就这思路就是当了官也很吃力。

    等到了下午两三点,店里的生意也清淡了,胡不为提着一罐子拉面去了午门。

    离着老远,胡不为就看到好多官员围在一起,估计人群的中心点就是还跪着的陈正官。还有一阵声嘶力竭的呐喊声传来“陛下,奸臣不除,国无宁日。”

    胡不为笑道,好厉害的演技,嗓子都哭哑了,这份“忠心”天日可鉴。

    挤进人群,胡不为看到陈正官依旧还跪在地上,样子已经是灰头土脸,额头上还有一块巴掌大已经凝结的血迹,看上去还真的有几分惨不忍睹的感觉。

    “陈大人,您这是何苦呢”胡不为提着瓦罐就蹲在陈正官的面前,用微不可见的动作点了点头,手上握紧了拳头示意他坚持到底。

    “朝堂上的事我不懂也不想懂,您先吃碗面,等会要有力气继续哭。”

    陈正官披头散发状似疯魔;“我不吃我要绝食,陛下一天不把赵宗懿这奸贼法办了,我就跪死在午门!”

    “赵宗懿真这么坏?”胡不为还做一副天真状四处询问。

    围观的官员们都白了胡不为一眼,这家伙是真傻还是假傻,事情的源头不就是从你这儿开始的吗,赵宗懿是好是坏你还不清楚?

    不过陛下已经痛骂了陈正官,看样子已经是对赵宗懿网开一面了,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谁还敢再去触这个霉头。

    “陈大人,一顿不吃饿得慌,您还是吃一点吧”胡不为继续劝说。

    “我不吃”陈正官忽然站了起来,还把胡不为的瓦罐“咣当”一下给扔了。

    好多人还在疑问,心说这是怎么回事?

    陈正官已经抬脚往外走,嘴里还嚷嚷说我要与赵宗懿这个奸佞同归于尽,还大宋朗朗乾坤。

    胡不为连忙快跑几步将他一把抱住“使不得呀陈大人,您会坐牢的。”

    其他的官员这时也反应过来,拉的拉劝的劝,“陈大人,冷静冷静。”

    陈正官还在奋力的嘶喊,都别拉我,我要手刃了这个奸贼!

    说着说着,陈正官的眼泪都下来了,“额”的一下,竟然晕死过去了。

    于是,拍背灌水掐人中,午门外又是一阵忙乱。

    一会时间,从宫里出来一队人,走近了胡不为才看到,原来还是卢若愚在带队,身后还跟着几个侍卫。

    那些个官员们看到有侍卫来了,还以为是皇帝气极,拍侍卫来吧陈正官抓到大牢里去,吓得都远远的离开了,生怕自己会沾染了晦气。

    哪知道卢若愚看了下陈正官说:“把他送回去,再让太医院去他家瞧瞧,可不能就这么死了。”

    一场风波算是化解了,众人全都散去。

    卢若愚又对胡不为说,皇帝让他去陈家慰问一下劝他莫要胡来。

    说完,还给他使了个眼色。

    胡不为这下彻底放心了,自己的感觉一点也没错,赵祯这哪是让他去劝说的,分明就是让他鼓励陈正官跳的更欢。

    现在就去陈家不是时候,陈家肯定忙乱的一塌糊涂,还有太医也在有些话不大好说,胡不为索性先回拉面馆,等晚饭前再去,这样方便说话。

    路上;胡不为为还在想,我这回帮了赵祯那么大的忙,也该赏我点金银了吧,要是给我几家铺面也是不错的。当官,现在还真的不合适。

    傍晚时,胡不为到了陈家,他算的很好,这时候他家正好没外人。

    被陈正官的老婆带进内室,胡不为看到陈正官像个孕妇似的,头上包着手巾躺在床上,看到了最想看到的人,他眼神顿时就亮了。

    胡不为扫视了一下屋子,陈正官立马明白,让他老婆出去看门,谁也不让进来。

    私下里胡不为就不会在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直接说陛下通过卢公公给我传话,要我来看看你。

    嗯,估计是今天你的折子没人响应,希望能来了大动作,再有很多人跟进,这样他才好有所动作。

    说完这些,胡不为深感赵祯才是真正的影帝,老戏骨,当然,陈正官的演技也是挺不错的,新人奖要是颁发给他非常合适。

    陈正官问我还要怎么样才算是大动作?

    胡不为想想,就按你在午门是说的那样,你去濮王府叫板,最好是激怒他们。

    “你是说苦肉计”陈正官忽然想到。

    “对,你骂的厉害点,最好被濮王府的人打一顿。”

    “要说我被他们打死了怎么办?”

    “他们敢!再说了,你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只有向前不能向后!”

    陈正官咬咬牙:“好,为了将来的富贵,我只能赌一把了。”

    “富贵险中求,加油。”

    胡不为忽然想起余有水和他赌豆腐熊掌的时候,他是一路走好一路敲着铜锣,当时还真的吸引了好多围观者,他又把这个好方法交给的陈正官。

    晚上,消息传来,陈正官真的带着铜锣敲敲打打的去了濮王府门前骂战,污言秽语一大通。

    赵宗懿感觉太好,还错以为皇帝驳回陈正官的折子,是真的原谅他了,还派出家丁把陈正官痛打了一顿,

    还洋洋得意的当众说,这就是离间宗室的下场。

    胡不为得到消息,一拍大腿说事情成了,又让人赶紧给赵世将传话,要他明天一定上折子弹劾赵宗懿,写的越是危言耸听越好。

    果然,第二天弹劾赵宗懿的折子想雪片一样飞到赵祯的龙书案上,这回没人提赵宗懿刺探皇帝行踪图谋不轨之事,反倒是说他纵容家丁殴打朝廷命官,说这样子要国将不国。

    皇帝非常痛心的说,你们这是要朕朝宗亲下手啊,不准!

    第三天,更多的折子送到,都快要把赵祯的龙书案给淹没了,一干御史主事等官员纷纷请求皇帝处罚殴打官员的赵宗懿。

    又哭又闹,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没法子”,皇帝只能把和国公赵宗懿“派”到衡阳仁团练使。

    随后,赵宗懿的父亲,就是那个曾经当过一段时间太子的濮王赵允让,也上折子说自己年老体弱要乞骸骨,辞去了大宗正和三司使的职位。

    皇帝挽留再三,终于还是抵不过赵允让的坚持,着丞相富弼派人礼送他会藩邸濮阳养老。

    明眼人都知道,濮王一系算是和皇位彻底无缘了,掌管皇室重亲的大宗正的位置,便飞落到新兴候赵丛郁的头上。

    一直都是三司使老二位置的蔡襄,也捡了个便宜被扶正了。

    尘埃落定,胡不为笑骂赵祯这老家伙虚伪到了极点,明明是自己对濮王一系恨得要死,反过来还要假装珍惜手足亲情。

    用殴打朝廷命官的小错误,把赵宗懿远远的发配了。

    墙倒众人推,百官们再接再厉,又比这皇帝把赵宗懿几个已经成年的兄弟也远远的发配了,还美其名曰这天下都是赵家的,派宗室镇守四方最是恰当。

    胡不为自己心里也挺得意的,谁让赵宗懿想利用他当抢使,哼,这就是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