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明疆
字体: 16 + -

第五十章 你们是多缺送死的人啊

    奇怪的是,黑脸大汉并未立即执行方善的命令,而是扭头看向高台中央。

    卓轩很快就意识到,敢在方善面前大马金刀就座的台上三人,其地位自然不在方善之下。

    他在难民营里听落魄乡绅谈起过大同的显赫人物,此时只须用心辨认,就不难对号入座。

    可以将大同知府霍暄排除在外。霍暄品秩太低,岂敢自己入座而让堂堂参将方善站在台边吹冷风?

    不消说,居中那名身着武官常服的人铁定就是大同总兵官郭登!

    去年瓦剌大举犯边之前,大同总兵是武进伯朱冕,阳和一战朱冕与驸马、西宁侯宋瑛一道捐躯,朝廷命广宁伯刘安接任大同总兵。正统皇帝被掳后,被也先挟持到大同城下,刘安放吊桥出城面见朱祁镇,朱祁镇大约是担心刘安冷对自己,道:“汝等勿疑,朕,汝主也。”

    刘安伏地痛哭,大概还说了诸如“可想死微臣了”之类的话,朱祁镇顿时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当场许诺封刘安为侯。

    吊诡的是,彼时郕王朱祁钰已经登极为帝,不经朝廷廷议、朱祁钰下旨,何人有资格给人封侯?偏偏一大把年纪的刘安狂喜之下,竟会得意忘形,擅离大同,美滋滋的跑到京城,声称做了瓦剌人俘虏的正统皇帝命他前来通报敌情,并已许诺封他为侯,请朝廷兑现此事,遂引得朝中一片哗然。

    朱祁钰当时有些发蒙,祁镇大哥呀,你人在虏营,到处观光看风景,一个城池挨一个城池要钱要物,还时不时过把当天子的瘾,小弟我这个皇帝该咋当啊?

    擅离戍地、自请封侯,这是两宗大罪,朝中许多重臣没有含糊,于是,十三道御史、六科给事中交章弹劾刘安,朱祁钰命三法司查办此事,有司论罪当斩刘安,朱祁钰仁心大发,命人将刘安收监,削爵削职,暂时搁置此事。不久京城保卫战开打,当时正值土木堡兵败之后,武勋与五军都督府都督大量阵亡,军中严重缺乏高级将领之际,朱祁钰便命刘安复出,统领一部人马参战,阵于东直门外,戴罪立功,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刘安得以恢复伯爵爵位。

    刘安被收监后,朱祁钰让当时还是左参将的郭登升任大同总兵。

    此刻,郭登身着狮子补服,表明了其一品武官的身份。

    郭登的总兵官头衔分量极重,兼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佩征西前将军印。他是大明开国名将武定侯郭英之孙,身为武将,其诗才却广受朝中名士赞赏,曾随黔国公沐斌在云南参与“麓川之役”。此人年过五十,身材伟岸,长须过腹。

    郭登左侧身着文官常服的那人,应是刚刚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沈固,此人身着锦鸡补服,表明了其二品文官的身份。

    沈固年过花甲,前来大同身负两项职责,即“总督粮储”、“参谋大同军务”。此人身为右都御史,品秩与六部尚书一样,都是正二品。

    郭登右手边那名无须黄脸老者应是镇守大同中官、少监陈公,此人是少监而非太监,品秩虽比不了前任镇守太监郭敬,但实权并不比郭敬小。

    大明军队的制衡体制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文、武、宦官三方一方不缺,彼此互相制衡,各有各的话语权,无人能够独断专行。

    直到后来卓轩才得知,郭登偏偏不愿受制于人,酒色财气四大惹祸的根苗,郭登与前三项毫不沾边,但在第四项“气”上,他却有些率性,先是与镇守中官陈公翻脸,将陈公撵走,后与文官对喷,迫使朝廷调走沈固,并更换了巡按大同的御史。

    还别说,率性而为的郭登总能得到景泰帝的有力支持,并成就了郭登的一番卓绝功业,郭登接连立功,又反过来印证了天子对他的信任是万分英明的。

    当然,这是后话。此刻,加上方善,卓轩一下子见到了大同军中最显赫的四大人物,若非药铺里的遭遇令他耿耿于怀,他肯定会为一介流民能有这样的机遇而激动莫名。

    他激动不起来,凝神一想,察觉到了现场的微妙之处。

    郭登望着远空,不知他在想什么心事;沈固微微垂首,远处的人看不清他的表情;陈公半闭着眼睛,似睡非睡。从这三人的神情中自然看不出什么不对劲的细微之处来。

    可是,黑脸大汉竟然不立马执行方善的命令,而是久久定在那里,似在等候郭登发话或给出暗示,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卓轩的第一反应是:郭登与方善的意见或经常相左,久而久之,迫使左右为难的下属养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式的应变习惯,否则,黑脸大汉就没有理由为了一个轻如鸿毛的小子而消极对待上令。

    时间似乎过了很久,郭登终于扭过头来匆匆一瞥,也不知是否看清了场上人的姿容,就非常自然的别过头去,思维再次登上了他的“远望号”。

    黑脸大汉摇摇头,叹口气,正待发话,忽闻蹄声骤起,两骑人马从校场东侧疾驰而来,引发了现场军士的一阵骚动。

    当先那人是个年轻男子,年龄应该不足二十岁,身着锦衣,唇红齿白,目如点漆,骑在飞驰的骏马上,衣袂飘飘,颇有俊逸之气。

    后面那人身着戎装,腰挎长刀,玉面星目,却是一名女子。

    待离得近了,两人相继驻马,青年男子紧随女子翻身落地,身姿矫健而又不失帅气。

    “林把总,他是城郊一位遭难的乡绅之后,能文能武。三个月前我与他偶遇,后来相识,劝他前来投军,他今日总算答应了。”戎装女子指着年轻男子笑道。

    身为把总的林姓黑脸汉子咧嘴一笑,目光扫向那个年轻男子,看上去好像非常乐意接受戎装女子的吩咐。

    “姓名。”

    “吕良。”

    “年龄。”

    “年十八。”

    “可曾习武?”林把总大概想起了方才那名女子的介绍,意识到此问完全是多此一举,就略显尴尬的笑笑,“留······”

    “用”字还没出口,吕良回道:“习梅花刀八年。”

    “给他长刀!”

    吕良堪称花样美男,又有一个容貌姣好的美女从旁相衬,如画中人一般,故而将全场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而卓轩顿时成了被人遗忘的小瘪三。

    对卓轩的去留,林把总未置可否,所以卓轩站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且被一位帅哥插了队,遭人冷落,心中自然不爽。不过,他与林把总一样,很想亲眼见识一下吕良的武艺,就后退数步,站在场边旁观。

    早有军士取来短柄长刀,吕良接在手上,摆了个标准的起手式。但闻呼啸声起,一柄长刀已被吕良舞得呼呼生风。

    卓轩乃习武之人,自能触类旁通,只看了几招,就认定吕良必将赢得满堂彩。

    “好!”

    果然,观众与场中军士的喝彩声此起彼伏。而吕良不负众望,加把劲力,蓦然间刀影如幻,其状恍如点点梅花。

    “妙!”

    卓轩隐隐觉得,凭这样的身手,加上超凡的容貌,吕良足以成为军中标杆性的年轻勇士!

    吕良刚刚收手,那边林把总就满意的脱口道:“留用,精兵,月给米九斗!”

    月给米九斗?

    九斗米约合一百七十斤,如此算来,一人当兵,能挣得一个正经的身份不说,还能养家糊口!

    卓轩又动了心,也不顾方善有言在先,径直朝林把总身前走去。

    人丛中的柳絮看见卓轩上前,高声道:“我卓轩哥哥武艺高强,身手远在方才那人之上!”

    卓轩闻言就打起了退堂鼓。柳絮呀,吹牛可得分场合,等会我下不来台,到哪找地缝钻去!

    正在入列的吕良略显讶异的转过身来,看了卓轩几眼。陪在他身旁的戎装女子则冷冷盯着卓轩,咧嘴一声轻哼,流露出一脸的不屑。

    你拽个屁!长得再美也不是劳资的菜!被人欺凌过的卓轩对别人的冷眼非常敏感,瞥见戎装女子过分的作态,当即还以厌恶至极的表情。

    见林把总还在迟疑,柳元鼓起勇气道:“卓轩可厉害了,他杀过人!”

    咦!官军与观众齐齐一惊,有几个胆小的观众当下就慌了神,暗中连连后退。

    柳元你个猪队友,吹牛也不打草稿,你这不是把我往沟里带么!卓轩沮丧的定在了那里,一脸的无奈。

    戎装女子的反应快得惊人,柳元话音方落,她就叫道:“还不来人将此贼拿下,押送大同府衙!”

    柳絮与舒展鸿急得直跳脚。

    “哥,你胡说什么呀?卓轩哥哥当初在山中只是教训了那个恶人几下,何曾杀过人?”

    “柳元,你把轩哥害苦了!”

    柳元一咬牙,抽了自己一耳光。

    几名士卒就要上前擒住卓轩,被林把总挥退。

    “小子,军营绝不收容逃犯!你未入伍,咱们不想替大同府衙当家,速去投案自首,若真有本事,我会命人去狱中将你保出来,戴罪立功。你应该知道,眼下狱中堪用的死囚全被军营招募了,运气好的话,你立下战功,可免于一死。”

    卓轩心里直犯嘀咕。娘的,你们是多缺送死的人啊,连死囚都用上了,怎么不派人上街抓壮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