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
字体: 16 + -

第六五章 封王

    其实,秋风也是众头领们所盼望的。不是落叶漫舞的惊喜,也不是秋日凄美的遐想,而是收获时的甜美与怡悦。他们带着喜悦攀上颗颗成熟的果实,拥着成功跳上填满果实的竹筐,伴随甜蜜,添上快乐。给榆园呈现出无尽的甜美与芳馨,展示着“榆园果实遍地熟”的丰收景象。

    众头领们对梁山王李青山的举动不免有些吃惊,心里暗暗提出疑问,他怎会接受一个稆朝廷的封赏呢?

    到底怎么回事?

    不妨我们先了解了解李青山来参加会议的目的。

    说起李青山,又名李连堂,讳称李良才。

    李青山,又名李连堂,讳称李良才。

    对于他的身世,《李氏族谱》有比较明确的记载:“他六世祖讳泽民(字全福)迁至梁山西北十八里许耿楼村南李养渔村,七世祖兴成共生五子:养世、养俭、养义、养仁、养誉。明末清初,九世祖良才因抗粮打抱不平,受腐政所迫,揭竿而起,聚众数千人起义,治罪株连我族,故其八世祖养世迁居耿楼村(今属梁山县杨营镇),次支养俭迁居董家庙,三支养义迁居东李庄,四支养仁迁居尚领,五支养誉迁居王朝刚……”

    李青山出身贫苦农家,以屠宰为业,曾拜靳庄武师梁开云门下习武,性格豪爽仗义,经常接济困危之人,民多依附。举凡散勇流寇、作奸犯科者来投,也都乐于招待,远近闻名。这使他结纳了不少党羽,为以后起义打下了基础。

    清代宋起凤《稗说》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山左大盗李青山,弟明山,素为群大侠,兄弟皆具膂力敢斗,居常窝盗,凡河北、魏博、刑洛与淄青间,驰骑数十成群,掠道路行旅,夺县饷无忌。事发,相率匿青山兄弟所,青山复遣其党赂上下胥吏辈,故沉其案,日久渐阁。前党复山掠他所,千里外攫客物,数馈贻不休。家日益富,而肆恶日益剧。四方亡命徒,争投纳门下,日治酒食轰饮,所谋皆剽夺行事。青山兄弟视财轻,好结欢,无赖遇之者,不惜多金赠,故人乐为之用。”

    崇祯十四年,山东、河南一带连年遭受干旱,加之蝗灾为害,疫病流行,粮食数年失收,人民衣食无着,生活窘迫,惨不忍睹。《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中云:“十四年,旱荒大饥,民父子相食,行人断绝”。《稗说》中也有记载:“崇祯辛已,海内大饥,石米金数锾,河北山左逆旅间,争相刲人饷客,客只身徒手匿足不敢前”。山东的农民起义也纷纷而起,距梁山较近的有:“十二、三年间,有开州人黄小槐者。自号顺天仁义王,有众一万二千,与东阿李云相应,焚掠临清、沂州间……”(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九)。“

    十四年正月甲辰,山东土贼李廷实、李鼎铉陷高唐州。时山东盗起,东平、东阿、张秋、肥城所在皆贼。兖州二十州县,一时啸聚响应,惟济宁、滋阳无盗。京几道梗,省直饷银百万俱阻于兖州。东平州胥吏倡乱,迎贼入居之……三月,泰安土贼十万掠宁阳、曲阜、兖州……”(《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五)。当时的社会现状是造成李青山起义的主要原因,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形势,对李青山也有重大影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诱发了梁山李青山领导的农民起义。

    李青山仗义疏财,帮助贫民买粮与戚家发生争执,一时怒起,抄刀砍死戚家管帐先生,并连杀主仆数人。事发后举刀盟誓,揭竿而起。李青山一呼百应,招集党羽,啸聚梁山。李率数万之众,攻城略池,所至州县,鼎沸数日不息。对李青山起义,《稗说》是这样记载的:“崇祯辛已(1641年),关西盗蜂起,中原数千里,兵燹所在皆是,青山同弟号召平昔党羽,掠取远近马匹兵杖,聚千人据梁山为窠,数出掠村镇州郡,官民时苦之”。而《东阿县志》在“平寇纪略”中却有不同的记载:“青山初,一屠狗儿。先是有王七者,逼于三年之旱,啸聚作劫,青山附之鼠窃……王七遂假号召,数几亿万,距水陆冲,皇华飞鷁之邮梗矣。守者不知可戢,乃具事上闻。一时天心仁爱,悯其情,命有司缓之。王七怯然若服,青山愤其轻于狗也,计擒王七而收其众,称渠魁焉。”

    当时,李青山去大路口赶集,遇到一贫苦百姓和大路口附近的大户戚姓人争执,青山爱打抱不平,遂问其缘由,原来是百姓欠戚姓大户银两,因无钱还债而遭其奚落。

    李青山问明情况,摸摸口袋恰巧未带分文,就在集市上朋友处借了一些替百姓还债,但戚姓人拿到钱后又将其扔到地下,并侮辱青山:你一杀猪屠子,银钱尽是腥味,老子不要。

    青山心头火气,与其争论起来,那戚姓大户仗着离家较近,招来数人围攻青山。

    青山恼怒,加之众人历数那戚姓人借危屯粮等种种恶行,青山决意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怎奈人越聚越多,局面渐渐难以控制,竟致失手将戚姓人打死。

    当时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群情激奋,势如薪火。青山虽失手伤人,毕竟人命关天,在众人怂恿下,李青山无奈聚众起义。

    李青山被拥戴为首领后,在起义队伍中建立了编制,封东平秀才王邻臣为军师、武艺师艾双双为当家大元帅。另外,还分封了黑虎庙元帅、临湖集元帅、戴家庙元帅、梁山元帅、猩猩屯(今兴屯)元帅、花蓝店元帅、肖皮口元帅、油篓山元帅。起义军活动地区,沿运河北至临清,南到扬州的沙河店。

    李青山起义以后,其主要活动就是劫持漕运。自元代开凿会通河,梁山遂成为南北漕运的必经之地。在梁山东北处的安山等地建有船闸,过往船只必须在此排队等候过闸,控制安山闸便等于控制了漕道,在梁山劫漕是十分方便的。对李青山劫漕之事,《明史·张国维传》有载:“崇祯十四年夏,山东盗起,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稗说》中记载劫漕之事较为详细,“梁山素多水,灌莽颇深,与漕渠密迩,安山一带又犄角东南,粮艘至例侯闸,闸层次栉比不断,里即衔尾,维河干又候蓄水盈渠,始放舟。粮艘日集梁山侧,青山令从贼索米,每艘计石,廉其所携货轻重,而什取三,始放箭行,无敢越者。”

    李青山起义,有一定的偶然和被动成分,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致,其主导思想并非为了推翻明朝的统治,而是想借起义引起朝廷重视,通过招安谋求一条实现其抱负的道路。

    所以在他起义后不久,便开始了寻求招安的机会。

    明相周延儒因复官从宜兴沿运河北上,途经梁山。李青山认为时机已到,打算面见周延儒,并通过周达到受皇帝招安的目的。李青山谒见周延儒谋求招安之事,《明史·张国维传》有记:“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稗说》对此记述更详细、更生动,言“会宜兴相公再被召,舟过之,青山兄弟裹甲拥百骑出,列河干请曰:‘传语相公,梁山泊李青山欲造请一言,幸毋相讶。’公不能却,勉就见。青山马上俯身执手曰:‘武人不谙礼,且在野次,愿相公恕我,此地不能多陈,乞相公一临山寨,当有大事相干也。’立命一舆至,舆卒数人促公登。公私度曰:我大臣也,初入国固无利害相加,拒而不纳,饴示惧,已往听之。乃谓仆从曰:‘东平郡吏手版进侯,为语赴李将军约,当来前途尚有谕,少待之毋令遂归。’公至梁山寨,青山预已肃从贼行,列旗帜金鼓,盛其军容以待。纳公座,率头领数十人拜堂下。公起谓曰:‘予奉诏难久留,汝曹有何大事速陈我,苟力可致奚难。’青山曰:‘某等为凶岁所迫,铤而走险,聚至多人,县官岂能忘情我辈。但今天下大乱矣,关之内外,河之南北,兵甲连年。我辈身处父母之邦,邀结子弟,无非守此土以外御耳!相公归朝,乞奏请青山等罪犯,赦其往而录之,愿自当一勇为天子捍山左臂,众所望也。’公慨然曰:‘上悬赏破寇亟,若曹果革心归命,脱得成功,封侯之爵可坐致。予何惜一言收众杰耳?’青山送公还舟入京。”

    周延儒赴京后并未履约,招安之事便杳无音信。

    此时,李青山正为招安和谋求一官半职感到无望,伤心难过,钱财送出去了,没有任何音讯。

    突然接到范县与寿张义军首领梁敏的邀请函,冀鲁豫苏皖的起义军统统到榆树林子聚义起番号选朝廷一事。李青山清楚,自己没有朝廷命,可是机会难得,为了升官发财,当即整理行装出发了。

    当听到稆朝廷封梁山王,心中暗喜,通过招安的途径谋求一官半职不成,能得到朝廷承认的王爷也可以,所以愉快的接受了封赏。

    这可喜坏稆朝廷,见李青山痛快的接受了封赏,常言道;打蛇先打头,只要按住蛇头,尾巴再动也没什么威胁了。其他头领好说。

    此时,他胆子更大了,再次大喊一声:“王俊听封!”

    果然不错,王俊见李青山愉快的接受封赏,常言道;前面有车后面有辄,顺着车辄走不会出错,他学习李青山向前一步道:“臣,王俊听封!”

    说起王俊,字小吾,原籍苍山兰陵,其父迁居费县梁邱,又乾他打死官差,带领饥民造反上山。各路英雄好汉群起响应,先后有苍山县底阁晁家村晁玉光,罗腾乡荣家庄容坦、费县新庄村付曼汉等英雄好汉前去投奔。手下大将又有焦夔卢、夏魁元、李洪斗、李赦斗、相雷朝等。他们相继占领了大苍山、小苍山、花盘山、抱犊崮、尖山、几辈崖、胜山等处。王俊以大苍山为总部,其妹王俏荣据守印盒山。王俊被封为“九山王”。

    他率部在滕县阳庄截劫江南运往北京的饷银,多次打败了前来镇压的官兵。崇祯十五年春,王俊率部南下台儿庄,拦截运河漕粮,缴获大批粮米和财物,官府震惊,不断调兵遣将,前去围剿,被打得落花流水。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兖州明鲁王朱聿海东逃白颜石门一带抗清,王俊受其影响,转而联合明朝将士反清。

    这时,稆自成道:“朕,封王俊为九山王!”

    “谢皇上!”九山王王俊退后一步入列。

    “彭捷听封!”稆自成大喊一声。

    大名府义军首领彭捷向前一步道:“臣,彭捷听封!”

    “朕,封彭捷为冀南王!”

    “谢皇上!”冀南王彭捷退后一步入列。

    “张七听封!”稆自成大喊一声。

    濮州义军首领张七向前一步道:“臣,张七听封!”

    “朕,封张七为濮州王!”

    “谢皇上!”濮州王张七退后一步入列。

    “于七听封!”稆自成再次大喊一声。

    “朕,封于七为胶东王!”

    “谢皇上!”胶东王于七退后一步入列。

    “任七听封!”稆自成大喊一声。

    任七向前一步道:“臣,任七听封!”

    “朕,封任七为豫北王!”

    “谢皇上!”豫北王任七退后一步入列。

    “张敏听封!”稆自成大喊一声。

    张敏向前一步道:“臣,张敏听封!”

    “朕,封于张敏东北王!”

    “谢皇上!”东北王张敏退后一步入列。

    稆自成对头领完成了封赏,紧接着发布第五道圣旨,“朕要颁布反追剿榜文,责令榆园军做好攻打开封府的准备,因为开封府城内有座皇宫,还有金銮殿龙椅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