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
字体: 16 + -

第六四章 番号

    [[[cp|w:500|h:312|a:c|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47/5/3037677635401908564981036129310.jpg]]]

    一阵欢呼声过后,众头领一个个还真的整整齐齐排列在大殿对面,没有一个人不遵守执行的。

    因为主持人马应试有言在先;“为了遵重上天旨意,撞出的朝廷口服心服,我们各个头领都席地而坐,围成圆圈,闭起眼睛,不得观看,手传木棒,只管你传给我,我传给他,任其上天把朝廷安置到谁的头上,只要钟响,传棒停止这个人。他就是天意撞钟撞出来的朝廷,不管任何人不得推让。当然,我们大家都听新任朝廷调遣了。”

    再说,众头领都表了态的:“天意撞钟出朝廷,我们大家绝对服从。”

    为此,没人敢提出反对,是不是真心拥护?

    没人知道,即使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在众头领面前,还必须规规矩矩站在新任朝廷对面,行君臣大礼,面对稆自成,口喊:“愿皇上龙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免礼!”稆自成不会客气,那是他梦寝以求的,如今实现了夙愿,难道心里不高兴吗?

    他当然高兴,就连榆树园子前的一颗老榆树,也高兴的合不拢嘴,那是榆树已经老了。疙疙瘩瘩的树皮上布满了裂纹,所以就像老爷爷布满了皱纹的笑脸。这是老榆树饱经风霜的见证。金色的季节来了,老榆树在秋风中哼着丰收的曲子,那满树的落叶,多像翩翩起舞的彩蝶啊!看到那些彩蝶,稆自成沉浸在春华秋实的遐想中。

    他还真的当起了朝廷,而且举止谈吐,完全模仿朝廷的口气,一口一个朕的称呼。

    “稆朝廷!”在这关键时刻,不知是谁高喊一声。

    可知,在众头领中间,有不少识字的,而且善于钻牛角尖,老鼠爬进书箱里——咬文嚼字。他们看到稆自成登记的花名册;姓“稆”。立即对这个“稆”子,就有些犯忌讳,可是,人家姓什么,对自己没什么妨碍,如今天意撞钟出朝廷,成了众位头领的稆朝廷,也掺连上了自己,所以,在关键时刻公布于众。

    众头领闻听“稆”朝廷。

    心里同样不免产生忌讳,因为古人对忌讳最在意。因风俗习惯,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力求避免将来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所以,稆;庄稼农民是最讨厌的,决定不会长久,早晚被人们铲除。

    稆庄稼都不是正统,何况稆朝廷呢。

    但是,他稆自成却是大家天意撞钟出朝廷,撞出的朝廷,关键是这个“天意”。既然是天意,就必须承认,因为首领们有言在先,即使不满意,也只有私下里议论,并没当场提出反对……

    这时,稆自成心里无比兴奋,目的终于达到了,今天当上了正正规规的朝廷,下一步就是搬进皇宫的金銮殿,享受荣华富贵了。为了让臣工们为朝廷卖力,童子出身的稆自成,很会揣摩首领们的心理,最反感的是人们称他们土匪头子,一定要给他们一点甜头,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头等大事,给众头领一个,名正言顺官职。

    稆朝廷要行驶朝廷的权利了,还客气几句:“其实我稆自成没有这个能耐,众位爱卿们,硬往朝廷位置上推,既然大家信任,常言道;谦让不如服从。爱卿们的意思朕明白,怕麻烦,什么事情都推给了朕,那么,朕首先颁布第一道圣旨,关于军队番号问题,朕已经考虑了很久,既然兄弟们聚集榆树林的庙宇园子,就取首字和尾字,叫榆树园子军。”

    众朝臣们听了军队的番号,“榆树园子军”别别扭扭,很不顺口,可是,朝廷以下达圣旨的口吻宣布,怎好反驳。

    这时,马应试向前一步奏道;“启奏皇上,臣认为大军番号叫榆树园子军好,但是,臣提议,最好减两个字,减去中间“树”和“子”,叫榆园军,这样叫起来也顺嘴,”

    “准奏!”稆自成闻听所言,心里满意,一来马应试赞成自己话,二来减去两个字确实顺嘴。此时他很会扮演朝廷,说话滴水不漏,因为在玉帝身旁当差,那些说话口气和称呼看也看会了,何况天天如此呢,即学着玉帝声音,不紧不慢的问道:“众位爱卿,可还有不同意见?”

    众朝臣一致高呼,“臣,一致通过冀鲁豫苏皖各股人马的军队番号,叫榆园军。”

    “好一个‘榆园军’”稆自成见第一个建议就这么顺利通过,紧接着下第二道圣旨,“朕的第二道圣旨是有关国号问题,考虑许久,定国号为‘天正’,当然,朕是天正皇帝了。“

    “好!”众首领齐声呐喊,“国号‘天正’实在是好,意思是上天可以证明。”

    “本想叫天赐呢,考虑再三不如天正恰当,”稆自成还做出一番解释,以掩盖真正目的。偷偷下凡的目的是当朝廷享受荣华富贵,一定要逐步深入,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紧接着,稆自成宣布;“朕的第三道圣旨,是皇宫选址问题,既然有了朝廷,怎能没皇宫!文武百官议事,总不能长期在庙宇大殿里吧!”

    这时,众头领感到稆自成几件事情处理的还算不错,即吹捧起来:“皇上英明!考虑的周到。”

    稆自成听了众头领的夸奖,已经沾沾自喜了,即道:“朕认为,皇宫设在开封府,改开封继续沿用宋朝称呼,为东京,改归德府为应天,作为东京的陪都,冀鲁豫苏皖为直隶,当然,朕的出身就是直隶了。”

    众首领对皇宫的选址,不感兴趣,因为大家都是带兵打仗的,根本不可能天天蹲在皇宫里,当即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

    稆自成何曾看不出首领们的心思,决不能让头领们看出自己当朝廷的目的,完全为了个人享受荣华富贵,一定给头领们点甜头,给什么甜头呢?

    对,加官进爵,封赏委任官职,即道:“朕的第四道圣旨,有关各位爱卿官职封赏问题,从即日起,废除土匪头领称呼,什么义军头领,什么首领的,统统废除,免得官府及人们称大家土匪头子。”

    众朝臣们听了废除土匪称呼,当然心里高兴,一致高呼:“皇上英明!臣等接受封赏,”

    稆自成听了大家夸奖,心里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更加沾沾自喜起来,接着大喊一声:“马应试听封!”

    “听封……”马应试还是第一次接受,自从因饥饿揭竿起义,被朝廷污蔑为贼寇,哪个龟孙想贼寇,谁不想正正规规弄个官,当今皇上朱由检给封吗?今天终于听到封赏,心里一时高兴,赶紧向前一步,道:“臣,马应试接受皇上封赏!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稆自成学着玉帝口气,不紧不慢的道:“朕,封马应试为兵马大元帅,统领榆园三军,当然朕的兵马和众头领的交给大元帅了,故而,号称‘威行天下都讨使’。”

    “谢皇上隆恩!”兵马大元帅马应试得到封赏,又得到了兵马,心里暗自高兴,终于得到朝廷认可,有了正式官职了,随抱拳施礼退后一步入列。

    稆自成见马应试接受了封赏,此时的胆子更大了,开始还真有些胆怯,害怕众头领不服。

    他首先拿跟随自己磕过头的兄弟,一起来榆园的范二崇和肖万顺开刀,害怕其他头领拒绝封赏。真真假假又大喊一声:“范二崇肖万顺听封!”

    范二崇、肖万顺向前一步,抱拳施礼道:“臣,范二崇肖万顺听封!”

    “朕,封范二崇和肖万顺为兵马大元帅马应试的左右先锋官。”

    其实,稆自成清楚,兵马的重要性,虽然封马应试为兵马大元帅,并不放心,所以把两个磕头兄弟掺沙子,任左右先锋。

    “谢皇上!”左右先锋官范二崇和肖万顺抱拳施一礼,而后退一步入列。

    稆自成封了榆园军的元帅和先锋官,对那些首领如何处理?

    随灵机一动,一个个封王。

    可是,不知众头领们接受不接受封赏呢?

    稆自成心里实在没底,胆怯,心虚。已是大汗淋漓。

    怕有何用,当朝廷享受荣华富贵,该冒险的时候就必须冒险。

    对,常言道;打蛇先打头,经自己观察,梁山义军首领李青山威望最高,首先拿他开刀。

    随胆怯的大喊一声:“李……李青山听封!”

    梁山义军首领李青山,在众位首领中数得着的傲慢,土匪习性十足。

    众头领的眼睛不约而同地都望着李青山,看看愿不愿意接受封赏。

    可是,他却愉快的向前一步道:“臣,李青山听封!”

    稆自成是试着来的,见李青山同意,尽管如此,心里还是没底,胆怯地道:“朕……朕,朕封李青山为梁山王!”

    李青山听了封赏,半天没有回答。

    他在考虑,我这个梁山王还用得封吗,在梁山地区唯我独尊,可是,并没得到朝廷的认可。

    今天终于得到皇上的认可,随高兴的抱拳施一礼:“谢皇上!李青山接受封赏,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梁山王李青山退后一步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