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白甲皆是千人斩

    听闻奴兵已做好战斗准备,李继坤嘴角抽了抽,他娘的,本少不就是在桅杆上点了几只灯嘛,这都能被奴贼发现?

    本来李继坤也想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不过昨晚是阴历四月二十三,月亮一点都不给力,李继坤怕大家黑灯瞎火的出交通事故,所以命令每只船在桅杆上点了两盏灯。

    好么,抢劫还敢点着灯来,李继坤这小子是真够明目张胆的,如今被人发现,还敢埋怨人家发现的早。

    奴贼又不是瞎子,这一百多条船,在黑夜中掌灯前行,离特么的十几里都能看得见,傻子才不做准备。

    发现就发现,无所谓,本少就是来明抢的,早知道早开抢,晚知道晚开抢,反正本少早晚都要抢。

    李继坤一声令下,各位船工摇橹划桨,一百多条船一字前进。李继坤麾下四百五十名水手,每两人一组,纷纷将虎蹲炮架在船板上,炮口正对河东。

    虎蹲炮,创制于明朝嘉靖年间,明中叶中国东南山区倭患猖獗,在与倭寇的斗争中,由于水田里沟渠纵横,地形复杂,兵器家们根据实际需要创制了虎蹲炮。

    此炮首尾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36斤,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

    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轰击倭寇密集的作战队形,有效地抑制其疯狂的攻势.所以,在以后的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军队里,每500人装备3门虎蹲炮。

    戚爷爷每五百人才装备三门,李大少爷四百五十人装备虎蹲炮二百一十三门,平均特么的两人一炮。

    这两百一十三门虎蹲炮,就是李继坤敢来辽南横行霸道的本钱。

    这两百门虎蹲炮齐射的威力,李继坤不太清楚,但是五十门火炮齐射,射他个五六轮,不管谁守海州,都够他喝一壶的。

    李继坤站在一只稍大的鸟船上,他的身后只有李擀李彪,其余三个狗腿子去了海州城北。

    千里海正在向李继坤汇报:

    “三少,前面是正蓝旗下,德格类的部属,共计三个牛录,这三个牛录都是满编,他们共计三百人,其中有传说中的白甲十二名,红甲一百三十一。”

    李继坤皱皱眉,问道:

    “千里海,奴贼的白甲兵很厉害么?”

    千里海的嘴角裂了咧,眼中带着愤怒,声音中带着一丝悲伤:

    “三少,奴骑的白甲都是千人斩,就是说,凡是穿白甲的,他们至少杀过1000多个汉人,他们都是畜生。”

    李继坤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

    “那红甲呢?”

    “红甲最少是百人斩。”

    闻言,李继坤没在继续问,他站在船首两眼望着天上飘过的白云,思绪飞转。

    老奴自起兵以来,在萨尔浒一战杀掉明军五万多,屠了开原和铁岭,屠了清河….。辽沈一战,明朝军民死伤无以记数,其中平民死伤是官军的数倍,这么算来后金百人斩千人斩真的不在少数。

    百人斩,千人斩?哼,古人战力是不底,这个本少自身有体会,李擀李彪这样的憨货,基本上可以做到百人斩。

    但是,后金那些骑兵,特么的就是一个个屠杀平民的刽子手,当他们在浑河面对英勇的川军和浙军时不也照样绕着走么!最后靠着几万人轮流上阵,才特么的搞定那六七千人。

    白甲?千人斩?后世史学家言,白甲,只是老奴激励手下的一种奖励手段,据说那些白甲只是从红甲中选出的勇士罢了,呵呵,待本少会会你们这些白甲。

    太阳升起,微风徐徐,河边的青草沐浴在朝阳暖风中,显得那样的摇曳多姿。

    舟行浪破,平静的辽河泛着微光,像镜面一样被打破,波浪从河中间,同时向两岸荡去,带起了无数的涟漪。

    离河边不远处,是一只整装待发的军阵,骑兵军阵,那是后金的铁骑,纵横辽东的百战之师,常胜之师。

    白甲!李继坤是第一次见到白甲。传说中,明军见到白甲兵的第一反应就是扔掉武器,掉头跑路,后背空门大开,白甲兵一箭射之,再添战绩。

    三百人的军阵,白甲兵十二名,红甲兵一百三十多,其余的也都是明盔暗甲,全特么的是百战老兵。

    军阵前列,三个身披亮银甲的老兵,大概就是三位牛录额真,他们身后,数名旗兵打着正蓝的旗帜,代表着这个军阵是德格类手下正蓝旗所部。

    在船上,李继坤背西面东而站,阳光淡淡的照在他那张年轻英俊的脸上,一丝淡淡的微笑,从他稍稍翘起的嘴角慢慢延展到整个面部。

    因为李大少爷发现,这些奴骑站的位置太完美,他们的军阵离河边大约一百四五十步的样子,这是骑兵发起冲锋的最佳距离。

    他们离河岸一百四五十步,李继坤的船队在辽河中间,辽河的宽度大概是七八十步,明军离他们的军阵大约一百八九十步的样子,这个距离大概等于三百米,明军无论是用弓箭还是强弩,或者是鸟铳,都伤不到他们。

    看来这两位牛录额真确实是百战精锐,算计的非常精准,他们在静等李继坤带人下船登岸,然后他们一个冲锋就可以将敌人赶下河喂王八。

    只是这些牛录额真不知道,李继坤这小子带来的是虎蹲炮,最佳射程刚好是300到500米。

    两军对峙,现场气氛一片萧杀,那些李继坤雇来的水手,大多数是登州附近渔村的渔民或者商贾,他们何时见过这阵势啊。所以,那些家伙一个个开始打哆嗦,更有甚者,还有好几个胆子确实小的已经尿了裤子。

    幸好,李继坤带的水手大部分是郑凯之留下的,那些水手和李家船队上的水手差不多,他们也经常出海烧杀劫掠,后金的骑兵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脑袋两个肩膀,没什么好怕的。

    李继坤新收的家丁,他们练过正步,此时他们心里也有些怕。

    但是,自家少爷傲然挺立的身影,带给了他们无上的勇气,因为大家都听说过,奴贼,并不可怕,自家少爷曾一人独灭五寇。

    船行水中,炮口东斜,前面的船已经越过了岸边的军阵,那些不怕死的水手,在慢慢的调整着虎蹲炮的角度,静待自家少爷的命令。

    李继坤淡淡的望着奴贼的军阵,缓缓抬起了右手,高举过头,然后猛的一下劈落。

    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