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三百奴骑列军阵

    天启元年,阴历四月二十日,卯时初刻。

    立夏已过,海边的风带着一股暖意。

    天蒙蒙亮,李继坤带着一只七拼八凑的船队扬帆出海,回望身后,蓬莱阁在青烟薄雾中时隐时现,好一派仙家景象。

    此时是阳历的五月十三号,西南风正盛,船队北行的速度很快,李继坤估计,此时的船速大概能达四到五节(一节大约是1.8公里每小时)。

    这支船队很庞大,四百料大船就多达二十六艘,其中十六艘属于李继坤个人,其余十艘是李继坤的父亲帮其租来的,至于租金,看抢劫成果再定。

    所谓四百料大船,其满载排水量大约在三四百吨的样子,载重一般可达一二百吨。

    李继坤从王绍勋王游击那里租来的战舰,都是大型福船,船上的武器配置齐全,舰首炮一门、大佛郎机6门、碗口铳3个、喷筒60个,鸟枪10支,弩箭500支,火箭300支,燃烧瓶地火雷及冷兵器上千。

    每船乘员64人,水手9人,战士55人,编5甲。一为佛郎机甲,操舰首炮、佛郎机,第二甲是鸟枪甲,专门射鸟枪;第三、四甲为标枪。

    这些大船,若少载些货物,每船大约可承载三五百人,李继坤这次来辽南是准备连人带货一起抢,所以这小子四处想办法,租了不少大小船只。

    这支船队中,能载三五十人的小鸟船,多达一百一十七艘,其中李继坤个人拥有十七艘,其余一百艘,都是李继坤雇佣的,雇佣费用已谈妥,连水手带船只,每船四十两银子。

    李继坤这次兴匆匆而来,光租船的银子大约就要花费五六千两,也不知这趟生意会不会陪。

    千帆荡起百船发,少年壮志去抢他,尽携家丁三百六,尚余水手八百八。

    一路顺风穿碧海,踏浪行舟大军发。过沙口社,越隍城岛,李继坤带着船队直奔辽南。

    过了北隍城岛,船队转舵,西北行,直扑连云岛大清河口。

    此次的抢劫目标是海州,李继坤的具体计划,抢完海州直接沿陆路南下,再抢一把耀州,抢完耀州抢盖州,抢完盖州直接在大清河口上船跑路。

    至于复州和金州,等以后看看老奴的反应,有机会的话咱就回来抢一把,没机会咱就回去慢慢练兵。

    苍天开眼,命运帮忙,一路上李继坤等人顺风顺水,未遇到大的风浪。

    一路昼夜兼行,船队于四月二十三日傍晚,抵达大清河口一带。

    据先行的李百渡派人来报,盖州守将杨于渭已献城投敌,大清河口沿海一带多有官军把守,不许辽民入海南逃。

    据闻,杨于渭正在城中四处搜刮,排门点兵,欲驱百姓北迁辽阳。

    另外,大清河口沿河一带,囤积军粮三十多万石,这批粮料沿河散放,发霉者有之,发芽者亦有之。

    这些粮食原本是要转运辽阳的,三月二十二辽阳陷落,这批军粮已成无主之物,辽南难民大多在附近就食。

    李继坤闻之,嘿嘿一阵邪笑,粮食,三十余万石!他奶奶的本少的船借少啦!

    随后,李继坤又想到了盖州游击杨于渭。杨游击!呵呵,谢谢啊,等你把金子银子都打了包,本少保证来取。

    粮食在这先放着,本少明天再派人装船南运,今天是海神诞辰,本少先去天妃宫拜拜。

    天妃娘娘的诞辰,民间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正月十三,一说三月二十三,李继坤这只船队上的人信奉四月二十三。所以,李继坤要带着大家去三岔河口的天妃宫。

    天妃宫,因战乱,年久失修,天妃娘娘的塑像也已剥落的不成样子,李继坤带着众人拜了拜,刚欲离开,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急转回身。

    李继坤在天妃宫内转了转,找到一面还算规整的墙壁,随手拔出贺百户的战刀,刷刷刷,在墙上留下一排字。

    这字,也不知道毛文龙毛游击他日能不能看到,嘿嘿...

    ‘本少,辽阳李继坤,今欲抢掠辽南,袭杀奴贼,望天妃娘娘佑之,待功成,他日小子定为娘娘重立庙宇,再塑金身,永远奉祀。’

    李大少爷提完字,留下日期,嘿嘿邪笑着招呼众人回到海边,一一给众人分派任务。

    李百渡,抢劫先锋,他早已带人去了海州城北,他的任务就是潜伏驿道,遇信使,截杀之。

    金士麟与郑百年,还有王绍勋手下的一个跟船百户,带领所有大船,明日清晨炮击大清河口,驱除那些伪军,然后抓些难民,往大船上装粮食,分批运往北隍城岛。

    期间,李继坤特意嘱咐金士麟,首先要往猪岛运粮两万石,留下一百五十青壮看守,静待他日大明官军到来。

    李继坤亲自带领一百一十六艘鸟船,率领三百五十家丁,自家水手四百五十人,外带雇佣来的水手千余人,连夜沿三岔河北上,直驱牛家庄。

    分配好任务,说开抢就开抢,借着淡淡的月色,漫天的星光,船队荡开了如镜面般的辽河,缓缓消失在金士麟的眼中。

    金士麟与郑百年对望一样,这两人眼中皆露出深深的忧虑,平时吊儿郎当的金士麟,不得不骂一声:

    “郑先生,我看李继坤这王八蛋是真的穷疯了,去抢海州!这特么的不是自己作死么?这王八蛋命都要不保,还他娘的让我们往猪岛运粮,我看他就是个猪脑子!”

    郑百年可不敢骂李继坤,这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秀才微微摇首:

    “三少行事,非我等能揣度,金少爷,咱们按令行事即可,莫要误了三少的将令。”

    “就他?还将令?此行他要是真能从陆路回到盖州,以后本少绝不再骂他。”

    郑百年望着黑乎乎的三岔河口,微微甩甩头,没再言语。

    要知道,海州距离辽阳仅一百二十里,奴骑可朝发夕至,李继坤这次抢劫可谓是入虎穴掏心,狼窝里抢崽子,按正常人的思维,他这纯属自己作死。

    但,李继坤何人?这小子可是个穿越而来的家伙,他清楚的知道,现今海州城内奴兵不多!

    奴兵下马守城,弃长取短,战斗力基本上可以打个对折,本少要是不抢他们,简直就对不起苍天对不起大地。

    史书记载,因明军辽阳战败,河西辽民举家逃往山海关,广宁一带人烟稀疏,广宁巡抚王化贞手下残兵不及五千。

    就明军此时的军心,后金根本就未想过会有人来攻,所以,德格类等人,三月底带着一千奴兵就敢在辽南各处招降。

    四月二十四日清晨,舟行一夜,李继坤带着船队顺利抵达牛庄渡口下游。

    李百渡留下报信的千里海来报:前方河岸驻军大约三百,他们早已发现我军动向,目前正在跃马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