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五章 前尘往事成空 今朝缘起辽东

    乱哄哄的鞍山驿内,暮鼓无人打晨钟无人敲。天未明,饭菜以备,粗茶淡饭,虽难以下咽但还可勉强吃饱。

    伴着星光,黎明前也不是特别黑暗。李继坤派人竖起火把装车整队,组织人员西向逃命。

    因李家在辽东也算大户,李继坤虽号称欺男霸女但这小子以前倒没怎么欺负过普通百姓,所以鞍山驿内有不少人自愿跟着李家逃命。

    经过统计,李继坤发现队伍总人数已达一千五百七十七,马三十五匹牛十六头猪羊一大群,马车百二十三架,牛车二十七,驴车三十四,人力手推车无以计数,车上驮满物资装备,以及一些妇孺老弱。

    李继坤带着李小蛮以及狗腿子们护卫着父母家人缓缓走在队伍中部,他皱着眉看着这队难民,还有那几个追着猪乱跑的小年轻,就这样子两天能到牛庄驿就不错了。建奴的骑兵何时会来李继坤心中没底,他停下脚步吩咐李擀:

    “去把贺百户喊来。”

    李擀今年也是十七岁,比他弟弟李彪大两岁,只比李继坤小两个月。这哥俩身形魁梧天生神力,和他爹一样善使铁棍,只不过这俩家伙脑子不太好使,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那一拨的,小时候经常被人耍弄,每次都是本家三哥李继坤出面为他们讨公道,所以这俩货在李家跟李继坤关系最好。

    听了李继坤的吩咐,李擀憨憨的答道:

    “好的三哥,俺这就去把他提溜来。”

    李继坤和贺百户商议一番,从贺百户带的三十九名败军中挑出十三个会用鸟铳的官军,又从魏宝驹的手下挑出四个会操作虎蹲炮的家伙。李继坤将这十七个人整合一番,成立了李家第一支火器卫队,这支火器卫队李继坤交给了自家大哥李承坤统领,让他们护卫在队伍的中间部位。当然,主要是护卫自己家人以及那些士绅富户。

    随后李继坤又将剩下的这批人加以整合,挑出会骑马善射箭的几个人,每人配备夺自建奴的战马一匹,黑铁甲一副,木柄长枪一杆,弓一副,箭囊一个,羽箭二十枝。李家的第一支骑兵卫队也算有了雏形,只不过这些骑兵只有十三个人。

    这十三人分别是:

    李继坤,李擀李彪,贺百户魏宝驹,原明军夜不收万青山,千里海,原明军骑兵张民邰,李家家奴李继坤的狗腿子李百峰,李百战,李百渡,李家佃户原猎户出身的李老实,李麻布。

    另外李继坤挑剩下的那群败兵还剩三十六个,他们都是贺百户和魏宝驹的同乡或手下,李继坤将这些善于逃跑的家伙交给二哥李乾坤统领,他们的任务是去队伍前面哨探,以及搭桥铺路,这些活儿没啥风险,这些官军工作很积极。

    逃难的队伍缓慢前行,人们的脸上倒未见晦色。前有步军哨探,中有火器护卫,队尾有骑兵断后,期间还夹杂着四个秀才公带领的两百多青壮组成的护卫军,这些逃难的人对李家三少的安排非常满意,所以众人心中倒也还算安稳。

    山路崎岖,河道纵横,安稳的一天艰难度过。李继坤的队伍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一整天前进不足五十里。

    李继坤望着西边残阳的余晖,轻轻叹息一声,罢了,死活靠运气吧。

    “魏宝驹,前去传令,小溪前面的山坳,扎营造饭,安排人员轮流警戒。”

    “好的,三少,我办事您放心。”

    月在下玄(晚12点以后),繁星璀璨。李继坤头枕双臂,躺在不高的土坡上仰望星空,不知是露还是雨单单打湿了他的眼角。

    另一片星空下的父母可还安好?孩儿无虞,只是孩儿不知如何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二老,望你们各自珍重。

    擦擦眼角的湿润,李继坤感觉到了腿上的温热,原来给自己揉腿的小丫头不知何时睡着了,想起丫头的温柔体贴,一丝发至内心的微笑浮现在脸上,他伸出手轻柔的抚了抚丫头的秀发,温柔的说道:

    “丫头,天凉,不要趴在本少腿上睡,回窝棚去吧。”

    小丫头按着某人的大腿,抬起她那小脑袋,然后用纤细的左手揉揉眼睛,迷迷糊糊的说:

    “啊,对不起少爷,奴婢睡着了,少爷你不回窝棚睡吗?”

    “我啊,睡不着,你回吧,我要在这看星星。”

    “少爷,那我也不回窝棚,那里好黑,我要陪少爷在这儿看星星。”

    “呵呵,好吧小蛮,你上来点。”

    “哦”

    摸着丫头冰凉的小手,李继坤心疼的将瘦弱的丫头搂进怀里,用自己的大披风将她整个人都裹了起来。

    小丫头在李继坤的怀里挣扎了一会,终于将小脑袋从大披风里挤了出来,李继坤不待她起身,一把将她搂的更紧些:

    “躺好,像在家一样别乱动。”

    小丫头舒舒服服的把脑袋枕在李继坤右胸上,身子像小鸟一样蜷缩进李继坤怀里,轻声的说:

    “少爷,你怀里真暖和。”

    “对了小蛮,我爹给我定过娃娃亲,这个事情你知道么?”

    “知道啊少爷,怎么啦?你着急娶媳妇儿?”

    听到小丫头说知道,李继坤双眼不由一亮:

    “那倒不是,我今天才知道这个事情,你知道我那个娃娃亲是哪里人氏吗?”

    小丫头将脑袋在李继坤温暖的胸口左右蹭蹭,调整一下角度,让自己能看到少爷的脸,然后这丫头才说:

    “少爷,去年熊经略熊大人要把他家孙女嫁给你的时候,老爷因你定过娃娃亲而婉言谢绝。这事我是听大少爷和二少爷闲聊的时候说的,他们俩还为这事感到很可惜呢。

    因为这事和少爷有关,所以后来我还特地问过大少爷。大少爷说,少奶奶是山东登州府月神医家的孙女,好像叫什么月无尘,去年的时候是十五岁,今年应该是十六岁。对了少爷,教你枪法的那个月师父你还记得吧?他就是少奶奶家派来的。”

    丫头的话听得李继坤嘴角直抽抽,本少的武艺原来是媳妇派人教的?另外那个谁要嫁孙女来着?熊廷弼熊大人?

    对熊廷弼这三个字李继坤上辈子看小说的时候经常看到,记忆里这辈子跟老熊也见过几面,去年本主和贺世贤打架还是人家老熊给拉的偏架。

    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明末超级牛人,顶级学霸,科考的时候湖广全省第一。

    熊大人不光书读的好,这家伙还善左友射,熟读兵书胸中有韬略。只不过有本事的人脾气一般都不好,熊大人脾气火爆万事挣先不甘人后,上敢骂君下敢打臣,对城隍神啥的一些小神也是百般威胁,谁若不服他就敢封三尺上方剑去斩他娘的。

    明末辽东金州大旱,熊廷弼命令金州城隍七日内降甘露,不降就斩,结果金州城隍屈服在老熊的淫威之下,干挺了六日,第七日普降甘霖,一时间辽东民众视老熊为真神下凡。

    做为现代人的李继坤很明白,古代有些牛人为了提高自己在民众和军队中的威望,经常搞些封建迷信活动,比如诸葛亮借东风之类的,但不可否认,这些人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超级牛人。

    去年老熊任辽东经略的时候,辽沈的防御体系以及明军的气势那真是一时无两,蒲河城外老熊亲帅大军接战奴贼,救下韩原善韩佥事并夺回蒲河。

    沈阳城外老熊摆下木寨沟壕雷火大阵,后金的努尔哈赤带着三万大军在辽沈一带转了好几个月,然后撞了一脑袋包。挖村民的地窖也没挖到多少粮食,老奴强忍着牙疼大骂熊廷弼为该死的熊蛮子,最后郁郁而去,那是老奴起兵以来第一次碰壁。

    可惜,老熊的暴脾气以及惩贪除恶的行为触及了辽东大户和朝中许多大佬的利益,弹劾他的奏章若雪片一样飞落年轻皇帝的案头,这位熊老爷子持才傲物,几篇自辩的奏章一上,将满朝诸公骂了个狗血喷头,于是众位科道言官上奏折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么多人弹劾熊廷弼?十六岁的皇帝刚上任一个多月,工作经验不足心里没底,于是吩咐朝中九卿科道,大家开个会讨论讨论。

    讨论结果,老熊存辽有功,值得肯定。但这老家伙动不动的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摔乌纱帽,他眼里还有没有君父?还有没有朝纲?这个刺头肯定得治治。

    于是老熊于去年十月中旬被罢官听勘,还去刑部大牢里免费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个叫杨涟的兵科都给事中为其在皇上面前说了几句好话,传说中大字不识的天启帝沉吟一番,给老熊来了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力保危城功不可泯,因言求去情有可原。老熊这才被放归家乡去玩泥巴。

    老熊去职,由擅长治水的袁应泰袁大人继任辽东经略。可叹老熊去职不足半年,辽沈皆失,辽东一片糜烂,就连李继坤这样的猛男都在哭嚎中溃逃。擅长治水的袁应泰袁大人自知无力回天,横剑自刎以谢君恩,最后在火中得了永生。

    去年熊廷弼要把孙女嫁给少爷我?然后因为我定过娃娃亲老爹没同意?跟熊经略结亲我老爹都没同意,月无尘到底是何人?回头我得好好问问那个便宜老爹。

    原本思乡惆怅的李继坤,闻着怀中少女的发香,飘逸的心神在静谧的夜里慢慢安静下来。

    “时候不早,睡吧丫头,明天我们还要赶路。”

    小丫头像八爪鱼似的缠在了李继坤身上,迷迷糊糊的答了一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