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一章命运莅临凡间,霹雳来自天外

    古人尝说:夫人者,父精母血,精魂之所化也,故人未生而贵贱早分,及胎熟蒂落而入其宗族,贫贱定矣。又尝有浑噩而错投其胎者,乃命运之多桀焉,故需饿其体,劳其筋,乏其身而后归焉。余,空劳其身,偶有富贵若昙花一现,终将穷途而至末路,何也,皆命运使然耳。

    李继坤说:信之,则思之。不信,请一笑而过。

    对于古人这段话李继坤深信不疑,按照李继坤的理解,这就是人的命天注定。

    看看明末的绿帽王李自成同志,这家伙的悲催人生实乃命中注定,无论多少人帮他,无论他如何疯狂如何造反,他的富贵命也只是那一现昙花,李继坤觉得,这就是命!

    经过综合分析仔细考量以及多方对比,李继坤认为自己和李自成绝对不一样!本少也是因浑噩而错投其胎者,所以上天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但最后肯定会回归到富贵命运的大器晚成者,所以这小子一直在期盼着一个机会,一个像马云那样的机会,一个能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李继坤,身高一米八一,有点小帅,2002年阴历十一月十四日出生,民族汗。

    做为新时代的一名高中生,李继坤的生活是苦逼加悲催的。卷积如山,难题如海,但无论如何,在父母期盼的眼神下,李继坤只能咬牙去拼,去搏。

    挑灯夜战,补习班,提高班,一对一班,各种班…….能去的李继坤都去了,只是天不遂人愿,李大少爷累死万亿脑细胞,成绩依然没提高。

    放下手中笔,李继坤喟然一声长叹:命运之神在开本少的玩笑,本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偶尔打开手机,放飞心中的烦恼,随着作者去体验一把穿越的激情。做为一个明粉,李继坤对大明帝国的灭亡充满了遗憾,所以他经常会看一些有关明穿的小说,用意淫来麻痹自己那心中的痛。看那小说中的主角一个个博学多才,金戈铁马拯救民族之危亡,科技树上开新枝传我汉家文明于寰宇,那生活该是何等畅快。

    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会重来来,历史也不讲如果二字,所有的明粉只能在意淫中去哀吊我汉人最后的皇朝,他们只能去小说中体验那拼将十万头颅血,还我大明日月天的豪情!

    书中那些主角上马治军下马管民,他们一个个是何等的威风霸气,何等的豪情万丈,再看看少爷我,苦读圣贤十几年,一无是处在此身,哎……少爷我今后何去何从?

    某人打开招聘网页皱眉浏览,一个图书管理员,居然要求研究生毕业,最后上岗者竟是个物理系硕士;一个小区物业公司招内勤,要求本科毕业,最后上岗者是一位学了五年中医的家伙。

    李继坤苦笑着摇摇头,不得不赞一声我大华夏威武!我大华夏的教育事业果然高大上,从古之八股到今之高考每时每刻都在为我华夏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真乃数千年未有之荣光者也,若有朝一日少爷我说的算,一定要将这狗屁的制度改一改。

    心情烦躁,扔掉手机,爬到楼顶吹吹风,雾霾的夜空月色晦暗,繁星难觅,李继坤的心情越显压抑。

    贵贱贫富乃天定,本少的命运转折点到底在哪?高考在即,估计本少最多考个两三百分,大概差不多能混进华夏大学隔壁的夏华学院,不过听说下滑学院里也有不少著名的专家教授,哎….下滑就下滑吧,这年头有个学上就不错了。

    正当此时,天外一道闪电,穿过雾霾肆虐的天空,照亮了夜的静谧,直击人间某处。

    吾命休矣!闹了十六个寒暑,原来本少不是投错了胎,本少就特么的不该投胎!

    生命的精华在流逝,一丝哀怨的阴魂飘荡而出,这个阴魂手指苍天破口大骂:

    “贼老天,本少日你祖宗!本少是到人间来享福的,不是来挨雷劈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情需待有缘人。臭小子,你以为老子闲的蛋疼来劈你?你本华夏命运之神,四百多年前你度凡人劫时在人间迷失了本性,做做木匠活儿倒还罢了,你特么的玩什么水啊?最特么可恨的是玩完水你丫还不吃药,害的我华夏子民在这四百多年来受尽外邦欺辱,如今老头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你他娘的还不快滚回去赎罪,居然还有脸来骂老子?我特么的劈不死你!

    耀眼的闪电不断劈落,李继坤所在小区宛若人间地狱。

    李大少爷灵魂出窍,正准备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却不想远处传来一道光,一道温暖的光!

    李继坤的一丝真灵拥抱着那温暖的光,希望她会像母亲一样把他带向安全的远方。

    时空层叠,期间乱流杂乱无章,某个被雷劈过的灵魂毫无意识的在时空中四处流浪,最后不知飘向了何方。

    苍茫的天上传来一个飘渺的声音:哎呦喂,他奶奶的,老子到底要约哪个小妞好呢?第一时空风骚的闵泯好呢还是第七时空温柔的蝴蝴好呢?哎呀不好!命运那小子哪去啦?坏啦,老子一不小心把命运之神扔错了地方!阿弥陀佛无量天尊,罪过罪过,也许你小子命该如此,不过这一次老夫很看好你哦,你慢慢耍子,老夫先去约个美眉泡泡小妞,等再过个几百年老子再来看你哈。

    北方的三月,寒风潇潇,黑烟随风舞。大明帝国辽东辽阳城西门,箭楼余火未息,大明帝国国防部副部长,辽东经略袁应泰的英魂尚未远去,可城头却已变换了大王旗,那正黄的龙旗迎着北风胡咧咧作响,它在向城内外所有的汉人昭示着-----建州女真部落头人努尔哈赤再下一城。

    朝阳初升,晴空如洗,大明帝国的辽阳血雾漫天,刺鼻的腥气充斥着辽阳城内每一个角落,这座原本拥有百万军民的辽东重镇此时宛若人间地域。

    城内的后金兵四处乱窜,留法不留头!你老婆女儿和银子家产都是我的!服不服?不服老子砍死你!奶奶的,你的服字说的太慢,老子现在就砍死你!

    城内某处,李老爷家鸡飞狗跳,下人仆婢整备行装一片忙碌。一个四十多岁的举人老爷独自一人倒背双手,他站在杂乱的院中迷茫的望着苍天:辽沈已失,我大明的辽东完了!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现如今兵凶战危,江山易色,满城腥膻,老奴要我李家满门剃发从军?哼!华人变为夷,苟活不如死!

    当是时,一声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李老爷的沉思。

    “老爷老爷,三少爷醒了!三少爷醒了!”

    “老三醒了?哈哈哈哈哈,老三文武全才又足智多谋,我儿昏迷数日,如今醒来洽逢其时,真乃天不绝我李家也!”

    李家三少爷李继坤,是辽阳人,是极有胆、极有膂力的人,少习兵书懂武艺,一杆丈八亮银枪使的出神入化。这小子仗着武力值高,经常欺负那些士绅大户家的纨绔子弟,李继坤之名在整个辽东那是极其响亮。

    李家其余几个兄弟除了读书之外也都有些本事,只不过几天前这个叫做李继坤的孩子莫名晕倒,不知他命里犯了什么劫数,还好此时又莫名醒来。

    某个挨雷劈的灵魂冒着李继坤的名,顶着李继坤的身,满脑袋浆糊,他稀里糊涂的听着父兄的高谈阔论,然后麻木的拿起一本黄历仔细检查自己的处境,嘴里嘟嘟囔囔的念叨着: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二,宜出行宜杀牲,忌嫁娶忌剪发。”

    宜出行!忌剪发!正欲催促李继坤发言的老爹听后大喜,我儿之言果然和我想的一样!最后李父计议道:

    “左右是死,不如杀出门去,杀不出,再死未迟!难道我父子六人,逃不出一个?”

    哥几个发一声喊:“全凭爹爹吩咐,拼将性命不要,孩儿们也要护爹爹出城。”

    李家父子招呼仆役佃户集合然后带上家伙出了门,李继坤傻傻的拿着一杆沉重的铁质长枪,背上背着贴身丫鬟李小蛮递过来的褡裢,稀里糊涂的跟着父兄前行,他到此时还没弄明白自己的状况呢!

    李家父子走近辽阳西门,李父带头拔刀便砍。那后金的一个头目措手不及,先被砍倒,其余部下,被李继坤哥几个砍得血肉横飞。

    李继坤老爹招呼身后巷子里等候的家人仆婢村民佃户快出城,然后高喊一声:

    “要归中国的,都随我来!”一时百姓聚上七九百,牵牛拉马手推小车,乱哄哄夺门而出。

    奴兵知道消息,三十几人急忙骑马赶来。事起仓促,这些建奴未及挂箭,只拿了些刀枪,他们见那些尼堪足有七九百人,期间又有两三百横眉冷目的小年轻,便不大敢上前。赶了十余里,一边渐渐赶着一边等待同伴来援。只是同伴们大多忙着烧杀掳掠,寻找小美妞,这打打杀杀的一时半会儿哪得人来?

    话说李继坤刚被雷劈过,适才又杀得几人,再加上还没弄清自己此时处境,心中正自恶心烦躁,所以这小子看着那些追兵就来气,这小子倔脾气一上来,心中便发狠,他边走边对众人说:

    “爹,几位兄弟各位好汉,他马我步,料走不脱,不如杀他一阵,抢些马匹也好让大家死里逃生!”

    众人中有不少都认识李继坤,知道这小子平时是个猛人,人送绰号欺男霸女李三郎是也,众人见李三郎发狠,便发一声喊:“三少是个能的,俺们全凭三少吩咐。”

    李三少犀利的眼神扫了几眼那三十几个金兵,随口吩咐:“这一路上到处都是逃兵丢下的刀枪,大家拾些趁手能用的,一会我发一声喊,大家从两侧包抄,我父子兄弟带家丁从正面进袭,咱们拿这三十几个建奴的脑袋去河西领赏。”

    众人喊一声好,开始七嘴八舌的请战。

    “三少放心,小的带人抄东边。”

    “三少,我们刘家和王家带人抄他们西边。”

    “三少,俺们是袁经略的标营兵,俺们虽战败但血性还是有的,俺们迂回到他们背后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李继坤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这些人中有家奴,有平时的狐朋狗友,有佃户农夫,有秀才有家丁以及一部分守城败军,不过此时大家为了逃命看起来人心还可用,他轻轻叹息一声:

    “为求生路咱们以命搏命,先砍马腿再杀人,大家都小心些,前边有些小树可拌马腿正适合动手,大家开始准备。”

    众人齐呼:“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