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16 + -

28.战前准备

    东江军到达预定战场之后,很快开始进行了一番的简单的土木作业。

    二道沟只是条小河,敌军可以越过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特别是接近东江本阵一里多的地方,全段都是步行即可通过,东江军已经开始在这些地方布置了不少木栅,以掩护后面的火枪手,部分地方还布置了鹿角和拒马。

    在这一段,会有一个营2000多人把守。远处河道比较宽的部分,则由龙骑兵部队负责,以确保万无一失。

    朱皇帝调拨了一批便携式鹿角,方便东江军在追击的时候,快速立寨。

    此时这些鹿角,也被带了不少到右翼一带的阵地附近,在本阵右翼部分防御薄弱的地区被突破时,也可以紧急构造起第二道的防线。

    沈有容看着眼前的轻便型鹿角问道:“这便是便携式的鹿角?”

    孙祖寿说道:“回总兵大人,这是皇上送来的,民夫们也仿制了不少。”

    正规的鹿角造型如鹿角,长数尺,埋入地尺余,以阻骑兵,十分沉重,步兵无法携带,通常摆在要塞军营前作为固定防御设施。

    沈有容眼前的鹿角,是另一时空关宁军改良过的装备,更轻,人都能扛着走,防御力是差点,但是也有不小的作用,如果步兵坚守的意志足够,不需要方阵都能依靠这些鹿角挡住鞑子的骑兵。

    这段时间内,东江军的炮兵,也重点演练了下近距离射击盾车。

    标靶都是与建奴的盾车差不多大小,只是用料没有建奴那么上心。东江也仿造了一个建奴的盾车,结果3磅炮在250步距离上轻松将那东西打烂,之后就没有人再把那玩意当回事。

    另一时空,后金在明军放弃了那些小口径弗朗机,也开始大量装备加农炮后,也彻底放弃了那种玩意。

    后金此时还没有和装备有口径较大的野战火炮的明军交手过,不过参谋们认为,后金可能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未必会带上盾车。

    沈有容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后,看向身边一个炮兵百总问道:“两斤炮的命中如何?”

    这个名叫刘文耀的炮兵百总,马上回道:“回总兵大人,末将麾下六组炮手,在两百步内,命中超过六成,两百五十步则有差不多五成。”

    沈有容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炮手们射速如何?一分钟能射出几发?”

    “末将麾下都是熟手,一分钟可发射两枚实心炮弹,霰弹要稍慢一些。”

    内廷钟表作坊,现在已经可以生产精度比较高的座钟,一天的误差也不会超过一分钟,有了新的计时工具,东江镇上下已经习惯了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辰,96刻的做法。

    原本的一天分100刻,在钟表上都不容易画刻度,连最传统的工匠都不乐意。

    这个百总队的射速,在全军中都属于比较优秀的水平,这只炮兵都是各镇抽调的炮手,本来就有一些基础,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熟练度还是不错。

    主阵地的宽度不足1.5公里,担任防御任务的,是四个步兵营,8000多人。

    主阵地之后,是作为预备队的两个步兵营。

    如此狭窄的战场上,集中了一万多条遂发步枪,以及50多门的3磅炮,这个火力密度堪称是丧心病狂,在这个时代,没有6磅和12磅炮,根本别想突破东江军正面阵地。

    随后,沈有容又策马来到了本阵左翼,炮兵阵地处。

    大阵左翼的山上,所有的8斤山地野战炮都被布置在了这一侧,在地势的加成下,使用实心弹射击,这些短身管火炮的射程能突破一公里,等所有炮兵都到位时,48门火炮,可以覆盖整个左翼。

    战斗开始后,骑兵也会集结在山上,随即对建奴马队展开攻击。

    鉴于东江军上下,很有歼灭建奴的信心。

    朱皇帝也不得不把还在训练中的两个辎重营,调往旅顺口。

    这个辎重营属于机动保障部队,这个也不是朱皇帝的创新,中国第一支专业化的后勤机动保障部队,在大明早已经出现,正是戚继光在蓟州、昌平、保定一带编设的辎重营。

    戚继光认为,要战胜蒙古军队这样以骑兵为主的高度机动强敌,必须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并且要使后勤保障跟上战斗部队的发展,实施机动保障。

    根据实施机动保障的思想,戚继光编设了3个辎重营,每营编设1120名官兵,配备带着弗朗机小炮的战车多辆。每辆车可装载米豆等粮食12石5斗。他的1个辎重营所带的给养,可供1万人马食用3天。如果加上士兵自己携带的干粮,就可以保障整个部队6天的粮食供应。

    朱皇帝对这个辎重营进行了一番优化,全员都装备遂发火枪,人数没有戚继光那么多,不装备火炮,一个辎重营只有800多人,不过马车数量与戚继光比差不多,可以提供一万人马三天的消耗。

    东江军一路进军到海州卫地区的补给,他还是更喜欢通过海运解决。

    等攻下了盖州,下一步进军海州时,有两个辎重营伴随大军行动完全足够。

    攻克盖州之后的军事行动,变数会比较多,东江军暂时只有几个预案。具体情况,自然还得等到之后再说。

    旅顺这边这样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老奴。

    努尔哈赤听完了报告之后,眉头不由大皱,“旅顺之明军,全都移动到了南关岭?广宁方面的尼堪,也在准备粮草整修器械?”

    李永芳马上小心翼翼地回道:“回汗王,东江镇似乎宽了对旅顺口的管制,允许商贾在港""动。”

    德格类也说道:“父汗,儿臣派去金州地界打探的奴才也回报,东江军在南关岭聚集,似乎有在野外迎战之意。”

    努尔哈赤闻言后眯起了眼睛,“沈有容这个蛮子,这是在向本汗发战书。此人对我大金危害甚大,不可不除,此战必要斩下他的脑袋。还有那满桂,若不能擒获收降,也要一并杀死。”

    代善想了想后说道:“父汗,沈有容放弃旅顺坚城,在南关岭聚兵,怕是有什么阴谋?”

    阿敏想了想后,说道:“南关岭那地方,并无什么险要地势可守,能有什么阴谋。”

    努尔哈赤不以为然地说道:“管他什么阴谋,便是旅顺,本汗也要打下来。何况区区一个南关岭,沈蛮子此举不过是自寻死路。各旗征发的批甲人与余丁可都集结到位?”

    下面各个旗主,连忙上报了进度。

    询问完兵员和粮草调度后。

    代善说道:“如今盾车似是没以往那般有用,此战要不要带上盾车?”

    黄台吉也补充道:“此番攻打东江军,寻常的攻城用具,与盾车怕是无用。尼堪的火器如今是越来越厉害,听闻东江军中,多了许多可发射两斤多重炮子的火炮,一两匹马便可拖动。去岁攻打十三山驿时,两斤的炮子便能把盾车打烂。”

    努尔哈赤摇了摇头后说道:“盾车还是要多带一些,战场上情形瞬息万变,总会有用得上的时候。”

    众人很快表示老奴英明,领命去准备盾车,发正这玩意他们造了不少,简单维修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