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292章 安澜篮球联赛

邓老不再问肖乐要不要和中建地产的老总见面的事情了,肖乐的做法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绝对不会向试图通过非正常手段染指安澜控股的人屈服。

而人们也开始猜测,他背后究竟是哪一位大佬在坐镇。

但一切暗涌都在水面之下,就表面上来看,安澜控股的发展可谓是一片大好。

安澜余家汇广场的第三场歌迷见面会已经举行,效果同样不错,而江海三对三篮球大赛的活动则在江海市广播文化体育局和篮协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进行起来,比赛分为少年、青年、成年三个组,不接受职业球员参加比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门槛,也不收报名费和任何其他费用。

比赛的报名范围为江海市及周边两小时城市圈的任何华夏籍男性,但没有强制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愿意承担路费和住宿的话,理论上只要是华夏籍男性公民都可以组队报名参赛。每个队五至六人,一旦报名,就不能更改队员,除非进入决赛阶段。

同一名队员只能代表一支球队参加一次比赛,如果是未成年人,需要由家长或者是老师作为领队组队报名。

详细规则还有很多,在安澜余家汇广场和华夏人网、龙讯网三处接受报名,但第一阶段的分组依然需要各队的领队到安澜余家汇广场进行现场抽签和确认,以免有人网上报名后又不参赛。

比赛总冠军球队的奖金高达十万元,而亚军和季军则分别是五万元和两万元!

五月六月为报名和分组阶段,七月份暑假开始后,第一阶段预赛开始在安澜余家汇广场外的八个篮球半场中进行,令肖乐和所有安澜地产高管没有想到的是,第一阶段的报名队伍竟然超过了三千五百支!

以每个队五人计算,报名参加这项活动的人超过了一万七千人!

“江海有这么多篮球爱好者吗?”肖乐有些惊讶。虽然奖金设置得比较高,但也只有三支队伍能够拿得到,为钱而来的球队大概有,但估计不会太多。

“大概是因为之前都没有过这样的比赛吧?”詹云翔兴奋地答道。

一万七千名参赛者,比赛时多半都会叫来自己的亲朋好友,那至少会给安澜余家汇广场带来十万人以上的人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活动全程在安澜余家汇广场进行,可以预见的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只能持续地给安澜广场做广告。

加上人们的口口相传,对于安澜广场来说,只要自己不作死,在街头篮球比赛结束后,继续进行街舞大赛、cosplay大赛这样的活动,这样一直持续不断地吸引人们的眼球下去,肖乐给大家列出的“让安澜广场成为江海年轻人心中的一种文化,一种习惯”这样的目标,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了。

大部分报名者集中在青年组,其次是少年组,但让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成年组也有将近六百支队伍报名参赛。

每场比赛只是上下半场各十二分钟,但加上队员进场出场,暂停和比赛的组织协调工作,一场比赛要花费将近五十分钟,以安澜余家汇广场的八个篮球半场的承受能力来满负荷计算,一天也只能打一百场比赛,因为比赛的参赛队员成分复杂,比赛只能安排在周六和周日进行,这样计算下来,七八两个月加起来也只能安排一千六百场比赛,远远不能满足活动的要求。

“江宁东路二号广场不是七月底马上就要投产了吗?那边的空地更大,可以建十几个篮球半场,可以把一部分比赛转到那里去,顺便带动那边的人气。”一名主管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很快又有人提出,要不要把江宁安澜三号广场和临

安四号广场也加入到这个活动中,作为协办场地。

“报名队伍中也有来自海东省和江南省的队伍,如果把这两个地区也加进来,影响力会更大!”营销团队兴奋地说道。

但这个建议最终还是被否决了。

也许等到安澜广场真的在全国每一座大城市都建成一家或者几家分店之后,这个比赛可以推广到全国并且形成一个固定的业余级联赛,但就现在而言,临时改变比赛规则,对于安澜来说并不是好事。

扩大影响力当然很有**,但在报名已经截止之后又新开两个赛区,会不会让人觉得安澜地产是一家没有规划,随心所欲没有章法的公司呢?

“第二届比赛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的赛区,但今年只考虑江海一个赛区。”肖乐最终拍板道。

“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开始建设安澜五号广场和六号广场了。”詹云翔提议道。

与之前的大肆炒作不同,安澜地产在最初的疯狂炒作之后开始低调的拿地。万林广场在安澜地产的刺激下已经提前进入了商业地产这个板块,对于肖乐来说,这并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城市中的黄金地块是有限的,当这个行业表现出巨大的利益或者是前景,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势必将带来更大的竞争从而将地价没有限制的抬高。

而安澜地产继续高调下去的话,也许也会陷入到众多商业地产大亨的围剿中去。

肖乐开始委托一些代理公司去按照自己的意图拿地,然后秘密地转到安澜地产名下,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其实安澜地产已经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在长三角的十五座地级市里拿下了总面积超过一百二十万平米的黄金商圈地皮。

这个数字看起来与前世记忆中那些地产大佬们动辄囤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平米土地的壮举没有办法比,但安澜地产下手的都是每座城市最黄金的地皮,所有土地的开发用途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建设安澜广场。

肖乐手中的资金大部分都压在了这些地皮上,幸亏有詹云翔与银行大佬们及时勾兑,又把这些地皮换成贷款,极大地减轻了安澜地产的现金流压力。

安澜余家汇一号广场的成功让所有人都有了信心,这当然也包括了政府官员和那些承租者们。

“江宁东路安澜二号广场的铺租会是一号广场的三倍以上!”詹云翔很有信心地说道。“这和那边的地段更好有关,但安澜广场这个品牌带来的价值更高。”

“很好。”肖乐压抑着心中的喜悦说道。“你准备一下,下周一安澜控股的董事会上,我们来投票决定五号广场和六号广场建在哪里。”

会议过后,张紫苓悄悄地走了过来。

“肖总,江海大学的高指导在接待室,说是想请你吃饭。”她低声地问道。

“高指导?”肖乐有些意外,他从篮球队宣布退役之后,高业也因为身体原因彻底辞去了篮球队领队和教练的职务。

江海大学男篮在随后的那一年成绩并不好,只拿到江海第四名,甚至没有了代表江海参加南区联赛的资格。

肖乐大概半年会想起来请篮球队的老队员们一起吃一顿饭,把蒋明涛等人叫回来聚一聚,但却一直都没有见过高业。

“快请他进来!”他惊喜地说道。

“高指导不是一个人。”张紫苓说道。“而且你晚上已经约好请建行的苏行长吃饭了。”

肖乐犹豫了一下。

“现在才四点半,还来得及,高指导难得来我这里一次,总不能让他吃闭门羹吧!”他对张紫苓说道。“请他们进来。”

高业的气色看上

去不错,看来退下来回老家修养之后,他的身体确实好了很多。

肖乐和他握了握手,但随即还是忍不住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让高业本来悬着的心马上放了下来。

“这位是全国高中生篮球协会的江宁主席。”高业为他介绍道。“这位是杨立波秘书长。”

“幸会幸会。”肖乐和他们握了握手,心中有些疑惑,这些人来找自己是干什么的?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江宁看到肖乐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关系,您说好了。”

“肖总可是个大忙人,那我就长话短说了。”江宁笑着说道。“不知道肖总有没有听过全国高中篮球联赛?”

肖乐自己高中时就是篮球队的主力替补,怎么可能没有听过?只不过他那个时候打的多半是锦标赛,联赛还真的没有听过。

“这个比赛是去年改制举办起来的。”江宁介绍道。

原来随着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成功举办,华夏篮协和中学生体育协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中级别的篮球联赛,并且在教育部,各地教育局和教委的支持下,于两千年下半年举行了第一届联赛。

但说实话,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比赛,除了决赛阶段还有点人气,常规赛和小组赛如果学校不组织啦啦队的话,除了队员的亲朋好友,几乎就没什么人关注。像邓瑜珊这样的极品球迷,在全国来说都非常罕见。

这样的比赛,除了特殊背景也从来不考虑盈利的教育电视台,几乎没有什么电视台会对比赛进行转播,为了扩大联赛的影响力,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主办方甚至不得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花钱来请电视台进行转播。

不但拿不到转播费,还得出钱请电视台播,大学生联赛如此,可想而知,高中生联赛的人气就更差了。

比大学生联赛更糟糕的是,高中生因为面临高考的压力,参与度甚至比大学生联赛还要差。

第一届全国高中生篮球联赛大家都不知道深浅,篮协还想办法把冠名权给高价卖了出去,但眼看第二届比赛就要来了,却找不到肯出价的赞助商了。

高业是大学生篮球联赛创办时组委会的常委委员之一,和上层还算是有一些往来,一次吃饭时两人偶然谈起这个事情,高业便想到了肖乐。

肖乐现在据说已经成了华夏首富,又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如果他愿意赞助一点,也许比赛就能顺利举办下去了吧?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三人找上了门来。

“实在是不好意思,晚上我有个饭局,不然应该请三位吃个饭的。”肖乐多多少少有些想法,他本身是个热爱篮球的人,获得大学生篮球全国总冠军的荣誉和热情还没有完全从他的灵魂中被磨灭,对于赞助这样的活动他没有意见。但怎么举办,他却有些想法。

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他非常清楚,出钱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但问题是,他觉得自己的钱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用在正确的地方。

高业等人以为他要拒绝,不由得有些失望了。

“紫苓,你进来一下。”肖乐拿起内线电话说到。

“这位是我的个人助理张紫苓,她也是江海大学的,不知道高指导有没有印象?”肖乐看了一下表之后说道。“今天我实在是对不起各位,必须得走了。这样,请你们和紫苓定个时间,两位领导稍稍准备一下思路,我们到时候详谈好吗?”

江宁和杨立波如同从地狱到了天堂,急忙说道:“肖总您忙,没关系的,我们和张小姐谈也一样。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