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199章 思源基金会

说起来方汝霖的母亲还不能完全算是陌生人,刚刚结束不久的江海大学生音乐节就是江海文化局主办的,方母还作为文化局的嘉宾到现场参加了开幕仪式。她的位置正好在左安安旁边,主办方给她们介绍了一下,两人随便聊了几句。

不过音乐节上的那些摇滚对于老太太来说就有点太过于喧嚣了,好在她也不算是古板的人,尽到自己的义务之后便提前离场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没有看到肖乐的节目,不过对于现场观众用门票投出来的最佳原创音乐奖的获得者,她还是有印象的。

“后生可畏啊!”她微笑着说道。

因为方汝霖的关系,两人见面的地方是方家,从房间里的陈设来看,不算俭朴。

“我家汝霖把你们之间的关系和你的想法都跟我说了,但我还是不太理解,你做这个事的意义是什么?”

这大概是在基金会成立之前,乃至是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好在肖乐已经和王直一起商量了一套勉强说得过去的说辞,这么说出来,果然效果比拿真实的想法去说服别人效果好了很多。

“你是汝霖的朋友,又是未来的合作伙伴,本来有些话我不应该说,但这个事情很麻烦,我也只能把话说在前头了。”

方母的办法是让肖乐想办法去找另外一个副局长李红武,他年纪比较大,马上就面临着离休的问题,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回家抱孙子去。

这个基金会可以请他来做名义上的理事长,这样有了足够的利益,又能继续获得名望,他应该会动心。

一般人都不会为难马上要退休的老领导,新局长以前是他的下属,应该不会反对得太强烈,事情由李洪武提出,方母表示同意,局长不反对,别人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事情很可能就通过了。

不过还有很关键的一票是纪委书记,这个事情本来就**,如果他表示反对,党委会上很难通得过。

“他兼着文物管理局的局长,对瓷器比较喜欢。”方母点到即止。“由李洪武出面引荐的话,他应该不会拒绝。”

“你还得敲定财政处的马处长,不然你以后事情会很不好做。”方母继续指点道。“你这个事情没什么利益可图,不会有什么人关注,他这个人贪小便宜,你时不时给他点好处,不用太多,事情就好办了。”

肖乐很少接触官场上的事情,在她隐晦的指点下,很多事情马上就明白了。

“你这个基金会挂在文化局下面,完全和文化局的事情不沾边也说不过去。”方母对肖乐的态度和悟性也很满意,于是她最后说道。

“那我们的资金拿一部分出来帮助文化馆设立图书角,购买办公设备,资助地区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和表演活动,您看妥当吗?”

这正好是方母主管的一部分工作,她于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肖乐和王直于是开始运作这些事情,有方母指点,很多事情都引刃而解,方汝霖在安澜花卉未来有着上千万的收益,老太太倒也算是很给力了。

这种事情本来至少要有大

半年的酝酿、调查和讨论的时间,不过李红武眼看十月份就要离休了,他生怕人走茶凉,硬是把这个事情反复拿在党委会和局务会上说,方母甚至没有表示赞同,只是没怎么反对,在确定了众多的原则和要求之后,基金会的事情终于定了下来。

肖乐忙得甚至连暑假都没有在家长住,只是中间回去了两次,这是他第一次挑大梁从无到有做成一件事情,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在其中收获的成就感和经验,对他来说,比估值已经达到两亿多的安澜花卉还要多得多。

最终基金会被命名为“江海思源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原始基金五百万元,全部由肖乐个人捐赠,明确了大部分的用途,首任理事长李红武,副理事长肖乐,常务理事、秘书长王直,文化局此前离休的各位主要领导为名誉理事,刚刚退休不满两年的领导为理事,还请来了江海大学的两位前副校长为理事,反正慈善基金会的理事也不拿工资,算是扯虎皮做大旗。

这个名字让首任理事长李红武表示很不满意,他一心想要加上些有文化气息的内容,但肖乐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做一点扶危济贫或者是资助文化事业的事情,他和王直在申请文件上留了个很大的口子,如果发展良好,思源基金会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令人惊讶的巨人。

章程里已经明确规定了日常事务主要还是由基金会下面的秘书处来处理,理事会更像是让老人们养老满足虚荣心的地方。但这也没有办法,毕竟能让他们答应这个事情,这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王直当然是秘书处的负责人,同时也负责法律方面的事务,王直还请了两位同窗来兼任法律方面的事务,算是基金会最强的一环。会计由文化局财政处派人兼任,这也是加强管理的意思,不过王直已经搞定了马处长,日常受到的干扰应该不会很大。而出纳则是纪委书记的表妹,五十来岁,看上去是个好说话不闹事办事细心的人。

剩下的专职人员里,副秘书长兼行政人事是李红武的侄女,这也是跟着条件来的,好在这个岗位并不影响肖乐和王直做事。三个专职办事人员里,一个是党委书记老同学的女儿,一个是新局长不知道哪门子的外侄女,最后一个则是马处长介绍来的应届毕业生,一个看上去还算老实的年轻小伙子。

基金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履行职责就已经开始有了成为文化局关系户安置点,可以想象的是,随着基金会的继续发展,这样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

王直已经开始有点头疼,但肖乐却觉得无所谓。

关系户越多,文化局就越不可能把这个基金会草率的处理掉,而当基金会里的关系户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导时,反而就有了与文化局领导重新谈条件的机会。

反正各项规定都很细,王直盯得又紧,而且主要工作计划里反而是由兼职人员和志愿者来完成的。

但他的注意力始终不太可能完全放在基金会上,在进行了一个还算隆重的开幕仪式后,他再一次向王直确认了工作的思路后,便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自己的事业上。

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了。

一直在他关注下

的那个通信软件已经对外宣布有了五十万注册用户,而另外一个被他关注的人,目前正在汇金证券担任总裁助理。两人在方汝霖的介绍下已经见过面,但远远谈不上熟识。

“这个李天尧有什么地方值得你特别关注的?”方汝霖在后来一次见面中问道。

“你觉得呢?在你看来这个李天尧怎么样?”肖乐却反问道。

肖乐感兴趣的人让他也很好奇,于是方汝霖专门向自己的父亲了解了一下他的背景,名校经济系高材生,优秀学生干部,提前毕业,三江口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秘书。他算得上是优秀的人才,能力很强,但个性比较张扬,想法太过于活跃,在领导面前也常常是滔滔不绝不吝表现自己,这在老一辈的人眼中,有点“不安分”。

欣赏他的人觉得他能力很强,但不喜欢他的人,便会觉得他这个人锋芒太露,容易“出事”。

“你想把他挖到安澜花卉?”方汝霖问道。

肖乐微笑着没有回答。

“据我所知他在汇金并不如意,跳槽的可能性很大。不过这个人心气很高,又一直都顺风顺水,你想挖他恐怕不容易,除非你给他个副总经理的位置,不然他不可能动心。”

肖乐点点头,这和他自己对李天尧的判断差不多,但方汝霖不可能想到,他所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是与他合作,从他的成功里分一杯羹?还是直接复制他的成功,自己来做这件事情?或者是干脆把他收为下属引导他完成这件事情?

肖乐还在考虑。

作为一名前世经常在网络上混迹的年轻人,有几个人的发家史和人生经历是不可能错过的。

李天尧作为白手起家成为华夏顶级富豪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肖乐几乎可以闭着眼睛复述。

但传奇故事都是经过修饰的,在接受了杂志的多次采访之后,肖乐已经很清楚这一点,为尊者讳,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他知道李天尧成功的几乎每一个节点,也知道其中一些作为励志故事和网络段子广为流传的传奇经历,但他并不知道其中的细节。

故事真的是像写出来的这样?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是有贵人相助?还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某个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对于他却说得上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事实上,他所看过的几乎所有名人传记都有着同样的特点。

以结果来倒推过程很容易,但现在,站在整个事情的起点,如何保证把这件事情沿着历史脉络,在世界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前提下继续走到它应有的位置,这是肖乐必须面对的难题。

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但很多时候,它又是由无数的随机事件和无数的随机选择所构成的。

已经有重大的历史事件没有按照记忆发展的事情,那么,李天尧会不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让张天尧、王天尧走了出来?

未来尚未可知。

肖乐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

冥冥中把事情往某个结果拉扯的力量,会存在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