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129章 突破

赵凯打电话到处找关系,肖乐也没闲着,他让员工把要送的货先按片区上了车,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电视台那边还没有搞定!”赵凯一口气打了十几个电话,果然那些拍照的人渐渐收手了,但还没走,像是在等最后的结果,拿摄像机的人却还一直在拍。

肖乐想起一个人,匆匆摸出电话打了过去。

“喂?肖乐?”突然接到肖乐的电话让邓瑜珊有点惊讶,也有些激动。

“能帮我一个忙吗?”肖乐没时间和她客套,只能直入正题。

“怎么了?你说。”

“我听说你家里是电视台的……我开了一家公司,叫安澜花卉,现在因为市场竞争被原来的那些人把店铺和仓库给堵了,影响很坏。现在电视台的人正在外面拍……能不能请你帮忙引荐一下?不是说完全不能拍,但是不是可以不要有什么倾向性?”

“我不知道……”邓瑜珊微微有点失望,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不过肖乐曾经救过她,她觉得自己帮他一点儿忙是应该的。“我尽量想想办法。”

“麻烦你了。”肖乐说道。“我们这边也在找其他关系,这件事闹大了不好。”

电话挂掉,邓瑜珊犹豫了一会儿,拨通了外公的电话。

挂掉电话,肖乐又在走来走去地想办法。

“人就快到了。”赵凯对他说道。

“千万不能出流血事件。”事到临头,肖乐也没有别的想法了,他对赵凯说道。“既然来的人多,我们把大会议室清理出来,把门口这些人全部‘请’进去慢慢谈。”

赵凯听出了他的意思,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到底要怎么解决?

肖乐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

前世时这种事情经常在电视里出现,肖乐一直都把自己放在上访的这一方,但现在看起来,有时候世界上的事情还真是无法说清对错。

安澜花卉这么做生意有错吗?

站在肖乐的角度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有错,未来经济的发展本来就提倡扁平化,消减中间环节,让农户和消费者两头受益。

站在花店和消费者的角度也应该没有错,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更优的结果,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安澜花卉的出现都是有益的。

但对于这些过去经营花卉批发的商人和在江海附近种植花卉的农户、苗圃来说,那肯定就是错的了。毕竟他们已经在这个行当里经营了这么久,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看作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安澜花卉突然跳出来搅局,让他们丧失了牟利的空间,甚至大亏特亏,他们肯定无法理解。

这看似简单的结果,实质上是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但为什么前世阿狸网、京西商城这些电商巨头让无数的实体店铺亏损倒闭却没有人像这样上门闹事呢?

一个是因为它们的影响是逐步发生,广泛影响,却没有真正彻底让实体店铺完全开不下去。受到冲击的实体店铺缺乏一个联合起来反抗它们的契机。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他们在让无数实体店倒闭亏损的同时,也建立起了新的体系,新的环节,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新的体系当中,共同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肖乐很快就想明白了。

安澜花卉的问题在于,短时

间内就对江海花卉市场原有的体系进行了近乎摧毁式的颠覆,破坏性太集中,太迅速,太彻底,在一些传统的人眼中,这或许可以归为“吃相太难看”。而另外一个方面,他们没有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系统而获得利益。

绑在这根利益链条上的人太少,影响力也太小,对于政府来说,出面解决这样的事情政策风险太大,收益却太少,从而让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动力。

其实这样的事情对于政府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安澜花卉是正当经营,并没有任何违规违法的地方,以此来上访闹事甚至阻断安澜花卉的正常生产经营根本就是无理取闹。只要政府下决心,完全可以把闹事的人抽几个带头的拘留起来,然后在新闻宣传上做出一些偏向安澜的报道,整个事情也就平息了。

但问题是,现在受损的人明显比受益的人多,而且弄得十分难看,对于江海市政府来说,或许让安澜花卉做出让步才是更简单而又妥帖的做法。左安安之前打电话来说信访办让派人去调解,估计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做出的安排。

赵凯的面子或许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这些人完全可以每天来闹,制造出持续的不良影响,安澜花卉却不可能陪着他们发疯。

别的不说,每天出动这么多保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必须要让处于这根利益链条上并且有足够影响力的人来发声。

肖乐迅速掏出电话,拨给了左安安。

“安安姐,你到什么地方了?”

“大概还有半个多小时。”左安安答道。“你到什么地方了?刚才信访办的人又打电话来催了。”

“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肖乐说道。“安安姐,你一直在跑南斗花卉交易中心的事情,现在拓东市的分管领导是哪一位?彩云省的分管领导又是哪一位?”

五辆带篷布的加长货车突然停在附近,上百个身穿深蓝色保安制服的青壮年跳了下来,赵凯兴奋了起来,拉着肖乐要往那边跑,但肖乐刚刚获得了蒋副市长的私人电话号码,没有心思去和他参与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别把事情闹大。”他只是提醒赵凯道。“最好是把所有记者也请进来聊聊。”

赵凯点点头,摸出电话和带队的负责人联系上了,他简单地把要求说了出来,就看到对方迅速整了队,然后带着队伍往大门这边逼了过来。

“要打人了!”

“黑社会打人了!”

看到对面黑压压地一片青壮汉子,闹事的人心一下就虚了,他们一边高声叫着试图扩大影响,一边准备着开溜,但对方带队的汉子是江宁军区的转业军官,队伍里好几个小队长也都是部队上退伍下来的,带着队伍把两头一堵,他们便什么法都没有了。

两旁的记者忍不住拿出相机来又是一阵猛照,新闻能不能发另说,这样的局面真是难得一见,作为记者不留下点什么真是说不过去。但没等他们尽兴,每个记者身边不知什么时候都站上了两名保安。

“你们……你们敢破坏新闻自由?”

“不是……安澜花卉准备一会儿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外面天太热,请你们到里面去坐坐,喝喝茶解解暑气。”

“打死人啦!”“耍流氓啦!”那些闹事的中年妇女和大妈大爹们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但地方早有准备,没等他们在地上打滚撒泼,

年轻的保安上来一个抱头一个抱腰一个抱脚,快速地把他们抬进了仓库区里。

“张队长?”赵凯迎了上来。

“赵少。”对方干练地对他点了点头。“人放哪儿?”

“闹事的放四楼大会议室,记者都请到二楼小会议室去。”赵凯和他握了握手说道。“你们多费点心,人都看好了别出什么乱子。”

“你放心。”张队长笑道。“这都是按以前摸哨训练的,真要闹的那个,轻轻一下就打晕了。”

虽然有些惊讶,不过安澜的员工和车辆终归是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时候马上出车,把早就分门别类按照清单包装好的鲜花送了出去。

左安安终于赶到了仓库,赵凯已经把所有记者安抚好,每个包了一个厚厚的红包压惊,也把他们的身份核实了一下,请他们各自的领导打来了电话。

“我们倒是无所谓,关键还是上面的态度。”一名老记者悄悄地说道。“特别是市政府的态度。”

“我们知道,正在处理。”左安安说道。

肖乐还在办公室里给蒋副市长打电话,而这个电话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了。

安澜花卉的利益链条很简单,花农—机场物流和铁运物流—花店和加盟店—获取税收和各种隐性利益的各级政府部门。

这里面,花农受益最多,但他们都是南斗人,影响不到江海市政府。

机场物流和铁运物流这时候还是掌握着别人生死命脉的大佬级单位,没什么竞争意识更没有什么服务意识,他们能帮到的最大的忙就是运费折扣,不可能站出来在这件事情上为安澜花卉说话。

江海的花店和加盟店倒是直接的受益者,但他们和安澜花卉的纽带还不紧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低调发财才是最重要的,安澜花卉倒了,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回到之前的模式,钱还是可以赚,无非是少一些,他们也没有真正出来为安澜花卉说话的动力。

而江海市政府从安澜花卉这里无非就是获取了一些税收,解决了一些就业,但江海的大型国企、跨国企业太多,安澜花卉这样的公司对比下来算是增长快速的,但真的也不算什么。

唯一从这条利益链中获益丰厚并且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只有拓东市政府。

安澜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从南斗买去了价值上千万的鲜花、各类盆栽、绿化植物和周边产品,由此而带来的税赋、就业、带动周边产业的好处对于南斗县,乃至对于拓东市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拓东市已经下定决心借世博会东风在南斗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关键性时刻,安澜花卉这样快速成长而又极具潜力的商户出现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某种程度上,把它说成是一剂强心针也不为过。

一方面,安澜的成功说明了拓东市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安澜的成功也能够带动更多有实力的外地商家到南斗投资或者是采购,进一步让南斗花卉得到发展。

仅仅是江海一地就有这样的收益,如果是整个北方,乃至是全国呢?

对于拓东市政府来说,安澜花卉这样一个标杆是不能有什么闪失的。如果安澜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倒下了,那南斗花卉的未来也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是拓东市政府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肖乐在这半个小时的电话中极力想要传达的核心内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