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61章 传奇的缔造者

第二天的工作仍然与第一天相同,肖乐一整晚又回忆起了很多可以用在里面的东西,他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赶了过去,但他并不是第一个,左安安早已经在会议室里做准备了。

“这么早?”肖乐有些诧异。如果没有精气散的帮助,他应该还在**挣扎。

但昨晚他离开时他们都还在继续工作,她所消耗的精力一定比他多得多,她为什么这么拼?

他一边胡乱猜想着,一边在白板上把自己要说的第一个构想的要点写下来。

人们陆陆续续到来,肖乐开始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想法:脱胎于前世记忆中京西商城的经营模式,但又根据花卉采销的特色进行了简化。

“……简单来说,我们在南斗目前种植的花卉品种中选择销量最大、产量和品质最稳定的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细分出几个档次,每天凌晨从南斗启运。价格由当天南斗交易中心的鲜花平均成交价格加运费确定,每座城市中的花店和批发市场可以通过电话了解我们的价格,确定订单,而我们在各个城市的物流网点则按照订单把不同品种、规格、档次的鲜花确保于当天中午之前送货上门,现场收取费用。物流方面直接与空港物流和铁运物流签订长期合作合同降低成本……”

这在后世来看简直就是烂大街的做法,许多地方的餐馆甚至连米饭都不自己煮而是由一家配送中心每天配送,因为那样做成本更低而且品质稳定。

但在九八年,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左安安和她的部下们面面相觑,类似的做法并不是没有,美国的电话购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有着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内的电话购物也有了将近十年的历史。但像肖乐所说的这种运营方式,却还没有听人采用过。

有人马上反对了起来:“鲜花和书籍、电器产品这些东西不同,书籍电器这些产品即使有库存也不会造成损耗,顶多就是占用资金。但鲜花时间一长价值就急剧下降,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

“这就需要对于市场有一个准确的预估。”肖乐答道。“一开始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损耗,但市场占有率越高,对于每座城市每天的需求量就会越准确。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铺很多个城市,也许只选择像燕京、江海、五羊城、蓉城和长安这样的大城市,大力向花店推广这种从生产场地到店铺的直销模式,扣除一些特定的时间点比如说情人节之类的,花店的需求量应该是基本稳定的,我觉得进行准确的预估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即使有一定的超量,在南斗的价格优势下也不会造成利润太大的流失。再说了,我们还可以建设冷库。”

“这样做成本太高了。”有人摇了摇头,南斗的价格优势大家都已经取得了共识,在这种集约化、工业化的生产面前,任何小规模的苗圃和花农都没有竞争力,但他关注的是管理成本。“就算一开始只在你所说的这几个大城市铺点,每座城市都需要建立相应的物流中心,建立配送团队,也许还需要建设冷库。管理人员、仓管人员、物流人员、车辆,这些费用会把南斗的价格优势抵消。”

“真的是这样吗?”肖乐摇了摇头,后

世阿狸网、京西商城的成功早已经证明了这种b2b模式的先进性,但现在他还需要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服他们。

他拿出笔,开始在白板上计算成本。

人工、仓储、物流、管理成本以及损耗,肖乐以大家都最熟悉的江海的物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计算结果让他有些失望,有赢利,但并没有大到足以抵消由此带来的管理方面的困难和风险。

或许像蓉城、长安这样物价偏低的地方成本会低一些,但这些地方花卉的售价同样提不上去。

正当他决定找出问题在什么地方时,左安安指了出来:“你忘了把物流方面降低的成本算进去。”

一枝玫瑰在南斗花田大批量采购的成本大约是八分到一角四,而在江海的最终销售价格是五元到二十元不等,其中绝大部分成本发生在运输途中,只要能够在运费上降低百分之十,带来的利润将是惊人的。而这种运作模式下,不论是现地运输还是空运、铁运,都可以签订长期合同,运费降低是必然的,幅度很可能远远不止百分之十。

“肖乐提出的这种做法,至少减少了两个中间环节:南斗的批发商和江海的批发商,而且采用批量运输成本也会比那些分销商低得多,其中的利润是显而易见的,前期投入完全可以承受。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让商铺适应这种采购模式。”她一边思考一边说道。

“拿起电话就能订货,只要品质有保证,我想没有哪个老板非要自己又苦又累的去批发市场进货。”有人开玩笑地说道。

可行吗?

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思路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一点儿也不稀奇,但为什么他们之前没有想到?

大家看肖乐的目光开始发生了变化,左安安最初把他带来时,没有人当他是一回事,反倒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他或许在具体的细节上很无知,可那些层出不穷天马行空的想法很快就征服了他们。

到了现在,他们对于左安安把他称为天才的做法已经完全没有抵触了。

“德泰工贸的人力资源完全可以支撑这样的网络。”左安安在心里默默地盘算了一下之后说道。虽然主要是做外贸,但德泰的某些产品也在国内销售,基本的销售网络是健全的。

更何况,肖乐所提出的这种营销模式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毫无难度可言,鲜花的品质和价格足以打败一切竞争对手。

“这个想法我觉得可以用在计划书里,你们觉得呢?”左安安征求意见道。

“可恶啊!营销模式我好不容易写了将近一万多字,又要推倒重来了。”负责这个部分的段诚抱怨了起来,但大家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知道他不过是在开玩笑而已。

“你要是那么不愿意,和我换一下好了。”

“少来!”段诚急忙说道。“这个计划当然要由我来完善。”他用力地搓了搓手,仿佛已经看到一份完美无瑕的计划书把所有官员和领导都震垮的样子。

“那么,我说说另外一个想法?”

一片哀号,依照他们这两天的经验,这很可能意味着某个部分又要完全推倒重来,

但没有人真的对此有意见,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们有一种预感,自己手中的这份商业计划书很可能会造就一个巨无霸一般的商业怪兽。

不管未来他们是不是能够参与下去,它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小小的会议室中诞生,而他们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便足够了。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晚上,肖乐提出了十个想法,大部分都来自于前世的记忆,也有两个是他自己的狂想。最终讨论通过的有四个,他自己的那两个毫无意外被批了个底朝天,而另外四个则是因为想法过于超前,在现有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水平下不可能做到。

晚餐照旧是咖啡加茶点,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段诚突然说道:“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们把今天这些东西用在适当的领域,也许未来我们都会成为大老板。”

肖乐大笑了起来:“那你们一定要记得付版权费给我!”

“等我们成为大老板再说吧!”众人嬉闹地说道。

刘月媞打电话过来,肖乐走出会议室去接听,等他挂掉电话转过头来,发现左安安又站到了他背后。

她悠悠地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中的某个人会盗用你的创意,你却什么也得不到。”

这当然有可能,但说“盗用”或许有些过火。前世里,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搜索引擎的两位创始人正是在听了千寻网创始人的一堂讲座之后才萌发了开发搜索引擎技术的想法,并且最终成了亿万富豪。而千寻网的创始人反过来又因为受到他们的刺激,甘愿放弃在美国的优渥待遇回国创业,并且成为了华夏富豪榜上的人物。

肖乐也曾经想过把这些东西藏着掖着,免得产生竞争对手。

但一个理念真的能够决定一切吗?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由他创始的,它们的真正创始人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开始践行他们的理念。

真正的竞争从那个时候才会开始。

一个好的理念也许能促成一次成功的创业,但所有的创业都是从一个好理念开始的,真正决定成败的从来都不是最初的那个“好理念”,而是更多其他的东西,比如勇气,比如坚持,比如团队。

阿狸公司曾经同美国电商巨头ebay进行过长期而又艰苦的竞争,那是一场侏儒与巨人之间的较量,但最终获胜的却是不被人看好的阿狸。

这充分说明了很多很多时候,决胜的因素并不只是人们所看到的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

肖乐脑子里拥有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趋势,拥有功德系统,如果这样都无法与别人竞争,那证明他不过是个彻彻底底的庸人。

就像孙澜所说的,竞争永远存在,而你唯一的选择不可能是逃避,必须直面而上,把它们全部踩在脚下!

于是肖乐笑了起来:“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比我说出去的这些东西有价值多了。我很希望你们中的某个人或者是全部在未来都因为我的话而像段诚说的那样成为大老板,那样当我们再一次聚在一起的时候,这将成为一个传奇。”

“而我则是传奇的缔造者。”他微笑着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