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60章 计划书

肖乐楞了一下,他不知道该叫他什么。

叫叔叔,心有不甘,叫李总,又怕母亲觉得自己没有礼貌,最后他含含混混地点了个头。

“小乐你今天见到左总了吗?”李远也不用肖乐招呼,自己就挤了进来,随手把水果放在地上,和刘月媞打了个招呼。

“这个事情可能真有点难办了。”肖乐不动声色地说道。“今天早上我去找她,被她拉着去了一趟南斗,听她的意思,可能是刘总觉得家具厂投资回报率不高,想看看其他项目。”

“这……不会吧?”李远一下子着急了。“之前都说好了的啊!”

“都说全国江海人最精明,闽州人最狡猾,刘老板两样都占了,没签订合同怎么可能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肖乐糊弄着他说道。“要是他们还投资家具厂,那我再怎么难办也一定要帮你说句话,但如果真不投了,我就没有办法了。”

李远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但肖乐言之凿凿,他讪讪地也不好说什么。刘月媞急忙把那一万块拿出来,几人推辞了一下,李远也就半推半就地把钱拿回去了。

他临走前客套道:“我家李昊也回来了,说起来你们俩小时候还一起在汽水厂玩过,改天到家里来玩啊。”

肖乐满口答应着,把他们送了出去。

刘月媞一脸轻松的样子,肖乐才知道她之前是在为这个事情担心,于是笑道:“这件事应该算是了结了,妈你就安安心心的吧。”

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了左安安的电话:“你不是说要参与项目吗?还不过来!”

左安安专门租了酒店的小会议室,肖乐去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五个男女在里面埋头工作,这把他吓了一跳。

“怎么?”左安安奚落他道。“我再怎么也是个总经理助理,德泰工贸布局西南这么大的事情,你以为我是一个人来的?”

肖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左安安把他带进会议室,简单地给他们相互介绍了一下。

跟她一起到拓东市的还有德泰工贸市场营销部、企业发展部、安全生产部和行政部的七个人,有两个人分别被派去了彩云大学农业学院和彩云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找参与南斗花卉交易中心筹备事宜的专家去咨询相关事宜,剩下的五个人被左安安简单分了工,正在埋头把从昨天下午开始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分析数据汇集成一份商业计划书。

“你的消息不太准确。”左安安悄悄地对他说道。“论证阶段早就已经完成了,现在已经到了筹备阶段,正在批贷款,如果没有大的变数,九月份就会开始动工。我们现在想硬插一脚进去很难,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已经确定的格局不会因为我们而改变。”

肖乐无言以为,他只记得这个交易中心是九九年下半年投入运营的,谁知道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筹备了。

左安安得势不饶人地继续说道:“昨晚我和刘总在电话里沟通了将近两个小时,他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今天一早通过江海商会的

关系和拓东市分管农业的蒋副市长通了电话,蒋副市长同意暂缓几天,让我们抓紧时间把我们这方的计划书拿出来。这件事是你起的头,很多构想也是你提出来的,这几天不管你有什么事情都得给我推了,专心来帮我!”

“这没问题!”肖乐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能够参与编写这样的商业计划书当然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经商的经验,更不知道如何运作一个大型商业项目,以这样的经验在几年后去运作一个未来的互联网帝国,对于他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

他向左安安提出南斗花卉交易中心这个项目,除了想要抓住时机投资赚钱之外,更多的其实是想从中学到些东西。

要怎么从无到有地组建团队,依照自己的目标挑选和招募需要的人才?如何按照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和专长进行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与地方政府和各种各样的政府主管部门怎么协调沟通?怎么拉投资和贷款,怎么控制成本?怎么选择厂商和施工单位?设计和规划要怎么搞?建成以后要怎么招商怎么营销?

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成立,再到实施,最后运营、赢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肖乐相信自己如果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一定能够收益匪浅。

于此相比,金钱方面的收获简直就不值一提。

“我负责什么?”他兴致勃勃地问道。

左安安白了他一眼:“你以为你能负责什么?财务分析你会做吗?可行性分析报告你知道要怎么写?市场前景分析你会不会?”

这几个问题像是一桶桶冷水迎头浇下来,让肖乐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凭借重生者的记忆,他可以说出大致的方向,但具体步骤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细致而又专业性的东西还真不是他能做的。

“你昨天不是说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想法?”左安安把一个本子和一支笔交给了他。“你就负责把你关于这个花卉交易中心的想法都写下来,不用考虑可不可行,也不用考虑经济性,全部写下来就好!”

肖乐接过纸笔,问道:“什么时候要?”

“构想都没定,后面的东西怎么写?当然是越快越好!”

肖乐于是在角落里冥思苦想起来,其实很多东西昨天他在和左安安闲聊时都已经说了出来,但要把它们变成纸面上的东西,还真有点费脑筋。

他先按照记忆把那个花卉交易中心的草图画了出来,然后反推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别把它们标注下来。他同时还借鉴了重生前拓东国际商贸城的一些先进理念和一些让他感到很实用的细节,分别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如何运作,花卉交易中心重要的并不是那个建筑物,而是由此引申的一系列产业和政府的支持政策,怎么完善现有的产业体系,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完善的支持,怎么吸引更多的商户和农户加入到整个体系中把它做大,怎么把上下游的产业整合协调进来

,需要些什么配套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左安安坐在他旁边,同样飞快地在电脑上打着字,他们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随时共享着彼此工作的进度。

肖乐这边如果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想法,有可能需要写入计划书或者是某一份报告中,左安安便会让大家暂时停下,听他说一说这样想的理由。有时候人们会提出反对意见或者是提出质疑,肖乐不得不绞尽脑汁把前世记忆中的那些东西转化成自己可以表述的概念去说服他们。但更多的时候,他从他们的赞许和反馈中收获了信心,也在激烈的讨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场的都不是专业人员,只是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去了解和认识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他们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其中的问题,反倒更加直击要害。有些地方必须有专业知识支撑,这时候派到彩云大学农业学院和彩云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两个人就发挥了作用,他们奔波于各个专家的办公室,凭借市招商局的介绍信和价值不菲的咨询费,通过电话和传真及时把他们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传送回来。

时间不知不觉就流淌了过去,中间刘启泰打了个电话过来,还和肖乐简单地聊了几句。他在江海也在做一些重要的准备工作,按照他的说法,如果一切顺利,他会在几天后飞过来和他们汇合。

第一天的工作几乎只是整理思路和收集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在这样高强度的脑力震荡中,大家很快就开始感到疲惫,这种时候左安安会让服务员送来浓浓的咖啡和茶点,让大家休息放松一下。

他们一边吃一边总结着所得,分享着自己的想法,这种氛围让肖乐感到很轻松,也很有意思。

这个团队中大部分人都在三十岁左右,左安安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她却是整个团队的负责人,这不禁让肖乐产生了一些阴暗的猜想。但左安安也许不是什么工作都能做得很好,却能把每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及时进行收集和反馈,做出评判,解决争执和分歧,让整个团队在保持活力继续前进,这又让他觉得她很适合这个位置。

他在一次休息的时候打了一个电话到母亲的厂里,告诉她自己有事没办法回家吃饭,等他挂掉电话转身,却看到左安安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他的身后。

“你们母子的感情真好。”她有些羡慕地说道。

这让肖乐有些惭愧。“其实我这个儿子很不称职……”他讷讷地说道。“她是我唯一的亲人了。”

“是吗?”左安安的眼神有些复杂。“那你一定要好好地珍惜了。”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沉重,肖乐猜想她的家庭或许也存在某种问题,才会让她有这样的感概,但两人之间的关系说亲密不算亲密,却又超过了一般的合作者,这让他不知道该不该问。

“我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左安安笑了起来,笑容里有些落寞。“父亲和我关系很密切,但他……”她突然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我们进去吧,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