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透视高手
字体: 16 + -

第一卷 正文_第112章 辩论

铁之惺惊异地看了纪发一眼,想不到这恩人不仅手段了得,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

商人们更好奇地瞧着纪发,想知道他真实身份到底是怎样的。

黄天涯也冲着纪发笑道:“纪小子,想不到你对字画还了解一些?”

纪发要守住绿色天眼的秘密,只好笑了笑,有些愧疚地将这些赞扬揽到头上,道:“古玩中也有字画一项,所以我多多少少了解些书法。至于看破这幅兰亭集序的真伪,实在是运气使然,我可没有这般能耐啊。”

黄天涯闻声摆手笑道:“纪发,铁老师尚看重你,你又何必再谦虚呢?”

纪发倒不是谦虚,而是在书法上真没有什么造诣,闻言只能苦笑不止。

站在黄天涯身后的黄莺莺也甜甜地看了纪发一眼,只觉他好厉害,似乎没什么难得住他。

铁泰书将目光从纪发身上挪到李广身上,道:“你啊,常年以字养气,怎么还那么过激?你不将注意力放在字上,反而放在了别人身上,这是本末倒置啊。如果你仔细看,以你的能耐会看不出这字的真伪?不要我说这幅字出自我手,就真认为出自我手,你总该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才是。”

“学生谨记。”李广低下头来,余光却阴狠地扫了纪发一眼。

铁泰书挥了挥手,大家再次入座。

待得大家坐定,众人又寒暄几句罢,铁泰书看向黄天涯,呵呵一笑,道:“天涯,刚才在你到来之前,我们正在讨论一件事。这练习书法可以养人精神,那么练书法时写下的字不同,是否会有不同的功效呢?如果我写法家的字,是否会培养出刚正不阿的精神?如果我写儒家的字,又是否会生出翩翩有礼的气质?”

黄天涯闻声笑道:“铁老师身为书法界泰斗,平生写字无数,心中岂会没有答案?”

铁泰书哈哈笑道:“我心头固然已有答案,可这法家尊崇以法治国,儒家崇尚以仁治国,两者究竟谁才更能有效地治国呢?当然,大家都不是政

治家,更不谈论当今社会,只以古代为基准,论一论,这施以仁政好,还是以法治国好。刚才大家都发表了意见,那不知天涯有何见解?”

黄天涯想了想,认真地道:“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顿了顿,黄天涯又道:“可法家有法家的好,儒家也有儒家的好。古往今来,无仁无德的道德败坏之辈,总会被人唾骂,可见仁德之重要性。古代时候,更有许多皇帝以仁治国,奉儒家为国派。既然古代皇帝都尊崇以仁治国,我们这些后辈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那三名商人闻声叫好,道:“黄老先生果然不俗,对法儒两家的见解令人拍案叫绝!我等佩服,佩服。”

商人逐利,故而高抬黄天涯,可不代表其他人都认同他。

黄天涯话音刚落不久,便有一道哼声响起。

众人闻声望去,发现哼声是李广发出的。

李广刚才被纪发摆了一道,现在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领纪发来此的黄天涯。

李广站起身来,直面黄天涯,先行一礼,然后道:“老先生,您的言论,在下不敢苟同。”

此言一出,众人扬起了眉头。

李广铿锵有力地道:“古时曾有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情,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诸子百家,思想各有精妙之处,然而皇帝们却独尊儒术。倘若儒家真有治国良效,倒也罢了,可为何在皇帝们尊崇了儒术之后,仍有八国联军出现?如果儒术真有治国之效,为何仅仅到了清朝,皇帝制度就废除了?儒门之人一直狂妄自大,以为其它思想皆歪

理邪说,千年下来,已成了误国之道!我李广平生只觉一事最痛快,那就是秦朝时期的焚书坑儒!误国儒道,天下当拒之!”

李广一席话说出,直惊得场间哗声大起。

不管如何,儒家终究是我国儒释道三大家之一,如今却被李广贬得无一是处,甚至直言焚书坑儒才是大快人心之事,难免惊得人们瞪了瞪眼睛。

黄天涯微蹙眉头,不知该如何辩解。

李广没有说别的,只说古代皇帝尊崇儒家思想之后,皇帝制度就被废除了,实在太误国了。这话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实在大有挑剔之处,可众人又不知该从何挑起。

商人们扬起了眉头。

铁泰书也搭了搭眼皮。他平生喜欢读四书五经,可每个徒弟都有每个徒弟的思想,他不能干涉。毕竟百家思想,他不能让徒弟一定要夸赞儒家好,也不能劝告徒弟一定不要读儒书。

黄天涯沉默下来。

他一生都在研究古玩与历史,对儒家的了解只在片面上,是以无法应付李广的质问。

就在人们以为李广占据了辩论的上风,压下了黄天涯的风头时,一道轻笑响了起来。

人们顿时闻声望去,只见声音的源头乃是黄天涯身后的后辈小子纪发。

先前纪发曾因铁泰书老先生摊开的兰亭集序,而占尽了风头,并使得李广颜面大失。大家都看得出来,此刻李广之所以刁难黄天涯,就是因为他是领纪发前来的人。

如今纪发再次与李广对峙起来,难免勾起了人们的期待心理。

只是纪发能看出铁泰书拿出的兰亭集序的真伪,却未必能在学识辩论中占据上风。

不管如何,相比李广,纪发终究只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子。

更何况,纪发文能在书法上造诣不浅,武能在火车上以一敌八,难道还能在学识辩论中胜李广一筹?

人们并非不信纪发能辩过李广,而不是不信有人能在各个方面都优秀得不像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