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三国
字体: 16 + -

第五十四章襄阳事成

    在座的看着这些皆是莫名其妙,不过刘琦等一个人开口,一个绝对会赞赏的人。

    等到侍女按地位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后,刘琦先向刘表请示了一下,希望让他同意自己开口。

    见刘表点头,刘琦随后说道:“此乃原茶,未添杂物,取日之初光,天之新露,神农借此尝草解毒,清淡雅致,暖人心脾,自上古就是给名人所饮,只是由于周礼崩坏后,诸侯相争,早已没了往昔的闲情雅致,失了茶道心思,取米饼糊弄,致使天下千万人同饮一茶,岂可如此。”

    儒学自孔圣之时传承至今,礼义仁孝早已家喻户晓,做不做是一回事,听总是听说过的。

    刘琦就是要将话题导向贤圣身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其他六国的历史以及其他无关民生的书籍皆被焚烧,谁知道孔圣有没有喝过不加米的清茶。

    刘琦看着他们在各自议论,只有司马徽以及黄承彦端坐,举杯近闻,一股清香扑鼻。

    司马徽顿时拍手叫道:“好啊!”

    堂下皆是一惊,只有黄承彦与庞德公不为所动,其他人皆是茫然的看下自己的杯子,假意端起,随后跟着说好。

    司马徽倒不是刘琦的托,就算耗干刘琦的口水,也无法左右司马徽的想法,不过人无完人,司马徽有一个性格缺陷,那就是明哲保身,有一个关于他的典故,所谓的好好先生说得就是司马徽。

    他有识人之才,自从居住在荆州,就没有人说过他的坏话,周围百姓都是真心尊敬他,不过他对于刘表的征辟总是置之不理。

    刘琦等的就是这个,先不谈司马徽的性格才学,光是他的名声,就足以傲视群雄,就像是领导说好,其他的下属敢反对吗?

    刘琦隐晦的向黄承彦使了个眼色,黄承彦会意,端起杯子,向刘表说道:“刘使君为国为民,发扬儒术,此不朽之功,理当让我敬你一杯。”

    刘表听后喜悦,举杯说道:“大家同饮。”

    看着刘表态度都明确了,荆州文武也就回礼,一饮而尽。

    刘表无奈的笑道:“众位囫囵吞枣,又怎么体会其中美妙?当慢饮细抿,享受其中奥妙。”

    刘琦立马吩咐侍女为他们添茶,不过万事总有特例,庞德公直接将茶水浇到郭昱脚下。

    郭昱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刘琦上前将壶从郭昱手中接过,上前行了一礼,准备为庞德公重新倒。

    庞德公直接起身,将杯子砸在地上,怒目瞪视刘琦说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而你(指着刘琦)还有你(指着黄承彦),还有你们,在这里不思拯救黎民百姓,却在此研究奇淫技巧,荒度光阴,此等行径,我不屑与你们为伍。”

    说完庞德公准备离开,看着刘琦一脸愤恨,对于司马徽与黄承彦也是一脸遗憾。司马徽伸手想要挽留,看了看脸色铁青的刘表以及荆州文武,又不知该说什么。

    刘表什么人刘琦再清楚不过了,表面上礼贤下士,办学校,设立学官,但是对于收拢的名士不愿重用,因而荆州名士众多,蜀中贤臣以往皆是荆州的县令或者县丞,地位不高。

    黄承彦知道庞德公驳了他的面子,现在解释必定会被刘表嫌恶,不过与庞德公乃是好友,如果毫不作为又过意不去。

    反观司马徽则是一脸微笑,不说不看不听,就只是静静坐在那里。

    刘琦一脚踹向庞德公的小桌,挡在庞德公的面前,吼道:“这天下为何民不聊生,就是因为像你这样的所谓名士纵情山水,品评时事,你可曾种过一粒稻,可曾施过百姓一次粮,可曾捐过百姓一次钱,可曾教过百姓一个字,没有!通通没有!旱灾瘟疫贼寇横行之时你在何方?不出一力,却在此空谈治世大道,父亲几次征辟,只愿在家闲云野鹤,还说天地不公,一身才学无用武之地。如此宵小无良之辈,也配称德公。”

    刘琦很讨厌庞德公,他一生都在山中林间,有识人之才却一人不荐,有万千韬略却纵情山水,却又喜好品评时事,刘表相邀,却屡次拒绝。

    “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你什么都不为也配称为君子,农户尚且参军报国,不为民谋利,莫要言为民!”刘琦让开身子,让庞德公可以离开。

    庞德公怒目瞪视,指着刘琦,手不住的颤抖,脸上的皱纹变得更加清晰。

    刘琦并没有再理会他,将被踹翻的桌子扶起,将茶具放上去,准备转身离开。

    这时候有两种情况发生,一个是单赢,一个是双输,刘琦在赌,赌庞德公会将茶重新倒上,刘琦将获得了名声经济人才,所想要的一切。

    为了这一步刘琦早就让郭嘉不停的通过他人之口,向他传达,茶乃是百害而无一利,司马徽老好人,这件事他做不了,也不会做,黄承彦不会与刘琦作对,在没有利益纠纷之前,合作关系不会断。

    那么目标就显而易见,为了这最为关键的一步,刘琦耗费了太多的心机,从新野就开始准备,庞德公就是刘琦的最大目标,一个成功的踏板,依仗就是庞德公那德字,他可以接受死,却绝不会接受无德。

    庞德公看着刘琦,以及桌上的壶与杯,又看了看周围的文武名士,仰天大笑道:“老夫从未被人如此说过。”

    庞德公自己拿起茶壶,倒满,喝了一口。

    刘表还未发话,刘琦突然跪下说道:“父亲,我刚才唐突,惊扰了先生,我本意只是不想埋没先生的盖世之才,我甘愿受罚,望父亲准许。切莫让庞公受了委屈。”

    刘表脸色强行缓和说道:“我又不是小肚鸡肠之人,怎么会在乎呢。”刘表虽然并未怪罪。不过刘琦是知道庞德公与刘表这个梁子是结下了,驳了刘表的面子,自己作为最大收益人,只需静观其变。

    既然事了,大家也就开始讨论诗词歌赋,儒家经典,而今日之事大家都心照不宣,不曾向别人提及。

    不过茶道倒是宣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