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花
字体: 16 + -

第11章 车祸

    尔后千余年,儒家经世,定人伦,佛、道言鬼神,道势衰微。说金陵一家中闹鬼,死了几条人命,遂请一道士和尚降服,缚后收于和尚法器中,谈如何处置。道士欲用符法灭之。然和尚不同意,欲度化此鬼。道士说道:“此鬼害人命几条,我替天行道,灭之有何不可?”和尚说:“那几人虽死,皆为因果报应,我度它乃是慈悲为怀。”道士不屑,说道:“我灭它也为其报应。”和尚又说:“我若不救它被你灭之才为报应。”道士愠怒:“此又为何?”和尚慢慢说道:“佛为最大。”道士冷笑:“荒谬!天为最大!”两人争辩多时仍不见秋分。遂斗起法来,几十回合,不分胜负。须臾,道士大呼:“那妖孽哪里去了?”僧回头一看,道士趁此一击。和尚败下阵来,道士哈哈大笑,甚为得意。和尚长叹一声:“阿弥陀佛,如此使诈,胜之不武。”道士不理睬,说:“快快把那妖孽交出来。”和尚微微一笑:“斗法之间已被我法器度化多时,投胎去了......”老张讲到这里,停了下来,朝众人挤眉弄眼,端起茶碗小咗一口,那茶是此间茶楼的招牌,山泉水清冽,配上本地自产茶叶的芬芳,只一口,沁人心脾,齿颊留香。众人看老张讲到一半却停下来,自顾自的吃茶,便齐齐的催老张接着说下去。老张依然吃茶,面对众人笑而不语。人群中有一年轻人瓮声道:“老头忒不厚道,故事讲到一半没了下文,吊我等胃口,叫人不爽。”老张扭不过,解释道:“此事乃我从一高僧处听得,那高僧不说更多,只云:道士先胜,僧后胜,乃道法之小智慧,佛法之大智慧也”,众茶客听完唏嘘不已。孙小桃在人群外,坐在茶馆门槛上,听得入神,若有所思。这时,街上忽的传来一声马匹惨烈嘶鸣,继而有人嚎啕大哭起来,撕心裂肺,直上干云,听者无不动容。茶馆众人纷纷起身探脑,往街上望去。孙小桃被这忽然响起的惨烈的哭声惊住,心中稍稍慌乱,把刚才听得故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好奇心起,随众人上街寻哭声出处。

    街上离茶馆约数十丈处,有两人扭打在一起,边上一妇女怀中抱有一子,正嚎啕大哭,周围聚集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斗殴砸烂了路边摊,殃及摊贩,摊贩对打架的人骂骂咧咧,纠集帮手,手持扁担长凳,站在一侧,一副要加入打架的阵势,围观群众亦有人高呼喝彩:“打得好!”多数人聚在一旁瞧热闹。后到的茶馆几人,不明所以,有先到的吃瓜群众解释道:“里面的那个穿长衫的人,不长眼睛,骑马不看人,把个街上走路的娃娃撞死了想跑,被赤膊的那个壮汉一把拽住,要送县衙,那长衫小厮不依,就被那赤膊汉子摁在地上打......”说话间,围观者中又有人高呼:“打死了!打死了!”。这时,围观的人群炸开了锅,纷纷议论赤膊壮汉怕不是要惹上官司。孙小桃瘦小,在人群中左右穿插,挤到了里面,只见一青衣长衫男子仰面瘫倒在地,眼眶崩裂,口鼻鲜血迸流。那赤膊壮汉没再动手,只顾对着长衫男子骂骂咧咧道:“你这厮丧尽天良,轻贱人命,现在又与我诈死!”而后忽然一脚踢在长衫身上,但见那男子不得动弹,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大汉见状,微微一怔,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长衫男子喝道:“你诈死,老子回头再与你慢慢理会!”。壮汉口中骂骂咧咧,凭着强壮的身躯,硬是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挤出了一条道,大踏步的离去。那壮汉还未走远之时,人群中有人大叫一声:“壮士留步!”。大汉停住脚步,转身回头看着身后人群,怒目圆睁。人群中走出来一人,身形佝偻,容貌猥琐,大声道:“壮士路见不平,挺身出手教训奸恶之徒,实在大块人心。只是壮士出手颇重,那厮现在人事不省,若是出了人命,恐怕我等一干群众,也要惹上麻烦。不如壮士在小镇逗留几日,等县里来了官差,了断是非,也叫此事落得清白!”。壮汉听完怒道:“你这厮说话没羞没臊!人是我打的,要是死了,只管找我便是,与你等有甚干系,我还能赖到你们身上不成!”说完头也不回,大步走了,无人敢拦。

    大汉径自走后,现场留下一干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指指点点。所有人都在议论那躺地上的长衫男子的身份,只是那男子脸上开花,被揍的满脸泥土与血迹,没人认得出来是谁。一旁抱着孩子的妇人仍然坐在地上哀嚎,涕泪不止,见者无不伤心动容,哀叹连连。不知不觉间,日已高升,晌午炎热,妇人被众人劝离,长衫男子因无人认识,被众人用草席裹了,丢到了野外,再无人料理。

    一个事故引起的喧闹,在小镇中似乎很快就平息下来了,被撞的孩子经郎中照看,虽然伤的不轻,但无性命之忧。小镇恢复了他的静谧,不起波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