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营销策略
字体: 16 + -

第一三八章

    “各人散去,少爷有请!”

    文士长长的出了口气,宛如即将决堤奔溃的汹涌大河得到舒缓,不管这八个字对不对谁喊的,他明显的感受到压在他身上的压力骤然去除了一大半。

    压力一解,他立刻就如被抽去脊梁骨的鱼一样软成一团,当即黏在地上,如果可以他宁愿就这样不要起来,直到此时才感觉到后背一片湿腻,一阵阵的无力如潮水而来,迅速的汇聚到后背,汗水大量的蒸发让他看起来无比的狼狈。

    这种害怕的感觉虽然很刺激,但是他不想在经历第二次,如果重来,他宁愿一死。

    虽然害怕,过了会儿躺在地上的文士还是站了起来,马上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虽然害怕的要死,但依旧保持着并挺直了文人不曲的脊梁。

    两人就那么站立着,彼此对视着,静静等待着脚步的临近。

    他们两没动,周围的百姓也没有动,目光死死的盯着这里,盯着格桑手里的弯刀,此时弯刀已经归鞘但是在众人的注视下,似乎随时都会出来饮血。

    “各人散去,散去。”来人气喘吁吁的招呼,看到了不同,忙又解释起来:“少爷说了,这二位乃是贵客,切不可因为些许小事,伤了彼此的和气。”

    “难道就这样算了?”来人没有受到阻拦,轻而易举就在分开的人群快步前行,听到有人发问,忙停下来。

    左右一打量,就将目光放在一个举着烟袋锅的老者身上,这老者面容枯瘦,目光浑浊,此时正举着烟袋锅大口大口吞吐。

    见是一老者,来人停下脚步,还未开口,匆忙见礼。

    活的越久,就是道德的模范。在乡里谁敢欺辱这样的老者会被乡人唾弃,是经历的沉淀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这样的就是一本本活着的百科书,因为本就稀少,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这样的人即便触动律法,只要不是谋反大罪,不会被量刑,顶多因为情节严重罚些钱财而已。

    哪怕是皇帝见了这样的老人也要恭敬有加,何况来人只是一个下人。

    “自然不会!自然不会!”来人礼毕这才回答,不过并没有多说只是道:“还请老丈帮忙劝说下,都让乡亲们散了吧。”

    “放心吧,说话的功夫,婆娘和孩子已经回去了。”老者闻言轻笑着,不时的吸两口。

    来人看去,果然刚才随处可见的妇人还有顽劣的孩童已经没有了,而剩的青壮依旧有秩序的散去,这才放心的擦去额头上的水珠。

    老者一挥手,密集离去的脚步声才骤然多了起来,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听的人心惊肉跳。

    几万人摩肩擦踵中,来人如释重负道:“我家少爷本该早来,奈何琐事缠身,还请长者见谅。”

    老者点点头,毫不在意。略微缓得一缓,慢慢起身说道:“一些小事而已,不足挂齿。既然顾不上,迟些时候也无所谓,不过我怎么听说你家少爷被人伤了,现在还没好利索?”

    “一切瞒不过老丈,不过少爷有交代,小的不敢多言,并不是有意欺瞒。”

    来人脸上惊慌一闪,顿时坦言道:“既然老丈询问,晚辈不敢隐瞒,正如老丈所说,我家少爷是受过伤,不过托老丈的福,已经大好,想必将养些许时日,就会彻底好转。”

    来人看了眼四郎和格桑,这才小声低头说道:“至于这两位,少爷说了,错本不在其。而且这件事无法纠结对与错,不如任其发展,既然人家按照规矩来,咋们自然不能失去礼数,老丈回护拳拳之心,秦家上下铭感于心不敢忘记,同时也请老丈放心,一切都已经就绪,直待请君入瓮,定然不会教他得逞。”

    “既然如此,想来庄子上有了完全之策,那老丈我也放心了。那你就领人上去吧……”

    来人忙应。

    等来人和四郎格桑离去,老人突然诡异笑了起来,片刻才呢喃道:“完全?完全个屁,如果真有好办法就不会拖到现在了,真当老头子我好糊弄?可笑,老头子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多!”

    看着文士便走了过去,心中依旧举棋不定:“不过也不好说,两个月前的大水,十几万人的迁徙安置,还有更早些时候燕国虎牢关之殇,据说都出自那小子的谋划,看起来又不像信口开河之徒。”

    他有点看不懂秦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下意识扫了眼远处灯火阑珊处。

    似乎想起了什么,竟忍不住得意道:“国公老匹夫,这件事情若不能妥善处理,看你这老货怎么收场,只是若真到了那个时候,老头子不要脸面出手也无妨,不过需得好好谋划一番才是……”

    见文士发愣,老头忍不住一脚踢了过去,不是文士不想躲,而是没有防备,即便知道也不敢。

    可即便如此,这么大一人被冷不丁来这么一下,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文士看了一下。

    又看了一下,脸上的幽怨顿时没有了,想要发泄的怒火立刻偃旗息鼓,只因为眼前的老头他惹不起,别说是他了,知县大老爷怼上,也照样歇菜。

    文士面无表情,看着对方似笑非笑,立刻有不好的预感。

    想要一走了之,但是一想到后果,他的双腿就宛如扎了根一样,死死的钉在地上。

    “你想走就走,老头又不吃人,害怕你走了我去你家找你?”

    老头循循善诱道:“也是,你现在孑然一身毫无眷恋,就是走又能去哪里?”

    文士想跑,可是万一他真的秋后算账怎么办。

    这老货就喜欢堵门,也不是一次两次,万一让他知道东主的事情,可就不妙了。

    见他不语,老头讥笑道:“你刚才那股精神去哪了,想不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冯静冯子轩也有怕的时候,没想到你天不怕地不怕居然会怕一个老头。”

    这人正是冯静,于县令推心置腹一番后,见无法说服对方,心中有些烦闷,便出门,刚好赶上那一幕,并不是哗众取宠,他挺身而出也是境由心生,因为受恩于秦家,他对格桑和四郎感官就不好,再加上一肚子气没地方撒,被四郎话语一刺激,隐藏在心里的怒火完全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