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

    时间往前推半天。

    群山环抱中的一处半山腰,这里甚少草木,只有几块突兀伸出的石坪忽高忽低的铺在半山腰上,在一旁的一个大石头下,有一汪清泉汩汩流出。

    在山间的薄雾缭绕下,五个人环坐在一块大石坪上吃着烧烤,嗯,烤野猪,烤全猪!

    这五个人,有文有武,有穿布衣的,也有穿皮衣的,于淇跟徐庶两人穿的是布衣,太史慈跟两个山越部落的头领穿的是皮……甲。

    其实这一只野猪,主要是于淇烤来迎接太史慈的。在今天早晨拂晓时分,太史慈就扔下他的部曲,在山越族人的带领下,单人独骑来到于淇的营地来见于淇。

    不得不说,第一印象真的特别重要,可能也有情怀加成的缘故吧,太史慈给于淇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相貌俊朗,身材结实挺拔,双臂有力,两腿修长,符合于淇对历史名将的一切外在想象。

    所以一见太史慈,于淇就喜欢上了,拉着太史慈的手嘘寒问暖的一通寒暄,恰好接引太史慈前来的山越族长带来了一头新猎的野猪,于淇便招呼几人来个烤全猪。

    于淇用小刀割下一块后腿肉递给太史慈:“太史将军坚守泾县,劳苦功高,若非将军挡住孙策的进攻,我们也不会把孙策堵在这里,为将军贺。”

    “多谢将军,”太史慈接过肉来:“将军唤我子义就可以了,将军之名……呵呵,愧不敢当。”

    太史慈如今的正式军职是部曲督,相当于统领一曲的军侯,于淇以将军称呼他,虽然在现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依旧有些僭越,所以太史慈推辞不敢接受。

    看到太史慈说到最后露出来的苦笑,于淇心中更鄙视刘繇了:那么多废物身居高位,太史慈这般有真本事的却屈居中下层,他不失败谁失败?

    不值得同情!

    其实太史慈也是有些心灰意冷,在原来的历史中,孙策会把泾县攻下,而太史慈也在泾县城破之后被孙策俘虏,在受到孙策礼遇之后转投孙策。

    “子义的勇武我也听说过,而子义在泾县能够威服百越,也足见智谋,似子义这般有勇有谋的将才,足堪重任,甚至镇守一方,待此战过后,我会请示刘使君,让子义镇守宛陵,负责丹阳半郡之地。”

    徐庶平素听于淇对太史慈推崇备至,知道于淇很想将太史慈收入帐下,此刻听完于淇的话后立刻捧场道:“主公说的对啊,孙策继承其父余荫,帐下良臣猛将无数,宛陵乃是与江东接触的第一线,非大将之材坐镇不可,否则不足以对抗孙策,如今遍数刘使君帐下,能担此重任的非子义莫属啊。”

    对于刘繇如今的情况,在泾县的时候跟于十三闲聊时也说起过来,所以对于刘繇如今近乎孤家寡人的情况,太史慈也是清楚的。此刻听到于淇还有徐庶的话,心中不但没有惊喜,反而冒出了一丝悲哀之意。毕竟刘繇是他的老乡,虽然之前轻慢于他,但眼见刘繇从汉室宗亲、一州牧守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他也高兴不起来。

    不过随后太史慈的心中就升起了对于淇的浓浓感激之情,大名鼎鼎的孔融看不起他,老乡刘繇也不重视他,屡次的怀才不遇这让年纪轻轻正值壮年的太史慈颇有些心灰意懒,如今骤然受到重视,他几乎感动的要哭出来,即使他依靠把眼泪憋回去了,眼眶依然有些发红。有一个词怎么说来着,虎目含泪。

    于淇自然看到了太史慈的异样,不过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掏出他那个祖传的小酒壶抛给太史慈:“有肉岂能无酒?来,子义尝尝我亲手酿的酒,吃饱喝足之后,咱们一块杀他个人仰马翻,杀出咱们自己的一片天!”

    “哈哈哈不错,”太史慈接过酒壶大笑道:“杀出一片天,干他娘的。”说完,一仰脖子灌了一口酒,大声称赞道:“好酒!痛快!”

    说着说着,就说起了于淇夺了宛陵,抄了孙策后路的事情,太史慈似模似样的称赞于淇,于淇自然要谦虚一番,将功劳推给山越兄弟,狠狠夸奖了一番山越兄弟,惹的在座的两个山越部落头领咧着嘴都快露出后牙槽了。

    徐庶眼珠一转,却开口帮腔:“子义有所不知,一开始的时候我给主公献了一计,主公若是采用我的计策,可以使用更少的人马,用更小的代价拿下宛陵。”

    “哦?”太史慈非常好奇道:“不知道元直你献的是什么妙计?”

    徐庶看了于淇一眼,语气莫名的道:“我献的计策名为水攻,宛陵依冷水而建,只要堵塞上游的几条支流,就足以将宛陵城淹没,到时候要取宛陵还不是易如反掌!”

    说着,徐庶故作十分惋惜的道:“唉,可惜主公不允。”

    听了徐庶的水攻之计,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为此计的恶毒心寒之际,又不禁好奇的望向于淇,想知道于淇为什么否决了徐庶的建议。毕竟慈不掌兵,在战场上向来成王败寇,一个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将军可不是好将军。

    见众人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徐庶这才解释道:“主公说马上就要秋收了,要是水攻,大水之下颗粒无收,百姓下一年如何生活?”

    “主公还说,宛陵的百姓以后都是他的治下之民,失民心易,得民心难,一场大水尽失阖城百姓民心,就算夺了宛陵,也不会长久。”

    说完,徐庶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瞪着于淇,埋怨道:“多亏主公你的里应外合之计成功,要不然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将士才能拿下宛陵?”

    于淇貌似羞愧的道:“好啦好啦元直,你都说了多少次了,这不是把宛陵拿下了嘛,我跟你保证,下次不会了好不好?”

    眼见于淇跟徐庶这幅君臣相谐的画面,酒酣耳热的太史慈忽然大礼参拜:“将军高义,某心悦诚服,若将军不弃,某愿效犬马之劳。”

    于淇被太史慈这突然的动作给惊住了,反应过来之后一脸狂喜的扶起太史慈,攥着太史慈的双臂大笑道:“哈哈哈,得子义相助,实在是我的幸事。”

    太史慈归心,众人又是大肆庆祝了一番,要不是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于淇说不得就要拿出他珍藏的好酒出来庆祝。

    一番吃喝,眼瞅着日上三竿,于淇招呼众人:“走吧,跟着孙策在山里跑了这么多天,今天也该做个了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