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三章书到用时方恨少

    如果说江南有什么胜于中原的地方,舟船之利可算是一种。

    在中原地区需要走半个月的路程,现在于淇乘船不过走了两天,这还包括了将大量辎重装上船以及卸下船的过程。

    宛陵,丹阳郡治所在,依冷水而建,东面是于淇的老家溧阳,西面则是地处要冲的泾县。

    丹阳郡守原本是吴景,刘繇来扬州任刺史之后,吴景逃到淮南投奔他的外甥孙策,丹阳郡守就被筰融领着。虽然于淇来到宛陵的时候还没有拿到刘繇或者筰融的手令,但于淇手里有兵啊,而且此时宛陵城内也没有能做主的,别说长史主簿这些副贰佐官,就连曹官都没有配齐。

    于淇的船队在宛陵城外的码头卸货的时候,还把城内的百姓吓得不轻,后来还是城内的民曹出来询问,得知于淇是奉郡守筰融的命令前来募兵的,这才放下心来。尤其是得知于淇无意入驻城内,而是打算驻扎在城外的军营内的时候,宛陵城内的官吏这才一窝蜂的涌出来,嚷嚷着要宴请于淇,而这个时候于淇才惊讶的发现,偌大一个宛陵城,够的上品轶的官吏仅有区区四名曹官。

    第二天一早,跟着士兵们一块训练完后,于淇召集了几个部下议事。

    “今天把大家伙都叫过来呢,是商议商议该怎么募兵?拿出个章程出来,大伙都说说吧。”

    于淇话音刚落,于十三就嚷嚷起来:“怎么募?挑能打的呗。”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于淇一时有些语塞,随即拍了拍于十三的肩膀,一副我很看好你的表情:“既然你这么懂,那你就回溧阳募兵吧。”

    溧阳是于淇等人的老家,那里的情况于淇都知道,以溧阳的彪悍民风,募集到的青壮经过训练之后,确实当得起‘丹阳精兵甲天下’的美誉。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溧阳跟宛陵之间交通方便最近,虽然溧阳跟泾县距离宛陵都在九十里左右,但从溧阳乘船出发经溧水转冷水,就能直接到达宛陵,不过一天的路程。而从泾县出发的话,只能徒步翻山越岭,携带辎重的话要走十多天。

    路途的问题,加上由此引起的后勤运输问题,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天大的问题,要不然于淇肯定会把他手下的几个亲信都派到附近的县里募兵的。

    可惜的是于淇不敢这么干,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虽然不清楚孙策攻打刘繇的具体经过,但于淇隐约记得孙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攻占了江东四郡之地。所以于淇给自己定的期限就是两个月,用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募兵,然后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练兵,两个月之后,不管情况如何,于淇都要带着这群新兵奔赴战场。

    见于十三一脸懵逼的表情,于淇叮嘱他道:“吃完饭你就坐船出发,记住,你只有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无论你募集了多少人,你都要给我回来。”

    “还有,记住你说的,挑能打的,别什么人都给我往这拉,我这可只有三千副军械。”

    于十三摸了摸后脑勺,咧嘴一笑:“七哥你就放心吧,我就算少招一些人,也绝对不会让人在这里那个……那个啥来?”

    “滥竽充数。”

    “对对,滥竽充数,我绝对不会让人来滥竽充数。”

    叮嘱完了于十三,于淇又对其余的人道:“泾县太远了,咱们就不去了,你们几个就各领几个人去附近的寨子吧。”

    顿了顿,于淇又不放心的再次强调:“记住,你们只有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无论如何都要过来会合。”

    众人领命,就在众人要起身离开的时候,于淇忽然想到一点,忙叫住他们:“如果你们募兵的时候遇到有人问你们,是替谁募兵的,你们就说是替刺史大人募兵的。”

    刘繇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正牌刺史,他的招牌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只是于淇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朝廷的天使已经出发前往扬州了,不久之后刘繇就会被朝廷加封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说起这个,于淇忽然又想到一点,忙叮嘱众人道:“对了,你们去各地募兵,可以大肆宣扬孙策的坏话。”

    “什么坏话?”于十三愣头楞脑的。

    “这还用我教吗?”心累,于淇有气无力的道:“怎么坏怎么说啊,说他吃人也好,说他奸淫掳掠也好,总之就是要使劲的败坏孙策的名声,明白了吗?”

    “明白了明白了。”众人纷纷点头。

    这个时候于淇分外想要一个谋士,想想历史上的那些出名的谋士,现在还有哪些是在野的呢?

    不过于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他现在的身份,别说历史上有名的谋士了,能有个读书识字的文人来帮他就不错了。

    随后于淇就给几个将要外出募兵的军官派发了军资——这年头,没有钱粮,就别指望会有人来投奔你。

    在把他们送走之后,于淇也在宛陵城内立起了招兵旗。

    俗话说的好,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尤其是在这个乱世,尤其是在于淇散播了小魔王孙策要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消息之后,前往投军的青壮是络绎不绝。

    于淇在募兵点待了两天,待这边负责募兵的老兵们都熟悉了套路之后,于淇就将心思转向了别处。

    募兵容易,难的是怎么把兵练好、练精,练兵操典、军律军法,这是于淇现在的头号大事。规矩一旦在开头树立起来,往后延续下去就比较容易了,而开头就没有规矩,以后只会越来越乱。

    于淇两辈子都不是军队出身,又没有读过诸如练兵实录、纪效新书之类的练兵操典,更不用想会有人来帮他,所以他只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握着笔,对着一方方裁好的缣发呆。

    许久,于淇才会动笔写上几行字,若是有人在旁边,就会发现在一旁的缣上,写着诸如“不得欺压百姓”、“奸淫及盗者斩”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