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归汉
字体: 16 + -

第二回:群贤会京师

    书接上回,咱们再说下樊哙,其人可谓是个血腥人物。打仗总在前方冲锋,史料中记载他亲手杀死的敌方将士共计多达二百六十多人。又在鸿门宴危急关头,在舞剑危机时刻救了姐夫刘邦。因此封了个舞阳侯,提拔任了丞相。因为与皇帝是连襟他便自命为“皇弟”;故意用谐音,使“皇弟”与“皇帝”相同,如此事为凡人所为,定是死罪,别人会忌讳,害怕,他倒是十分高兴。当了丞相后虬须环眼,经常笑在脸上。真是乍穿皮靴高抬脚,有点云山雾沼,烧得发昏,不知所以了。

    另一位核心人物就是太尉(国防部长),绛侯周勃,他也是沛人,刘邦的同乡。他家除种田外,还以编织落苇,丝帛为副业。按照。当今说法,就是“劳动人民出身”。他为人憨厚木讷,内向恭谨,话语不多,但巧妙自在心中。他在农村里当过演奏员,会品萧吹笛,拍板击节。在他出山以前,在乡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周勃就去帮忙。以后投军,他也不像樊哙那样,锋芒外露,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而是笃实醇厚,表里一致,循规蹈矩。但他率领部队总打胜仗,攻城略地,老抢到头功。因此刘邦对周勃的信任甚于樊哙,曾经说:“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怎么安刘?这要在以后章节中叙述了。

    第四位要人要讲一讲曲逆侯,护军中尉陈平。他是河南郡人。此人年少时就爱读书,爱胡思乱想,颖悟机智,做事圆滑,机灵乖巧。他身材高大,伟岸而不单薄,富态而不臃肿。放在当今社会,必是一位美男模特,他长得相貌好,而声誉却不佳。为什么?因为他懒得出奇,什么活儿都不想干,到处混吃蒙喝。少年时寄居在兄长家中,嫂子对他讨厌得不行,说:“有叔如此,还不如没有。”成长之后却娶不上老婆。富人不敢把女儿嫁给他,怕他挥霍无度,弄得倾家荡产。穷家就更不用说了;怕养不起这个讲究吃穿,见了女人就走不动的色鬼。

    天无绝人之路。张负家女孩儿,却相中他的魁伟英俊。张家女孩儿见了他,也走不动;两人相见呆得迈不开脚步,恨不得一口将对方吞下。从头一次看见对方之后。张负女就非要跟陈平走不行。张家说:你们成亲我们不再阻拦,可你们俩一对懒虫,将来没吃少喝,缺衣少被,我们可管不了。成婚之后,果不其然,经常挨饿。用现代语言,就是“饭没了秀”。

    陈平出山,先投奔了魏王。不久因入不敷出,不能大手花钱,便叛逃去投楚王项羽。项羽军纪太严,约束又紧,不能吃香喝辣,便又奔赴汉王营垒。汉王一见这个美男子,生活习惯与自己差不多,就意气相投,就慷慨给了他一个称为“护军”的职务。他当了护军也不客气就公开买官卖官。有人告发他贪赎。汉王也不能不究。在汉王追问时;他却回答说:在楚王项羽处,多为诚信忠孝之士,像我这样懒散,贪心不足,怎样能呆下去呢?我看见倒是贪图钱财油腔滑调,巧取豪夺的无耻者多归汉营,为汉王服务,我来的目的和大家一样,捞点钱财。发财才能升官,有钱使得鬼推磨。我要有了钱,必会更好地展开间谍工作,去收买要钱不要命的人做间谍,帮助汉王打天下。用钱去瓦解楚项阵营,没什么不好吧?

    汉王一听原来是为我,便拨了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使用,任其挥霍,不必报账。这一下他可发了。就用这钱办了几件关于汉家江山大业,战争胜败的大事。立了六大功劳:一拿钱买通项羽身边的兵弁侍从,造谣生事,说钟离昧将军对项王如何不满,称亚父范增不忠于项羽。挑起项王阵营内部相互猜疑。二是慢怠项羽使节,欢迎优待范增、钟离昧的使节,挑动楚项内部相互猜疑。三是汉王带领的汉军被围困于荥阳,无法走脱,便在夜间派妇女两千人出东门,去引诱楚军士兵,以出卖色相使楚项军士散伙,使东门防务大乱;而刘邦、樊哙等乘隙从西门逃脱,救了刘邦的命。四是韩信奏请汉王请立为齐假王,汉王恼火。陈平玩小动作,示意刘邦别生气,刘也会意说:“什么!他要立为齐假王?这多没出息,要为王,就要当真齐王。朕当即拜信为齐王。”使韩信不疑。五是有人告发韩信谋反,韩信拥有比汉皇刘邦还庞大的军队,怎样把他逮捕归案?陈平设计了皇帝巡游梦泽,告知天下诸侯接驾。韩信迎驾被捉。六是汉高帝出兵击打匈奴单于,孤军三十五深入白登,被匈奴团团围困,军臣几乎冻饿而死。眼看全军覆灭之际,陈平出了一个怪招儿。画汉美女像送给冒顿正妻阏氏,说了些引发阏氏醋海波涛的聘女计划。阏氏这才劝单于解围。把汉皇汉军放回中原。

    陈平这几招对汉王打天下都十分关键,都举足轻重。其中有两次救了汉王刘邦的性命。因此陈平一下子成了大红人。封了又封,最后挑选了3个一等好地方,封为曲逆侯,食邑五千户……

    未完待续~还有很多大人物没介绍呢!

    稍作休息,下面先分析一下天下局势。

    在秦朝灭亡之后,天下大乱,楚汉争霸的中原更是乱得不可收拾,着段时间有一个小国南越国诞生了。南越的第一个皇帝是赵佗,一个秦朝人,曾经是秦朝的一员大将,奉命来攻占岭南,并且在岭南当上了县令。赵佗趁机赶早在岭南地区建立政权,顺理成章做了地头蛇,便成为一方霸主。和秦始皇的策略不同:秦始皇的梦想是实现大一统,不止是地域上的统一,还包括精神和文化上的统一。秦始皇在攻占了岭南地区以后,命令赵佗在岭南地区,将中原的文化传入岭南。可是秦朝末期,起义战争不断,后来还有楚汉争霸,为了防止中原的战火波及到安宁的岭南地区,赵佗率领士兵攻占了岭南地区的桂林郡和象郡,统一了岭南地区。为了稳定岭南的局势,赵佗在南海郡建立了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

    成为了南越国的皇帝之后,赵佗实行的是“和辑百越”的民族融合政策,安抚岭南越人。不仅如此,为了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岭南文化,他自己还亲自穿上了越人的服饰,头发的造型也弄成了越人的模样,还将自己称作是“蛮夷大长老”。赵佗鼓励手下的秦朝士兵和当地的越人女子通婚,还带头让自己的儿女和越人联姻结为亲家。在赵佗的努力下,越人和中原人亲近起来,文化也逐渐融合。

    在治理南越的过程中,赵佗重视将文化也传播到南越去,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他鼓励中原士兵和当地人结婚,自己也做出了融合民族文化的事情。后来他在当地推广汉子和汉语,教导越人学习中原的礼仪,使得蛮夷人也开始从礼化。在赵佗的推动下,岭南地区迅速发展。是赵佗的帮助,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开始成长起来。

    赵佗还是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打井灌溉技术和冶金、纺织技术的传播者、推广者。他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的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他还出动官兵助民凿井,修渠灌田,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到今天,广州市发掘出的越王井,仍然被作为南越国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址来保存。

    闲话扯了那么多,时间也该差不多了。接下来拍案一响,还望各位看客敬请期待下一回。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