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广告人
字体: 16 + -

第3章 进镇考察

    第二天天微亮,沈无复和沈胥就准备出发进镇。

    母亲柳氏将菌菇、兔皮等一些山货装在一个竹筐里递给沈无复,又嘱咐了几遍要买的东西,这才让沈无复带着沈胥离开。

    从河溪村到镇上徒步需要走上一两个时辰,但如果坐牛车的话,不仅省力,而且一个时辰内就可以到达,这也是为什么要和住在村东的大川哥一起走的原因,因为大川哥家有一辆牛车。

    大川哥全名叫张大川,刚接了父亲做木工的手艺没几年,平时农耕和做木工之余会用废木料做一些小凳子、首饰盒、小木雕之类的小玩意,等做得多了,就会集中运到镇上卖。

    沈无复和沈胥两人来到村东张家门口时,张大川和他的媳妇陈氏正在往牛车上装木头手工。

    沈无复上去招呼道:“大川,我们来了,这次又要麻烦你了。”手也没闲着,帮着张大川把东西装到车上。

    “沈,沈叔,哪儿的话,先,先在一旁歇,歇着,我,我们,马,马,马上就好。”张大川憨憨地笑着。

    “大川哥,我也来帮忙吧。”沈胥也上前帮着搭了把手。

    “小,小胥,这次也,也去啊,欢,欢迎。”

    “哎呦,嘴巴不利索就闭着,说个话能把人急死,沈叔,小胥快别理他,这块木头越说还越来劲儿了。”媳妇陈氏是个活泛人,心肠好着,嘴巴却带刀子,小夫妻刚结婚不久,前段时间有了身孕。

    张大川被媳妇训了一顿也不生气,直嘿嘿地笑,帮东西也越得劲儿了。他知道沈胥身体不好,所以没怎么让沈胥帮忙。

    大概半柱香的功夫过去了,所有的东西都运上了车,正准备启程时,张大川的媳妇陈氏拉着沈无复特地嘱咐道:“沈叔,到了镇上可帮我看着点,大川这人你也知道,嘴巴笨,做不来生意,遇到精明的人准被吃得死死的,要不是我身子不方便,定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到镇上去的,可别再让他被人忽悠了,东西卖不出去还都不打紧,最怕他一个铜板两个铜板的往外卖,想想都觉得亏得慌。”

    “记着了,我会提醒大川的。”沈无复笑着答应了下来。

    朝阳初升,大地还蒙着一层薄雾,张大川架着牛车,载着沈无复和沈胥往附近的临水镇前进。

    临水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内水网密布,烟波袅袅,随处可见乌篷船慢悠悠的荡过。

    沈胥一行人进了镇,又拐了几处街巷,这才到了大川哥要摆摊的市集。

    接下来沈无复要去附近的杂货铺和酒楼先把带来的山货卖了,再去置办瓜果等节礼。

    说起来这次进镇时间一点都不宽裕,带着沈胥反倒添麻烦,而沈胥自然也不想被束缚,所以两人很快就有了默契。

    “爹你快去忙吧,我这么大了,不用管我的,我就在大川哥摊位附近转转,顺便帮大川哥看看店。”沈胥很懂事地说道。

    沈无复点点头,又对张大川说道:“大川,这小子你帮我看着点,别让他惹麻烦,我办完事马上就回来,还有早上临走的时候,你媳妇叫我提醒你,东西别卖得太便宜了,你可要记得。”

    “沈,沈叔,你就放心去,去吧,我,我心里有数。”张大川已经把摊位张罗开,把一件件木工作品摆上,等待着客人上门。

    沈无复这才放心,临走时又摸出五枚铜钱交给沈胥,叮嘱道:“这钱你拿着,饿了买两个烧饼或者包子吃,千万别让你大川哥掏钱。”

    沈胥拿着钱,望着沈无复在人群中渐渐远去,一股兴奋劲儿窜的一下就上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临水镇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要主攻的市场,既然如此,市场调查可不能少,起码对临水镇的商业规模和商铺经营种类有个大体的认知才行。

    “大川哥,我去附近转转。”沈胥丢下一句话正欲离开,“别。”张大川突然叫住。

    “大川哥,我爹都同意了,你就让我去吧,我保证马上就回来。”沈胥苦苦哀求道。

    “别,别去太远。”

    “……”

    呃,原来是这个意思,沈胥楞了一下,莞尔道:“放心吧,一会就回来。”兴奋地迈着脚步,一会便蹿进了人群中。

    临水镇的治安还算不错,只要规矩着点,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麻烦。

    沈胥也算小大人了,懂事又机灵,所以张大川放心让他一个人在附近转转。

    这个时间的小镇还有一丝清冷,但太阳已然高悬,想必过不了多久,温度便会上去。

    沈胥在附近的摊位买了一个烧饼,踩着铺置整齐的青石板路,慢悠悠地在镇上转悠起来。

    临水镇镇内的人口不足万人,布局也很简单,天然的水网将全镇划分为好几块坊区,坊区之间通过石桥和乌篷船沟通。

    商业区和住宅区是划分开的,比较成规模的商业街大概有四处。

    每一处商业街,有店面商铺三十家到八十家不等,另有小商小贩临时搭的摊位,合计起来整个临水镇的商户规模大概在三百户左右。

    沈胥一路逛下来,所见以小吃店为多,同时也有酒楼、药铺、菜摊、丝绸庄、杂货店……总得说起来,这个时代商户的经营范围大抵限定在吃穿用三大类。

    至于广告形式,有门店的一般会挂上招牌或者幌子,表明店铺经营的种类;没有门面的则直接把商品陈列出来,闲的空了,商家偶尔会叫卖上两句,没什么新意。

    沈胥觉得自己真的来对地方了,虽然全国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但从临水镇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个时代的商贸行业与广告行业极度不匹配,只要将现代的广告原理和经典的营销策划运用得当,那完全可以开辟出一条寒门崛起的坦途。

    一想到这,他便觉得兴奋,面对竞争压力微乎其微,收益无限大的蓝海,谁不兴奋呢?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如何起步?如何让客户上门?你一个半大不大的孩子,既没有显赫的身份,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功案例,人家凭什么把项目交给你?要想向他人展露实力,最起码人家得给你这个机会吧。

    看来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业界传奇任重道远啊,赚钱是其次,先闯出点名声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岁数嘛,沈胥现在的确还有点小,但比起那种九岁就考中状元的神童来说,也不是不能让人接受。

    况且这个年纪出来做学徒经商的人也不在少数,只要名声传播出去了,相信客户不会认为他年轻没经验才是。

    广告人要想吃得开,可以没本钱,但一定要有让别人信服你的实力。而最能体现实力的东西,无非是丰硕的成果。

    挣钱的大项目暂时先别想了,还是从镇上的一些小项目入手吧,由小到大,逐步扩张市场,将自己的名字当成招牌来经营。

    初步敲定主意,一脸兴奋的沈胥正巧路过一个小巷子,在小巷子的角落有一张小纸片。

    没由来的,他走过去将纸片捡起摊开察看,只见纸片中央画有一根蝴蝶簪子,抬头有小字:临水周家首饰铺,下部有小字:集能工巧匠,造精美首饰,价格低廉,童叟无欺,以店门蝴蝶簪子为记。

    呃,竟然是广告传单,而且这传单上还有商标。

    沈胥喜出望外,来回翻看数次,不由觉得亲切,“没想到会在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内看到广告传单,先前倒有点小瞧了。”

    其实早在北宋年间,就有商家开始制作商标和广告语,但这都是在一些商贸往来繁荣的大城市,而且也只是极个别有头脑的生意人想出来的招儿,并不是主流。

    现在虽然距离北宋有几百年的光景,但这几百年来商业发展缓慢,哪怕是现在,商标应该也只是一些老字号和大商帮在使用,一般的经商者很难注意到商标的价值,同时也很难塑造一个商标的价值。

    看来这家首饰店有点名堂……

    “去瞧瞧。”将广告传单小心地收好,沈胥看了看日头,时近正午,于是只能将这个念头暂时打消,“还是先回去吧。”

    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时辰,再不回去恐怕会有麻烦。

    好在沈胥现在的位置离大川哥摆摊的市集不远,只一刻钟的功夫,他便回到了大川哥摊位所在的市集,此时大川哥摊位边上围了不少人。

    起初沈胥还以为大川哥生意兴隆,可仔细一瞧才发现,处在人群中央的大川哥似乎和两位客人起了争执,边上的人是看热闹的。

    那客人吵嚷的声音很大,生怕在场的人听不见似的。

    “你这小贩好奸诈,瞧我们相中了东西,便坐地起价,先前说好的三文,如今涨到十文,当我们都好蒙骗?”

    “先前明明说好的三文,你也同意了,怎么可以抵赖,这种木头疙瘩本就不值几个钱,你还真当个宝贝,我兄弟肯买,你就应该偷笑了。”

    两个客人你一句,我一言,一唱一和,让嘴拙的大川哥插不上话,只能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