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兵的江山
字体: 16 + -

第13章 挥毫

    读书老爷遂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武监军,发现他的眼中尽是激动。

    没理由不激动,自后秦立国以来,法家凭借着从龙之功,一直占据着朝堂的主动权,可是随着儒家的强势崛起,法家的政令越发的难以走出京城,儒法争锋日益激烈的态势下,法家的修纂的律法更显得可笑,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之上的斗争越演越烈的原因。

    法家不愿自己亲自参与打下江山之后,黯然落幕。

    一直以来,如何保住法家的存在感都是法家拥护者们头疼的问题,最后不得不依靠跟整个儒家斗争,才能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而现在,武监军可以预见的是,一场科举足以解决一切。届时,即便被儒家压制了又如何?

    若是学习律法可以为官,那么天下读书人必将趋之若鹜,法学之士必将遍布天下。说到底,对于天下学子而言,学习什么并不重要,能够当官,光耀门楣才最重要。

    这若是成功了,法家必将跃上新的台阶,彻底摒弃法家无用的谣言。

    武监军强压下激动,目光看向不远处的老大人,语气还带着些许颤抖。:“老大人,您觉得此法可行么?”

    读书老爷看着激动的武监军,先是摇头,随后又是点头,最终只能略显无奈的说道:“若非儒法争锋,震荡超纲,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老夫是绝对不会赞同的,而且此事操作起来,怕是困难重重。”

    闻言,武监军却笑了!有这位的认同,事情也就算成功一半了。

    看了一眼马远兮,眼神尽是柔色。

    真是一个鬼才,天下法学之士从未想过的破题点,居然被这小子三言两语解决了?

    双赢?

    原来除了胜负以外,还有一种智慧是双赢?

    见两人皆是肯定这个方案,马远兮终于松了口气,总算没白吃人家的饭菜。看向桌子上的残羹冷炙,觉得弃之可惜,再次对管家说道:“管家,帮我把剩下的菜装上,我要带回去吃。”

    马远兮的声音传入读书老爷的耳中,早已把马远兮当子侄看的他,顿时觉得颜面失色。

    “远兮,何必装走剩菜,你想吃,我吩咐厨房给你做几份新菜。”

    一边的武监军也立刻说道:“若是远兮喜欢吃,我明日让府里再送来十只肥羊便是。”不知不觉间,武监军也开始正视起马远兮来,事实证明,有才华的人无论在哪都会被重视,是金子总会发光。

    马远兮闻言,却深深地为这个时代感到悲哀,回想起军营顿顿白粥,心中惆怅,同样是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果真是朱门酒肉臭啊!

    四下寻找了一番,发现一案台,轻轻研磨,随后提起狼毫,一纸行书,洋洋洒洒。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

    武监军随之读出,越品心里越发不是滋味,这是以诗来证品行啊!

    想到自己险些污了马远兮的高尚品德,不由得心中愧疚万分,向着马远兮的方向,深深鞠躬,“受教了!”

    当场作诗,此诗虽然简朴易懂,却道尽民之苦。

    马远兮见装逼的火候差不多了,立刻问道:“武监军,不知这幅字你可愿意收藏?”

    武监军立刻惊讶起来,随即惊喜答道:“此诗必当成为我武家代代相传的训则,当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

    一旁的读书老爷却不干了。“远兮,这诗从我家所出,笔墨纸砚皆是我的,并且你是有感于我奢靡浪费的不良习性所做,老夫今日也是受教非凡,为何却给了武监军?”

    这首秦诗虽然朴素,但是其中蕴含的意义深远,特别适合作为传家之作,可证一个家族的风骨,为人所敬仰。这样的宝贝可是求都求不到的,意义比起一些气势恢宏的大作,犹胜几分,读书老爷眼光是丝毫不差的。

    马远兮略微有些尴尬,这位读书老爷可是他的恩人啊,怎么拒绝?“老爷子,我送这首诗是因为刚才武监军答应我送我十只羊,小子身无长物,无以为报。”

    读书老爷闻言,更是气愤,“老夫给你二十只羊,这首诗归我。”

    “三十只!”武监军立刻加价,这一番竞价让马远兮措手不及。

    只是这次读书老爷没有答话,比财力,跟这位封疆大吏可比不了,人家掌握的可是整个宁古塔的资源。

    这一幕让马远兮也有些措手不及,三十只羊?这足够吃多久的?

    突然马远兮心头冒出一个想法。

    羊么?

    那就再写一首好了!

    略微思索了一番,再次研磨挥毫,一首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腾于纸上。

    《山坡羊》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里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代张养浩的一首小令,虽然并不是整齐的秦诗,却又有了其他的韵味。

    “好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却比刚才的悯农更直白的表达了百姓不易,想我至圣孔师,传下仁道,而我朝的官员,这些以儒取士之人,又有多少人在对待百姓时能怀着一颗仁心?”读书老爷微微感叹。

    一边的武监军却道:“我更喜欢,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里都做了土。远兮是用秦汉两句来隐喻我法儒两家,当年是何等辉煌,如今却都做了土。虽然不知道这是何种文学体裁,但是仅凭这两句,这幅字我要了,我再给你三十只羊。”

    读书老爷:“……”心中满是无力的怒骂之声。

    看着读书老爷窘迫的模样,马远兮想到了前世一个传说中的武林绝学。

    四亿拨千斤!

    有羊任性啊!

    立刻说道:“武监军,羊我就不要了,感谢你的好意,这幅字我准备留给老爷子。”

    老爷子这才欣慰的点点头,“老夫也不是占便宜之人,老夫给你10只羊,再把后院的十匹骏马都给你,这样你上战场也算是个骑兵了,实在打不过,还能骑马跑回来。”

    武监军心中怒骂老大人怂恿马远兮做逃兵,但是这些旁枝末节此时并不重要,他现在可不敢得罪这位老大人,实在是一场科举对于法家之人尤为重要。

    而且一旦建立起马远兮口中的法院,法家学说应用于实际,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必将迎来新的巅峰。

    武监军想到未来,心中悠然,得瑟的笑出了声。

    “老大人,今日你我二人难得心中默契,府中可有美酒,我们共饮几杯。”

    读书老爷也是面上带着笑意,没想到困扰多年的难题,却意外的在远离京城的边关找到了解决之道,果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立刻吩咐管家,将府中的美酒送了过来,顺便做了几个小菜下酒。

    三人小饮小酌,马远兮还是第一次喝这个时代的酒,感觉味道怪怪的,比前世的高度白酒清寡许多,入口也不那么辛辣,这让他想起了前世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的一句经典台词:其实就是那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

    数杯下肚,小腹能感觉到屡屡温热,一直升腾到脸上。

    带着微醺的醉意,武监军笑意盈盈的看着马远兮,“远兮啊,你的诗才我已经领教,不知你能否以喝酒为题,现场再做一首秦诗?事先说好,这首诗我要了,我还给你三十只羊,如何?“

    马远兮一听,心中大乐,别的诗不好做,以喝酒为题,那不是撞枪口上了么?

    这位武监军哪知道,在一个叫做唐朝的地方,有一个姓李的诗人,最喜欢的就是喝喝酒作作诗。

    “三十只羊就免了,我也吃不了,我心中还真有一首诗,此诗一出,世间再无饮酒诗!我觉得至少价值骏马百匹!“

    马远兮此言一出,读书老爷和武监军同时露出震惊之色。

    一首传世之作固然难得,但是仍然有惊才绝世之人能够作出。可是马远兮却说,世间再无饮酒诗!

    那便是饮酒之巅,罕有秦诗能与其并驾齐驱了,这话说得太大了!

    读书老爷立刻语气略显严肃的训斥道:“远兮,吾知你聪慧过人,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当韬光养晦,方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马远兮一听了然,现在自己所在的可不是前世那个力争上游的世界,看来今后的日子里要保持更加谦逊的态度了。

    低调才是这个世界最牛逼的炫耀!

    没有再解释什么,大笔挥毫,直接将全诗腾跃于纸上。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