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业包青天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三大战略

    包拯与柳永一诗一词的出现,令酒宴一度达到高潮,之后,诸人谈笑至傍晚,才纷纷告辞离开。

    将包括柳三变与赵怀在内的诸人送走后,酒楼内只剩下包拯与高长卿。高长卿不走,因为醉仙居是他家开的,包拯死赖着不走,便显得颇为奇怪。

    “希仁,你不离开吗?”站在酒楼门口,高长卿与包拯问道。

    “我有话与你谈,咱们进去说。”包拯言罢,便拉着高长卿返回酒楼,另寻一处单间,坐下商谈。

    “长卿哥,你失了科举资格,日后可有何打算?”包拯替他斟一杯茶,问道。

    “还能如何,无非是跟着我老爹学做生意呗。”高长卿乐道,比起枯燥的四书五经,他觉着做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那你看,有没有可能让我参一脚。”包拯讲道。

    “你疯了,你不知道朝廷明文规定,有工商异类身份者不能科举吗?”高长卿惊道。

    “我知道,所以这明面上还需你担着,我就负责背后出谋划策。事实上,除了你,我也没打算让别人知道我经商。”

    包拯解释道,士农工商乃是中国古人用上千年时间养成的职业贵贱共识,尽管宋朝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但是在人们的普遍认知当中,重视利益的商人还是一种比较低贱的职业。

    高长卿在金知县废除他的科举资格之前,高天昌从不让他接触家族生意,甚至连与人透露他家的产业都不准,这也是为什么包拯做为高长卿的好基友,直到在公堂上见过高天昌后,才知道雨前居乃是高家产业。

    “这样也好,但是希仁,你有本钱吗?要不要我先借你一笔?”高长卿思索道。

    “和你一起做生意,还要你借我本钱,你把我包拯当成什么人了,我怎么会占兄弟的便宜,我的本钱,是这玩意儿。”

    包拯讲着,用手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意思是,我的脑子便是我的本钱。

    不过,当时并不流行技术、知识入股,高长卿一时反应不过来,疑惑道“什么意思?”

    包拯见状,不禁扶额,然后打怀中掏出三摞纸,将其中一摞先递给高长卿。

    高长卿接过一瞧,见最上面一张纸写着:三大战略。

    “这?”高长卿不禁再度陷入困惑。

    包拯便朝高长卿抬抬手,示意他翻开来看,高长卿便听话的翻开,一页页读下去,不多时竟然深陷进去,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微笑。

    其实,所谓三大战略,乃是包拯最近闲来无事,琢磨出来的高家茶楼发展企划书,他总结了一些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然后从中选出三个可以在北宋尽快落实的方案,写了下来。

    三大战略,指的分别是品牌战略、连锁店战略,以及高端会员战略。

    半晌,高长卿终于将企划书全部读完,不禁大为震撼。

    高长卿小心翼翼地将那摞纸工工整整摆放在桌面上,然后开口问:“希仁,你写的太妙了,有一些我之前便听老爹讲过,颇为受用;但另一些,我却无论如何也读不懂,譬如说,这品牌战略之中,为何要将店名统一呢?”

    “长卿哥,你听没听过一句话叫做赔本赚吆喝?”包拯反问道。

    “自然听过,店铺的口碑一直是我等商贾最为重视的。”高长卿点点头。

    “其实,所谓的品牌战略就是为了赚吆喝,而将店名统一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你看,你高家有三座茶楼,分别为雨前居、花坞居、宝云居,依次设在合肥县城东、城南、城北三处。举个例子,家住城东的雨前居常客张三不知道花坞居的存在,因此当他去城南办事时,若想喝上一口茶,定会随机选择一间茶楼进去;可是,当三家茶楼都改成一个名字之后,张三再来城南办事喝茶,一定会直奔花坞居,这正是品牌的影响力。”包拯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也是你为何会提出连锁店战略的原因?”高长卿举一反三道,不得不说他还是蛮有经商天赋的。

    “没错,当一个品牌拥有足够影响力的时候,如何将这份影响力转化为实际利益呢?开设连锁店便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品牌的影响力会促使老百姓进入我们的连锁店,而更多的连锁店则会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试想一下,几年之后,全国各地每一处都有高家的茶楼,而老百姓喝茶也只认高家的茶楼,那会是一场怎样盛况。”包拯描绘道。

    “好,咱们就搞这个,哈哈。”高长卿被包拯勾画的蓝图深深吸引,兴奋地手舞足蹈。

    “别乐了,看看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包拯阻止道,他怕高长卿再乐就上天了。

    “这个‘死老根儿’是何意?”高长卿闻言,强忍住笑意冷静下来,再问。

    “是slogan。 ”包拯纠正道,他做企划案时,琢磨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中文词来翻译,干脆直接音译。

    “所谓slogan就是一句类似宣传口号的话。”包拯解释道。

    “这个我知道,济南的白兔针铺,早些年弄过这个,还专门弄了印刷雕版,上面除却铺子名称、商标,便有这么一句‘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的口号,可效果也没你说的那么好呀。”高长卿不解道。

    “他那个不行,我举个例子,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你听过吧?”

    包拯接道,见高长卿点点头,便继续解释下去。

    “此诗一出,杏花村酒大卖,假如也有一首如此广为流传的诗,乃是专门替高家茶楼所写,你能想象彼时的茶楼生意会有多么火爆吗?类似于这样的诗,才配叫slogan。”

    “噢,那我明个儿就让我爹花钱买几十首回来,对了,你和柳三变也不能跑,一人至少给我写五首。”

    高长卿掰着手指头算计,宋朝,最不缺的便是擅作诗词之人。

    “你理解错咯,slogan并非越多越好,它就像茶楼的另一个名字,总不能一家茶楼取七八个名字吧?”包拯苦口婆心讲道。

    闻听此言,高长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然后再道:“品牌与连锁店都是好法子,可你这高端会员战略是个什么说法?”

    包拯微微一笑,打怀中掏出一张打好样的会员卡,上面印上雨前居的店名、商标、卡号、使用事项等等。

    北宋年间,商标已经相当普遍,高长卿之前提过的济南白兔针铺,便以“白兔”为商标,乃是我国迄今发现使用最早、图形最完整的商标,而高家旗下的诸多茶楼、酒楼也都各有商标。

    高长卿接过来把完一会儿,而后好奇道:“这小卡片真是神奇,不知是什么材料制成?”

    “此物是我一位朋友远从海外带来,其制作材料名为塑料,普天下凤毛麟角,中原更是从未有过,用此物来充当茶楼会员的凭证,别处绝不可能仿照。”包拯缓缓讲道,在古代,当你解释不清一件事时,推给神仙和海外,一准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