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雨神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了,卖火柴了!”

    “2文钱一盒。”

    “一息之间点火,不用火石火镰,也不用火煤火绒。”

    “秦氏新科技,大唐新技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秦六扯开嗓子在大街上叫卖,杏儿兴奋地在一旁划火柴演示。

    在前世这叫地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广告方式。

    “火柴?火柴是什么?”

    “变戏法的吧?”

    “走,看看去。”

    很快就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看好了,眼睛不要眨,看好了。”

    杏儿像一个魔术师,用语言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然后一个360度转身,同时手中划动火柴,待她转过身来,手中多了一个燃烧的火苗。

    “哎!真的着火了。”

    “真的一息之间就点着了。”

    “这是什么东西如此神奇?”

    “这就是火柴,就是这个小盒子。有了它就不用火石火镰了,家里也不用留火种了。需要用火的时候,轻轻一划,火就来了。”

    “看到没有,就是这么简单方便。”杏儿又示范了一次。

    秦风躲在不远处看着秦六和杏儿一唱一和地叫卖,心里一阵好笑。

    “这么好的东西,肯定很贵。我们普通人家哪里用得起!”

    “走吧,都是有钱人家用的东西。”

    “只卖2文,2文钱就可以买一盒火柴。”看着人群要散,秦六大喊一声。

    “什么?2文钱?”

    “真的假的?”

    刚刚走出人群的听到2文,扭头又挤进了人群。

    “我要一盒。”

    “我买两盒。”

    “我也要一盒,不,我要五盒,五盒。”

    两人带的几百盒火柴转眼间就被抢完。

    同时,秦家堡秦府门前每日都有不少来买火柴的人。

    但每日的产量根本供不应求。

    “卖完了,卖完了。过几日再来吧。”

    很多买到火柴的人难掩兴奋。

    “别看这秦公子年纪不大,真是博学多才,发明出来这么好的东西。”

    “是啊,以后就不用担心家里的火种熄了,也不用发愁点火难了。”

    “并且这秦公子可是大善人,仁义之人,这么好用的火柴只买2文钱,真是良心价啊!”

    很快五里八乡都流传着火柴的传说。

    “张嫂子,你们家买了火柴没有?”

    “哎,别提了,去买的时候已经卖完了。”

    “那太可惜了,我们家买了两盒,生火做饭太方便了。真是好用。”

    “听说这批的都卖完了,下一批要等到五日后才能买到呢!”

    “可不是吗!”

    “我还听说这火柴是秦家堡的一个叫秦风的少年制作的。”

    “就是那个能呼风唤雨的少年?”

    “没错,就是他,真是少年天才!人间妖孽。”

    “听说这火柴制作不易,货物奇缺。说不定以后要加价了。”

    “那得赶紧去一趟秦家堡,在那里兴许能买得到。”

    自从火柴开始售卖,秦家堡开始热闹了起来。

    为了提前买到火柴,周边的村民开始出入秦家堡,有的甚至等上几天,这边火柴刚做出来,就被买走。

    有亲戚住在秦家堡的农户,更是提着鸡蛋,带着礼品,让亲戚帮忙张罗着买几盒火柴。

    更有甚者,像鸡贼的婆娘李大嘴更是当起了二道贩子,自己买了火柴转手卖给其它村里的人。

    “大哥,买火柴吗?我这里有,正宗的秦府火柴。”

    “你从哪里买的?自己家还不够用呢,还拿出来卖?”这人疑惑道。

    “大哥,这你就不知道了。我给你说,你不能告诉任何人。我家男人在秦家负责做火柴的,每天偷偷地带出一两盒……”

    “真的?多少钱一盒?”

    “4文一盒。”

    “什么,4文?那秦家可是只买2文,转眼就翻了翻,黑心的贼婆娘。”那人一听价格,气得咒骂道。

    “不知好歹,那2文的你买得到吗?小气的腌臜玩意。”

    秦风不得不感慨,这李大嘴还真是有点头脑。

    这和前世的黄牛党一个德行,群众的智慧真不敢小觑。

    虽然价格翻了一倍,但还是卖不出去不少,毕竟很多人排队也很难买到。

    ……………………

    火柴的生产技术和流程成熟之后,秦风开始计划火柴工坊的事情。

    张大户在渭河边有一个破败的院子,原本是一个染坊。

    但风流倜傥的张爷愣是把染坊开成了女人的闺房,最后上演了一场后宫争宠剧,最终不得不关了门。

    弃用多年此时正好拿来使用,这老小子也很慷慨,直接让秦风免费使用。

    秦风着人把院子打扫干净,收拾妥当,重新建好提炼高炉都设施。

    一个工坊的雏形建设完成。

    秦叔第二天就在秦家堡开始了招工。

    “招工,招工!”

    “秦府招火柴工50人,每月月钱一贯,管午饭。只限制秦家堡村民,家庭困难者优先。”秦木敲锣打鼓在村里呼喊。

    “一个月一贯,还管饭。”村民都惊的张大嘴巴。

    顷刻间大家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蜂拥着来到秦府。

    “我要报名,我也要报名!”

    很快就报上来一百多号人,经过家庭状况、年龄、品德等几项综合考评,最终选定50名工人。

    有人欢喜有人忧,没有选到的垂头丧气,选到的欢呼雀跃。

    火柴的生产开始扩大了规模,每天都有几百盒火柴生产出来。

    李少雄负责的磷矿石源源不断地从荆州运送过来,

    秦风安排的人也把光卤石从运城拉回。

    秦风制定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氯化钾的和赤磷的提取由秦叔负责,火柴棒的制作由杏儿带领10个妇人负责,药料和火柴盒由秦六负责……

    李嗣业负责监管光卤石和磷矿石的运送。

    每人均有分工,那秦风自己呢?

    当然是厂长兼技术顾问了。

    有事没事背着手在厂里转转,装逼地说几句高大上的话。

    然后对着某个无关紧要的地方指手画脚,再顺便**一下厂里的大姑娘小媳妇。

    前世的厂长的光辉形象展现在秦风眼前。

    秦家堡因为火柴的缘故变得热闹非凡,每日上工下工的村民,还有慕名而来的外村人。

    车来车往的运送原料,派送货物。

    秦家堡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村民的精神状态也从未有过的高涨。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孩子们也开心地在房前屋后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