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柱国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百官跪谏

    “杨大哥,快醒醒…快醒醒啊!”

    杨素从沉睡中缓缓张开眼睛,模糊朦胧中看到叶紫萱站在自己面前,便一把将她搂到床上,嘀咕道:“怎么在梦里还这么严格叫我起床,刚才不是亲亲热热的吗?再陪我睡会儿…”

    叶紫萱瞬间脸红过耳,听了杨素的梦话,也不知道他在梦里做了什么龌龊事,立即大力挣扎起来,要是再被他趁着睡意占了什么便宜,可就吃大亏了。

    一旁的平儿噗嗤一笑,她对自家老爷最是熟悉,伸出小手,有规律地轻轻捏他的鼻子,没几下就把杨素彻底弄醒了。

    杨素迷迷糊糊地看着平儿:“用这种方式叫我起床,有什么紧急情况?”

    叶紫萱见杨素终于醒了,赶紧从他床上溜下来,大声说:“杨大哥,出大事儿了!皇上要杀袁锦江,父亲已经命令家中下人通知了百官,自己先行入宫面圣了!”

    杨素浑身一激灵,从床上坐起,一边在平儿帮助下手忙脚乱地穿衣,一边问:“没有道理啊,求情的折子应该还没送进宫才对,断然刺激不到皇上,中间一定又出了什么事!现在是什么情况?”

    叶紫萱眼神游离,回忆着夜里的情况:“昨日父亲把通知联合的人都安排好时,已经到了子时,忽然有值殿学士找父亲,说皇上连下两道中旨,第一道先是斥责了言官沽名钓誉,狂妄至极,第二道则是要杀了袁锦江,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杨素命平儿下去让马夫备马,这才问道:“中旨一般立即执行,不可驳斥,皇上这是真的动了杀心!罪名呢?”

    叶紫萱皱着眉头说:“没有明确罪名,就是一个冒犯天家,欺君罔上。”

    杨素点点头,他也没指望着中旨中会写明降罪原因,他看了看天色,脸色古怪地嘀咕道:“没想到这才没几天,就可以试一试那匹青霜马的速度了。”

    此时距离早朝的时间还远,路上除了值夜的兵马司差役以外,连一个行人都没有。杨素策马狂奔,胯下青霜也真个神骏,短短十分钟不到,就赶到了承天门。他下马一路狂奔,才跑出几步,就被午门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午门前的广场上跪着茫茫多的大臣,竟有百余人之多,跪在最前的是内阁首辅李正,他身着官服,须发皆白,即使在昏暗的夜色下,杨素也能看清他双腿在微微颤抖,似乎是跪得太久了。叶一清位置稍微靠后,跪在李正的左手边。

    杨素快步跑到两人身边,伸手将李正扶住,看他还是抖得厉害,想到自己没穿官服,是以没有太多顾虑,就将披着的外衫脱下,垫到了李正的双膝之下,好让他跪着舒服些。

    叶一清微微斜眼瞄了他一眼,说:“杨编修,你也来了!这广场够大,多你一个不多,去后面跪着吧!”

    杨素苦笑一声,说:“我的老师哎,现在您还能开得起玩笑,学生佩服!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今日皇上借病不肯上朝,竟然连午门都不开,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在这儿跪着!”回答的却是李正。

    杨素这才明白过来,可能原本跪谏的人远没有这么多,但是眼看着到了上朝时间,百官来到午门前,发现内阁两位大佬都在门前跪着,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跪呗。

    杨素叹了口气,说道:“两位大学士,皇上中旨已下,这次是真真正正地动了杀心。文武百官这般跪法,若是身体承受不住,全被皇上给熬倒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李正看他一眼,懒得说话,叶一清则叹了口气,说:“因言而降死罪,言官们敢怒而不敢言,朝堂寂寂无声,百官心戚戚焉,如果我大华开此先河,势必言路断绝,难复清明。”

    杨素心中对言官并无好感,但此话昨日叶一清已对他提过,现在又看了门前的阵仗,这才知道不是闹着玩的。他抚摸着下巴,说:“那两位大学士何必在午门前跪谏啊,有何意见,自可进宫向皇上禀明才对。”

    李正冷哼一声说:“你以为皇上称病罢朝躲的是谁?中旨下达很急,已经没有了思考对策的时间,只能在此死跪。我等死不足惜,但是此次若是救不下袁锦江,华朝基业便毁了!”

    杨素跺了跺脚,心说:“动辄跟我谈百年基业,若是仅仅因为砍了一个随便指斥皇帝喜好女色的喷子就能毁了大华,那还要百姓干什么?还要百官干什么?”

    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两人,只能另想他法。就在这时,城楼角门忽然打开,百官都满怀希望地抬头去看,只见小公公李小阳走在最前,身后跟着的赫然是他的叔父李贤。

    两位公公也不搭理百官,将手中圣旨打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监察御史孙喆,吏科给事中徐杨蜚短流长、不思效忠朝廷,廷杖二十,以儆效尤!立即执行,不得延误!”

    午门群臣哗然,还没反应过来,就有内卫从跪着的人中拉起了两个官员拖到一边,行刑毫不含糊,包成个粽子就打,不过还好是‘打’,而不是另外两挡尊享版廷杖。

    杨素见受刑的两个都是官职不大的言官,年纪也轻,而且行刑很有节制,用的是‘打’,似乎在刻意保护两人,心想这光熹似乎并不是气愤所为。

    他觉得事情出现转机,是以等到行刑结束,靠近两位传旨的公公,低声搭话:“李公公,今日不用在宫内伺候皇上吗?”

    李贤看了一眼杨素,然后低声对李小阳说:“小李公公,先回去复旨吧,杂家还有点儿事情,需要稍等片刻。”

    他吩咐完后,眼看着李小阳快步回宫,这才对杨素说道:“杨大人,皇上昨日没有休息好,今日一早就病了,在坤宁宫休息。”

    杨素脑筋急转寻找切入点,说:“没有休息好?这可是大事儿,可曾找了御医?”

    李贤微微一笑,暗想这杨素果然上道,说:“皇上说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昨日彻夜整理公务,遇到了难处,是以才没有休息好,哪里用得着劳动御医?”

    杨素心中一动:“遇到了难处?不知是什么大事儿,我等做臣子的无法给皇上分忧,实在有愧。”

    李贤点点头“各位大人不知道也属正常,昨日那文章是由内卫们直接送来的,皇上看了之后大怒,立即就连下了两道中旨。”

    杨素猛然一怔:“内卫直接送入宫的文章?可是袁锦江所写,上面是什么内容?”

    李贤立即拨浪鼓似的摇头:“杨大人,杂家哪里敢看那文章的内容啊!杂家一听是袁大人的文章,避之不及呢,一直躲得远远的,哪里会知道是什么内容。”

    杨素大失所望,正不知所措间,又听李贤说道:“杨大人,您应该清楚皇上今日廷杖这二人的用意吧?皇上心意已决,只想处死袁锦江一人,是以只对跪午门阻谏的官员稍作惩戒,但是若是百官还是这么不识趣,事情只怕会愈演愈烈。杨大人您心思活络,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杨素摇头苦笑:“李公公,实话跟您说吧!现在宫门紧闭,我等见不到皇上,连为何要处死袁大人都弄不清楚,我就算是能把天说破,也劝不住这些大臣啊!”.

    说到这里,他忽然脑中灵光一动,抓住李贤手臂,问:“李公公,昨日张皇后可曾把舞阳公主拜叶府千金为格致老师的事情说给皇上听了?皇上同意没有?”

    李贤有些奇怪杨素为什么会突然问到这个,下意识地回答:“已经说了,皇上欣然同意了。”

    杨素顺着他的话头,继续说下去:“既然皇上已经同意,那今日叶小姐可不可以入宫觐见舞阳公主,我能不能也跟着一同入宫?”

    李贤打量了一番杨素,点头说道:“杨大人果然好心思,只是现在舞阳公主应该还未起身。”

    杨素摇头说道:“无妨,现在通知叶小姐做好准备赶来,也要花费好多时间,李公公您只管回宫禀报皇后娘娘,舞阳公主一起身,我便和叶小姐一同进宫。”

    李贤沉吟良久,说:“杨大人,如此行事风险极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若是触怒了皇上,我们都讨不了好。”

    杨素指了指跪着的百官,苦笑一声:“李公公,我不知道您跟在皇上身边多久了,但是您一定清楚,现在这个局面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

    李贤叹了口气,拱了拱手说:“杂家先行回宫禀报了,杨大人,您…唉…”

    他似是有什么话没有说出口,就疾步离开了。杨素目送他进了城楼角门,快步跑到叶一清处说明情况。

    叶老板一听杨素居然不经他同意就置自己女儿入险地,气得说不出话,良久才光棍地叹了口气,取了一块儿随身带着的玉佩给他:“你拿着这块儿玉佩去找叶七,他就会听你调度了。唉,别人跪谏也就是顶着个脑袋,掉了不过一个碗大的疤,为师却要把女儿搭进去。杨素,一会儿入得宫内,你一定要护紫萱周全。”

    杨素刚才只想着找办法入宫,现在才反应过来此行凶险,不仅要弄清事情因果,还要保护紫萱不受伤害,忽然觉得身上担子重了很多。他沉默着把玉佩送到叶七那里,又回到叶一清身边,良久才说:“老师,您放心,弟子一定不让紫萱受一分一毫的委屈。”

    叶一清摆了摆手,让他不要太过自责,正要开口说话,忽然听到广场东边传来巨大的喧闹声。两人抬眼去望,却看远处浩浩荡荡走来了黑压压一片人,借着微亮的晨曦,能隐约辨认出最前面的竟然是国子监祭酒赵成。

    再往后看,又发现好多熟悉的身影,包括谭正、李祎在内的老师悉数登场,更有石温之、陆康福这些格致馆的学生混杂在人群当中。杨素心中大骇,立即迎了上去。

    谁知这一批人理都不理他,如同一支沉默的军队,整齐地走到午门前,在赵成身后缓缓跪下,竟是加入了百官跪谏的队伍。京城国子监有近一千人,此时虽然没有到全,但远远看去也是连成一片绵延几十米。

    杨素与叶一清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杨素快步跑到赵成身前,蹲下身子问:“赵祭酒,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国子监的学生们几乎都到了。”

    赵成嘴角抽搐,良久才说:“今日听闻了皇上要因言处死袁大人,我等自然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但是书院内一下子没了先生,学生们便失了管束,跟着我等一同来到午门前跪谏。”

    杨素愣了片刻,道:“祭酒大人,您怎么如此糊涂,这种事情是学生能掺和的吗?刚才皇上一怒之下已经廷杖了两人,学生们如此行事,强逼皇上低头,只会适得其反。到时候在这里跪着的,有一个算一个,加起来都不够把内卫们的棍子打断的,要是打死了,打残了怎么办?”

    赵成咬了咬牙,说:“打便打吧!我等饱读圣贤书,国家危难之际怎么能苟图自身安危!”

    杨素听了这话,大怒:“屁的危难之际!杀一个袁锦江就是国家危难啦?这么些学生,放着正经事情不做,不顾学业,跑来这里玩什么跪谏,对得起父母家人?对得起朝廷给他们的优待?朝廷免除他们的徭役,可以见官不跪,竟是为了来这里跪着?”

    赵成苦笑一下:“杨大人,您说的这些,身为祭酒的我怎么会不明白,只是群情汹汹,已经弹压不得了。”

    杨素一愣,心说:“你这个祭酒怎么当的,只会做学问,却完全不会管理,连学生都压不住!刚才还以为你是个迂腐之人,却没想到只是水平有限。”

    此时情况紧急,绝对不能让这帮学生再给光熹加压,杨素来不及多想,大步走到跪在地上的学生中间,清了清嗓子,要进行一次毫无准备的演讲。